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焦建/文 有一個美國的年輕人,念過4年天主教神學院,本來要當神父,最終卻成了餐館里的侍應生。一干就是接近十年。
不得不服氣的是,有數(shù)的人干什么都靠譜。幾年前,這位名叫杜伯蘭尼卡的侍應生開始匿名寫作博客“侍應生開罵”,他給自己起的名字叫做——“無名侍”。”
匆匆忙忙的出國旅行,有些“小貼士”如果沒人提醒的話,雖然不至于致命,但事先知道,肯定會減少之后懊惱的幾率。其中之一便是:去很多國家的餐館吃飯,其實都是必須要給小費的。中國人不給小費的習慣倒到了外頭,簡直不亞于不裝殺毒軟件就上網(wǎng)的“裸奔”,吃上侍應生吐在菜里的口水,看起來是免不了的了。別抱怨惱火這些侍應生們“玩兒陰的”。跟我們的習慣不同,在國外,侍應生們(我們叫服務員或者叫小姐,聽起來似乎都沒“侍應生”簡單明了沒有歧義)的收入,基本上全部都是由小費來構(gòu)成的。沒有餐館老板會給他們發(fā)固定工資——哪怕少得可憐的數(shù)字也沒有。不僅如此,小費也不是全部由侍應生自己揣到兜里的。他們還要跟后廚那些沒有機會拿小費的大廚、洗碗工、擇菜工……等等一系列人一起分享。假如碰到不靠譜的老板的話,他們也是要來分一杯羹的。而國外的餐費都是不含著侍應生們的服務成本的,假如人都吃完飯抹抹嘴走人的話,侍應生們有火兒是肯定的。
沒人給侍應生發(fā)工資,他們的收入就得依賴自己對于客人們的服務質(zhì)量來取得。人的水平分三流九等,侍應生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沒有大鍋飯的后果是:侍應生們也各自有其獨特的一面。而這本書的作者史蒂夫.杜伯蘭尼卡,就應該算的上是一個侍應生中的佼佼者,或者說是“侍應生里的哲學家”。
20世紀最有名的餐館侍應生,其實應該算是早年在餐館里“像耗子一般生活著”的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在自傳性的小說《巴黎倫敦落魄驚魂記》的描述中,這位畢業(yè)于英國沃頓公學的精英學生,為了感知人民生活的細節(jié),真的放棄了高薪的職位,跑到餐館里去打工了。可惜他沒待的時間很久,而且畢竟是“兼職”,他的書,讀起來便不如這位名氣不大但卻有著長時間親身體驗的杜伯蘭尼卡更有趣和有見地。
正如杜伯蘭尼卡在書中所歸納的三種當侍應生的人一樣:一種是沒有目標只圖來錢快的;一種是有了目標只把做侍應生當跳板的;還有一種是雖然口頭上有追求、實質(zhì)上卻總在拿這份職業(yè)當借口逃避的。杜伯蘭尼卡算的上時中間那種。他不像其他很多侍應生一樣的得過且過,沒有毒癮,也不過量飲酒……他多年前小心翼翼的開了個匿名的博客,寫上一些自己身上的故事。當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能夠作為一個作家出書時,犧牲了眼前的利益來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2007年,“侍應生開罵”的精彩文章為“無名侍贏得了該年度的BLLOGGIES最佳博客大獎,并被選錄進2006年度最佳創(chuàng)意非小說寫作。后來該書結(jié)集出版為《多謝您的小費》。順理成章的,這位杜伯蘭尼卡也真正實現(xiàn)了自己的作家夢。而杜伯蘭尼卡的這本小故事書,把那些原本像是空氣般容易被人忽略的侍應生行業(yè),活生生的給勾勒了出來。
對了,最后提醒一句:到底在美國餐館吃飯要給多少小費?杜伯蘭尼卡的答案是:餐費的百分之十五是標準線。低于百分之十是非常不靠譜的客人;高于百分之二十五,最好是圣誕節(jié)這樣的大節(jié)日再拿出手,否則侍應生們難免不把你的小費當成一種才大氣粗的施舍。至于那些不給小費的,最好別再去同一家餐館里吃飯了。侍應生們的記憶力都好得出奇,應該沒人想吃別人的口水吧?
這個博客至今仍在更新之中,有興趣的不妨上去看看:
http://waiterran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