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過星期天的感覺了——我的定義是完全的享受慵懶,11點才開始吃早午餐,耗上兩個多小時慢慢嚼,一邊翻閱報紙,一邊叼根煙。
上周日突然起了一個念頭,倒不如換個方式,過一過美國“好公民”的星期天——趕早做禮拜去。雖然我不是信徒,但我還是想親身感受一下當地的文化習俗。
為了這事還提前做了功課,上網搜查華盛頓市內有歷史背景的教堂:哪一間是天主教的、哪一家是新教的、哪里曾經舉辦過肯尼迪的葬禮、哪里是教皇保羅二世拜訪過的、哪個國會山的教堂是美國總統(tǒng)和議員們出入的…..
最后決定性因素盡然是做禮拜的時間。7點鐘,太早了,沒有信念支撐是起不了身的。我和明霞兩人,原本已經比較實際地挑了8.30的場,但是鬧鐘轟炸下還是沒有足夠的動力起床;最終——連11點的那場都遲到了。
坐著地鐵趕往市中心的路上,我開玩笑地和明霞說:“等我們趕到時,可能正好是掏錢給奉獻的時候,都快接近尾聲了。”
沒想到還真是一語言中。我們剛剛挑了最后一排的椅子輕聲坐下,就聽到牧師說——目前的經濟蕭條,能夠理解大家縮緊腰包過日子的難處,但是按個人能力做出奉獻是教徒的義務。
牧師回顧起他周薪還只有75美元時,每星期都會按圣經上說的,拿出10分之一的薪水,也就是7.5美元,做為奉獻,不是因為教堂需要他的錢,而是一種義務和回饋社會。隨著薪水的增長,他的奉獻也按比例上升。
以身作則的他,沒有強求在場的信徒們都做出十一奉獻,反而是可能出于考慮到經濟不景因素,教會給每人派了一張“奉獻指南”,傳單上按年薪2萬美元至25美元的標準,提供了按2% 、4%、6%、8%或10%的比例來做奉獻的計算表。
我不知道在這個“塑料錢”通行的國家里,奉獻是否也可以用信用卡來支付?在美國的這幾周,常聽聞美國人的消費模式在金融風暴中逐漸地改變。
大型零售商和超市開始察覺到用現(xiàn)金購物的人增加了;民眾通過媒體和網絡互相傳授節(jié)約的點子;甚至有消息指,美國汽車制造業(yè)的三大巨頭老總們,在下一輪到華盛頓來討錢的行程安排,將會放棄個別乘坐私人飛機,反而選擇共乘一車以示節(jié)能省錢的決心。
早些時候,明霞還在當地報章上注意到一則趣聞,說有調查顯示,即便是富豪們,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也開始對他們的情婦們減少花銷:少送昂貴的禮物、少上奢華的餐廳、少越境出游等。
從富豪到工薪階級,人人都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和必須做出調整。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
難怪準總統(tǒng)奧巴馬在周一宣布他的經濟班底時,臉色凝重地道:“我們正面臨著歷史性的經濟危機。”
他向媒體介紹他推選的財政部長、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和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時,強調說這些人選除了有學識、經驗、判斷力和新點子外,更重要的是都有一個共識:“我們不能只有興旺的華爾街而老百姓們卻苦撐著。我們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將一起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