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報 張莎莎/文 5月21日,以色列“夢·幻”劇團帶來的一場多媒體黑光劇《FunTazi》(《夢幻》)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出劇講述的是一個人的夢境,整場演出中視覺效果非常奇幻。由于燈光和色彩都做了特殊處理,演員的服裝和道具也借助了熒光,所以觀眾眼前看到的,是十名舞者像隱形人一樣隱形于全黑的舞臺上,并操控著同樣奇幻的道具和布景。發(fā)光的美人魚、仙女、飛鳥、海底章魚都像漂浮在仙境或外太空的玄幻異類。其中有些隱形演員還會不時換上紫外線反光的衣服,演出中在隱形和現(xiàn)身的兩種角色間互換。盡管視野有限,但舞者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自由上下舞臺,準確、及時地變換場景。
黑光劇的演員全身都是啞劇表演的細胞,他們嫻熟多變的肢體語言,是黑光劇表演的靈魂所在。成立于2003年的以色列“夢·幻”劇團,由一群年輕的劇場演員和舞者組成,他們一直在位于以色列里雄萊錫安的“莫非”劇院內(nèi)的黑光劇工作室常駐演出。黑光劇誕生于中國。古時候,中國人用燭光在白布屏幕上表演皮影戲。18世紀皮影技術(shù)傳入日本,并被應用于日本的人形劇(即“人形凈琉璃”)中。
在電影技術(shù)誕生之初,包括GeorgeMalige在內(nèi)的藝術(shù)家用“黑光技術(shù)”表現(xiàn)他們腦海中的形象。現(xiàn)代黑光劇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其創(chuàng)始人法國先鋒派藝術(shù)家GeorgeLafaille被稱為“黑光劇之父”。
在紫外線燈誕生之后,即所謂“嬉皮士”時期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青年人熱衷于尋求新的色彩來展現(xiàn)“自由”。
這一時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出現(xiàn)了新型魔幻劇。這個新劇種使用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技術(shù)和色彩。為了制造全黑的效果,劇中大量應用黑色材料、黑色顏料和紫外線。
紫外線照明又稱 “黑光照明”,再加上整個劇場用黑色材料裝飾,這個新劇種被命名為“黑光劇”。
《夢·幻》在中國的首演是公益演出。以色列駐華使館新聞官柯楷儀先生談及這次公益專場時說:“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是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的一個共同的價值觀。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將這場特別演出奉獻給中國的孩子們。我們邀請了史家小學的孩子,從準備北京奧運會以來,我們和他們有非常好的合作;我們邀請了八一中學的學生,他們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方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邀請了大興區(qū)禮賢一小孫營完小的孩子,以色列使館幾年前曾 ‘認養(yǎng)’了禮賢鎮(zhèn)的一個村莊;我們邀請了中國殘疾人藝術(shù)團的孩子,他們的成功說明,其他孩子只要給予機會和鼓勵也能達到他們的境界;我們還邀請了北京‘Ganeinu’學校(一所猶太小學)的學生,以上總計共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