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祖國:
當我在深夜的燈前靜下心來,鋪開稿紙,頓覺萬語千言。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離開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賓州,深入骨髓地感受到鄉(xiāng)愁!這么多年過去,當我讀到匹茲堡大學、當時已成名、如今仍然活躍的一位華裔教授的高論——只有“個人”和“人類”這兩端具有可把握的實際意義,而“國”只是變動著的一個歷史概念而已——以學者自詡的我,承認他的視角足以俯視千古,他的觀點冷靜而理智,但是……
但是,我們何以能夠就此忘卻和釋懷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那一片家國一百多年的沉痛歷史!我們何以能夠就此游離于我們自身已溶于斯匯于斯的這一方熱土三十余年改革開放的奮斗新生!
1989年秋天,我一天不延誤地回到你的身邊——盡管知道回來之后會有種種不愉快。那么多歸來者,從魯迅到錢學森——我對他們,須仰視才見,但在愛國二字上,卻是一樣的。
這樣的你,在上世紀,產(chǎn)生三件大事。一是辛亥革命推翻千年帝制;二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是改革開放力挽狂瀾于既倒。多少風云變幻,多少血淚歌哭,無量頭顱,無數(shù)夢想,伴隨上個世紀,迎來新的百年,一年又送一年。纖纖之筆,難以言說。
但在經(jīng)歷多年的研究、思考,力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之后,我發(fā)現(xiàn),對于你演變的軌跡,可以回歸到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框架來解讀——孫先生在世時,把他基于“天下為公”的崇高理想,具體化為人本主義的“三民”——1949年,在毛澤東之手,是基本解決了你作為一個完整主權(quán)國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問題;1980年之后,按照鄧小平大政方針走到如今,終于可望基本解決或即將在“全面小康”的概念上解決的,是中國人過去多少年求之不得的“民生”問題;而深刻的歷史邏輯和社會進化規(guī)律正在漸次展開,在這充滿挑戰(zhàn)意味的新進程中,你面對的,將是今后如何在繼續(xù)改進民生的同時,相對平穩(wěn)、比較順利地真正解決“民權(quán)”問題。
中國人,唯一的一個維系四五千年文明傳承而不墮的民族,“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在現(xiàn)代化鋪墊階段已有,起飛的加速狀態(tài)方興,但制度創(chuàng)新瓶頸約束日顯的當下,我們多么清楚地知道:為實現(xiàn)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作貢獻的愿景,你需經(jīng)歷何種嚴峻的挑戰(zhàn)和考驗……
一個這些年來讓人感慨系之的早期民國人物,是未滿31周歲即遭暗殺、而今又不斷撥動中國人心弦的宋教仁。似乎很少有人把他列入偉人之列。宋有十分高遠的現(xiàn)代化憲政理想,極為高尚的人格和情操,異乎尋常的政治成熟性和影響力,但卻在他跑道的起點附近,就被黑暗的力量所吞噬,其后又在多少年里,被人們所遺忘。但是,近百年,他的理想與夙愿,確又頑強地蘇醒、新生。
我喜歡讀詩但不善寫詩,然而在這“年年歲歲花相似”的迎新時候,親愛的祖國,我愿把一首試寫的與宋教仁有關(guān)的小詩敬奉給你。
困難與險阻是不可免的,但我深信你有更輝煌的未來。
追懷宋教仁
何忍就此別,無奈魍魎催!
湘水桃源秀①,奇誠寧滬絕②。
漫漫長夜永, 臨命正衣冠:③
寄語大總統(tǒng),竭力保民權(quán)!④
再再黃興語, 亡訊違母親。⑤
于公何偉岸!于私何孝悌!
真情遺恨遠,宏愿巨愴深。
白云蒼狗間,彈指忽百年,
仍聞公之語:憲政救中國!
① 宋為湖南桃源人氏。
②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遇刺于上海滬寧車站,時年未滿31周歲。
③ 有絕命前背倚長椅的留影。
④ 1913年3月22日死前他給當時的大總統(tǒng)袁世凱發(fā)去電文:“今國基未固,民福不增,遽爾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總統(tǒng)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quán),俾國家得確立不拔之憲法,則仁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⑤ 宋為大孝子,辭世前一再囑咐黃興等人,不要將其死訊告訴他的母親,并代他照顧老人。
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