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妍 按照中介的吩咐,劉莉特意穿了一件韓式的寬松小洋裝,盤著發(fā)髻,化了淡妝,并把手袋放在胸前靠下的位置,有意無意地遮掩著。盡管內心惴惴不安,她還是盡量在海關人員的面前表現(xiàn)得平靜,她拼命地收著肚子,使自己看上去更像是個出國旅游的闊太太,而非有六個月身孕的孕婦。
相比于拿美國簽證,過海關已經顯得相當輕松。當初為了順利地辦理旅游簽證,方便到美國產子,劉莉不得不對使館刻意隱瞞懷有身孕的事實,反復排練著裝、走路姿態(tài)和面試環(huán)節(jié),把酒店預訂、旅游景點和行程等一系列細節(jié)背得滾瓜亂熟,使得簽證官確信自己是個只想去美國花錢購物的中國人。
不過,劉莉沒想到的是,這條路遠比她在國內時設想的復雜。撫養(yǎng)一個外籍孩子長大,比在大洋彼岸生下他更加困難。
外籍寶寶的誘惑
單是“做美國人的爹媽”這一句話,就足夠讓人心馳神往的了。海外生子早已不再是富人階層和明星的特權,像劉莉這樣的工薪階層也在琢磨著為自己即將出世的寶寶拿一個“硬氣點”的境外身份。
準爸媽們確實把持不住這些優(yōu)厚條件的誘惑:中介忽悠著“去美國生子,投資報酬率比搶銀行還高”,孩子生在美國,就是美國人,不僅有教育、醫(yī)療各種福利,年滿21歲后,父母還可申請綠卡,全家定居美利堅;要想近一點,到香港去生,生下的孩子有香港護照,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免簽,接受與國際接軌的中英基礎教育,就讀內地大學還可以享受加分、免試的優(yōu)惠政策。
經多方咨詢,劉莉選定了一家口碑較好的中介機構,算上往返機票、產檢、生產費用和看護費等,大約人民幣14萬元左右。“航空公司不接受32周以后的孕婦,我老公還要工作,”為了節(jié)省費用,劉莉在懷孕6個月的時候獨自前往美國加州的一家華人待產中心。
除了一周2到3次、每次三個小時的外出時間外,劉莉只能在住處的四周散散步,剩下的時間就是聽聽月子培訓的講座,“待產中心怕我們出意外,所以這樣規(guī)定,”劉莉說,“盡管我已有所準備,但心里還是很委屈,孕期沒有家人照顧,感覺很不安。”
到了美國加州,劉莉才知道原來華人開辦的待產中心遍地都是。離她住所不遠的商場Punete Hill Mall里,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挺著大肚子的華人婦女。待產中心本是灰色行業(yè),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大多開在風光優(yōu)美的美國西海岸,在華人圈子里低調地經營。而就在今年4月,幾家位于洛杉磯的月子中心因為違法改建民宅而遭查抄,這件事又在劉莉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沖突的國籍
在美國出生的孩子,要帶回國很容易:先領出生證,再去辦護照,然后去中國領館辦中國旅行證,接著買機票回國,就這么簡單。
但是,孩子的戶口,讓去年在美國生下女兒的宋靜文犯了愁。孩子是美國籍,按規(guī)定不能上戶口,想要在國內的學校讀書,都是一件麻煩事。一筆不菲的借讀費用肯定是要出的,孩子日后在國內享受教育、醫(yī)療等公共資源會受到種種限制。
“現(xiàn)在各種說法都有,有的家長辦了假的出生證明,瞞著使館給孩子上了戶口,還拿了中國護照,結果換不了旅行證,也出不了境,可有的孩子就完全沒事,躲過了一劫。”宋靜文還在猶豫是否要托人為小孩落戶,方便入學,又擔心之前千里迢迢生子的努力全部白費。
在上海的趙勇則在好幾年前,就神通廣大地為他的美籍兒子辦了上海戶口,“孩子再去美國,每次都要經過香港。先拿港澳通行證出中國海關,進香港,再用港澳通行證離開香港,飛美國,拿美國護照入美國海關,”趙勇說,“路線有點曲折,挺折騰的,但如果從上海直飛美國,孩子的雙重國籍就瞞不住了。”
中國的國籍法明確規(guī)定了不承認雙重國籍,而美國大使館也確認,一旦孩子擁有中國戶口,美國政府就認為他放棄了美國國籍。
不僅美國如此,在香港生下的孩子也面臨身份延續(xù)的問題。香港出生紙并不等于香港身份,小孩在18周歲之前,在3歲、5歲、6歲、9歲、10歲、12歲、15歲、18歲——也就是每逢3、5的倍數(shù)都要到香港注冊回鄉(xiāng)證,才能夠繼續(xù)在大陸居住,并最終獲得真正的香港身份。
所謂“公民福利”
受“落地即公民”的憲法保障,出生在美國,即是美國公民,可以享受公共教育、大學貸款、選舉等諸多福利。但即便是美國公民,16周歲后,不在美國工作,不在美國上稅,能夠享受的福利也是極其有限的。
“美國所有的福利都來自于稅。福利政策并不完全排除沒有交過稅的人,但不交稅,享受的社會福利肯定和正常的美國人不一樣。當然,這也取決于各州不同的法律規(guī)定。”已經擁有美國綠卡,在新澤西從事教育行業(yè)的楊先生說。
此外,美國法律規(guī)定年滿21歲的公民可以按照“依親”政策為父母申請綠卡,理論上完全可行,但同時要提供報稅證明、經濟能力擔保證明。申請綠卡之后,排隊、走移民程序可能要幾年時間,核準后還有漫長的“移民監(jiān)”。而當初持B1/B2商務、旅游、觀光簽證來美產子的母親,也有可能因為當初入境時存在欺瞞情況及違反“無移民傾向”的條款,日后難以再取得簽證。況且,在當前美國反移民的氛圍下,21年后“依親”政策能否保持不變,還是個大大的問號。
“其實去美國生寶寶是個美好的夢,但也是個很花錢的夢。”宋靜文說,“這不只是生產和坐月子的開銷,而是一輩子注定要為寶寶的成長付出更多的金錢。”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