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特約專欄作家:洋洋
在個人投資理財?shù)倪^程中,每個人都會面臨“負債”的問題。按照中國人一向的理財觀念“無債一身輕”,負債是個挺糟糕的事兒。但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的生活環(huán)境里,個人負債已經(jīng)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最大眾化的“債”就是“房債”和“卡債”。當將來證券市場推出“融資融券”時,投資者還將面臨一個選擇:是否借用“杠桿(債務)”擴大投資收益。
其實負債不是問題,關鍵是:負什么債?成本多少?債務可以區(qū)分為“好債務”和“壞債務”。“好債務”可以接受,而“壞債務”則要避之則吉。
城市居民最普遍的“房債”,如果處理得當,大部分會是“好債務”。所謂“好債務”,即負債帶來的收益(或好處)要大于成本(或利息)。
例如:當預付30%首付款后,余下的70%房款做銀行按揭,每月月供額控制在月收入的30%之內(nèi)。這樣負債者的收益或好處來自兩個方面,即短期和長期。短期的好處是,在付出可以接受的成本或支出后,提前享受了比較好的居住環(huán)境。如果不舉債,他可能需要10年后才能住進現(xiàn)在的房子。長期的好處,就是10年后物業(yè)升值帶來的財富收益。
在投資理財中,“好債務”可以起到一個加速器和杠桿的作用。在投資理財中適當利用債務的“杠桿作用”十分重要。在過去的10年里,中國相當部分的城市居民,正是借用了房貸的杠桿,第一次獲得了大額的財產(chǎn)性收入。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購房者,正是借用了“房貸”的杠桿提前進入了“百萬富翁”的行列。
許多購房者在最初借貸買房時,只是想提前住上好一點的房子,但沒想到幾年后,當初10萬元、20萬元的投資變成了數(shù)十萬元或百萬元的凈資產(chǎn)。大部分的購房者都是無意識地利用了財務杠桿而“暴富”,這樣的故事在過去的10年不斷上演,而且還將繼續(xù)。
同樣是房債,如果運用不當,也可能成為“壞債務”。現(xiàn)在,比較普遍的“壞債務”產(chǎn)生于過度負債。如果,一個家庭的月按揭供款額超過家庭月收入的30%,則可能是過度負債;如果超過50%,則一定是過度負債。過度負債的風險是,短期內(nèi)生活的整體質(zhì)量下降;長期風險則是“斷供”,或成為“負翁”。
房屋按揭貸款,對于負債者來說是一個“消費性+投資性”的綜合債務。大部分的房貸負債者或銀行在推薦房貸業(yè)務的時候,都會注重于按揭貸款的“消費性”,但我更注重其“投資性”。因為,如果一項債務只有“消費性”而沒有“投資性”,我會認定這是一個“壞債務”。
所謂的“壞債務”,是純“消費性”的債務,比如:信用卡債務、汽車(家庭用)債務、裝修債務、大型家電債務(分期付款)。
從財務上看,這些“壞債務”不會增加你的任何收益(無論是短期的或長期的),而只會增加你的支出。短期內(nèi)也許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好處”,讓你提前享受未來的美好生活。債務推銷者(銀行或信用卡公司)也會向你推銷“提前享受”的概念,或加上一些“身份象征+時尚生活”之類的似是而非的概念。
當一個人一旦背上了“壞債務”,短期內(nèi)也許是財務上的透支,但這種“短期享受”透支的是“未來的幸福”,而且成本十分高昂。在投資理財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即延遲享受。一個投資者在最初投資的時候,都會面臨一個選擇,即收入中,投資(儲蓄)和消費(支出)的比例。消費的增加,即意味著投資的減少。一個明智的投資者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延遲享受”,這樣才有可能獲得長期、更大和更好的生活享受。那些透支未來幸福的“壞債務”,給負債者帶來的只是短期的歡愉,但付出的代價是極大的。
今天,許多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有大量背負“壞債務”的“卡奴”、“房奴”已經(jīng)演變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中國的年輕人應該告別“壞債務”,而謹慎選擇“好債務”。
(作者為資深投資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