朱元璋是古代帝王中的佼佼者,一生吃了很多苦頭,做過和尚,討過飯,他是怎樣由一個討飯的人當上皇帝的呢?有什么秘訣?他的成功不簡單啊!由最下層的人走到最高位置,是個奇跡。
都知道朱元璋當皇帝后心狠手辣,殺了不少功臣,大興文字獄,建立錦衣衛(wèi),太恐怖了。但你是否知道朱元璋當皇帝之前是個坦誠、英勇、睿智的統(tǒng)帥,有功勞推給大家,有賞賜分給眾人,得到了將士的擁戴,他是怎樣由一個寬宏的人變得暴戾呢?為什么要殘忍呢?
朱元璋為了鞏固統(tǒng)治采取了很多措施,有些措施確實卓有成效,然而又留下了苦果,身份證和介紹信就是朱元璋發(fā)明的,沒有這些你休想從一個地方去另一個地方;朱元璋當過和尚,應(yīng)該對佛教很有感情吧,恰恰不是這樣。正因為他從和尚成為了皇帝,他太擔心宗教的影響了,如是讓佛教重新回歸山林,佛教大師是不準許到俗世弘法的,為普通人做佛事的都是文盲和佛教中的末流,這樣佛教逐漸對民眾失去了吸引了,對社會難以產(chǎn)生影響,也毀了佛教。是不是比現(xiàn)在的很多人都“高明”……還有現(xiàn)在的民族自治都能在老朱那里找到影子,但毫無疑問老朱的民族及宗教處理得是很成功的,沒有發(fā)生過“大事件”……
最后想說的是當了皇帝后的老朱是殘忍了些,但老朱也有后世的人達不到之處:他鐵腕反腐,辛勤辦公,沒有娛樂,也沒有休息,對農(nóng)民(也是對整個社會)的遷徙限制很多,但老朱貧農(nóng)出生,對農(nóng)民是很照顧的,也算不忘本吧。
吳晗本書的寫作由抗戰(zhàn)已經(jīng)開始,反復修改幾次,只到文革前才寫定第四稿。本書是48年寫作的第二稿,并親自送毛澤東過目,毛澤東對他做了鼓勵和肯定的評價,也提了些意見。但本稿已為后來的修改奠定了框架。本稿的寫作處于舊的時代即將過去,新的時代就要來臨之際,吳晗的寫作更多的是給新生的政權(quán)做借鑒,他對未來充滿了期盼……
以史為鑒,鑒往知來,這是史家的抱負。吳晗對朱元璋的發(fā)掘可謂用功至勤,對封建帝王深心的解讀讀來驚心動魄,然而吳晗并沒有因此逃脫歷史的宿命,朱元璋是死的,但現(xiàn)實的人是活生生的。
這是一本經(jīng)典名著,是帝王傳記的巔峰之作,比之時下流行的淺薄的明史讀物高下立判,值得認真閱讀。
《朱元璋傳》作者介紹
吳晗(1909~1969)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明史專家。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學、西南聯(lián)大、清華大學,曾任清華大學校務(wù)委員會副主任、歷史系主任等職務(wù)。1949年后,歷任北京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等職。1960年寫成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并因此與1969年10月被迫害致死。代表作有《朱元璋傳》,先后寫作四稿,投入了畢生精力,是明史研究的權(quán)威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