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體評人 朱沖 莎士比亞通過哈姆雷特的嘴,說“生存,或者滅亡(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比姚明幸運。
生存,或者滅亡,聽起來是個生死抉擇的命題,但你終究還有選擇的權(quán)利和機會。選擇的機會在自己,這就是幸運,因為姚明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沒有選擇的選擇
繼續(xù)保守治療還是做手術(shù)?這不是選擇。往骨頭里再打三根釘子,還是把左腳的骨頭重新整一遍?這更不是選擇。所有這些都是結(jié)果,骨頭上一道細縫未能愈合的結(jié)果。
在姚明的職業(yè)生涯中,姚明遇到過很多岔口,在每一個岔口面前,他都做過選擇。CBA總決賽,贏了就可以去NBA,輸了不知道,他選擇了贏。奧運會對塞黑,贏了進前八,輸了什么都不是,他和中國隊選擇了贏。比賽場上的選擇很簡單,贏或輸,做運動員,只有選擇贏,沒有人選擇輸,區(qū)別在于贏的決心。
面對骨頭上的細縫,姚明也有過機會選擇。一年前同樣是左腳,同樣是骨裂,姚明選擇了手術(shù)。這樣的選擇不用考慮,因為只有手術(shù)才能保證如期參加在祖國舉辦的奧運會。在某些美國人的眼里,這是一次錯誤的選擇,他本來可以打完那個賽季,然后靜養(yǎng),放棄奧運會,接著健康地打下一個賽季。但他們不是姚明,也不是中國人,所以無法理解。
這樣看來,姚明自從開始打籃球,除了葉莉,就沒有過什么選擇的機會。他所有的選擇看起來都像哈姆雷特嘴里的“To be,or not to be”,但只有“To be”一條路。他的每一次選擇都像是個人行為,但其實最終都是集體行為,你不可能違背集體的意志。這個集體,小至上海,大至國家和民族。
惟一一次自己的選擇
只有這一次,既沒有上海隊,也沒有奧運會,只有他自己。偏偏輪到他自己,職業(yè)命運到一個岔口,看似你可以選擇一次手術(shù),或者不手術(shù),關(guān)乎盡快復(fù)出或者就此報廢,但恰恰這一次,這第一次完全屬于自己的選擇反而無從選擇,因為選擇的機會不在他自己,而在那些看不見的骨細胞。
一個高達2米26的巨人,受制于微如納米的骨細胞,這是命運的報復(fù)。在他左腳不大的骨頭上,其實早已密布裂紋,只不過去年那個更明顯,今年這個最明顯。哪一道細紋會爆開,取決于一次偶然的用力,但其中肯定有一道裂紋會爆開,這是必然的結(jié)果。以他這樣的身高,想在NBA立足并且有所成就,必然增大體重,增大體重的結(jié)果就是雙腳超負荷受重。姚明的成功,不在于有沒有總冠軍,他早就成功了,但成功的代價是雙腳的傷病,姚明繞不開這個怪圈。
這是姚明命運的怪圈。從他準備離開上海開始,他好像是在進行一場個人奮斗,其實都在為一個更大的集體在戰(zhàn)斗。最后,上海隊的命運與他無關(guān),奧運會已經(jīng)煙花散盡,他終于在29歲的年紀有了一次選擇的機會,留在休斯敦,或者像眾人期盼的那樣和詹姆斯聯(lián)手,甚至在姚麥之爭中占盡上風(fēng)。可是這樣的機會還有一年才到來,所有人談?wù)摰暮鸵γ髂軌驌P眉吐氣的機會,在一年以后。骨細胞和姚明開了一個大玩笑,它們在近兩個月的時間里不動聲色,像提前放了假的姚明一樣安之若素。
火箭隊獲知骨細胞“懶惰”的消息,早在一周之前。但火箭是一支沒有紀律的隊伍,比如姚麥之爭可以通過中文讓每一個中國球迷提前知道,比如麥迪可以通過網(wǎng)站而不是火箭官方宣布做手術(shù)的決定,再比如這次,克蘭頓博士再次繞開火箭隊提前公布姚明骨裂不愈的消息。火箭隊又一次陷入尷尬局面,他們本可以悄悄地低價簽下阿泰斯特和戈塔特,卻一夜之間成為經(jīng)紀人們眼中的“唐僧肉”。不過,火箭永遠比姚明更幸運,他們至少還有選擇的機會,選擇阿泰斯特和戈塔特,或者誰也不選擇,選擇補救或者擺爛,選擇“To be”或者“Not to be”。
姚明輾轉(zhuǎn)于休斯敦、達勒姆和華盛頓之間,尋找一次機會。這不是選擇的機會,而是聽到好消息的機會,希望有醫(yī)生告訴他這是誤診,至少是一個積極的建議。姚明從最有利的選擇處境,變?yōu)楹翢o選擇,因為他的合同只剩兩年。他必須在下一年的有效期內(nèi)——最晚在全明星賽后——上場比賽,證明自己毫無問題,才能獲得2010年選擇的機會。
而這樣的機會,和他左腳骨頭上的裂紋一樣細微。左腳的命運,不在姚明手里,而在那些不聽話的骨細胞手里。
左腳的命運,還是命運的左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