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報 徐堯/文 最近幾天,總是臨近下班時就歸心似箭,在超市里買好德國啤酒,等待零點開球的那一刻——對于球迷來說,什么四年一度全是鬼話,只是給自己找一個看球看得樂不思蜀的借口而已。
上周六,德國對陣葡萄牙,勢均力敵的兩隊踢得異常辛苦。我忽然想到,要是比拼一下音樂實力的話,兩者之間差距可就大了,擁有巴赫、貝多芬與勃拉姆斯的德國戰(zhàn)車不會給對手留下任何機會。
如果古典音樂界也來上一屆“歐洲杯”,會是什么樣?選出四支種子隊其實就需要痛苦的抉擇,在我看來,德國、奧地利、意大利與法國不僅大師云集,而且其音樂傳統(tǒng)一以貫之,至今仍是世界各地樂迷們朝圣的去處,理應當選。德國,古典音樂的發(fā)源地,明星“球員”數(shù)不勝數(shù)。奧地利主辦了2008年的歐洲杯,但他們的足球隊常年與中國隊廝混在一個等級里;不過要說音樂,奧地利是唯一可以與德國抗衡的國家,有“音樂之都”稱號的維也納仿佛是頂級聯(lián)賽的舉辦地,來自世界各地的“球員”都在同一個城市里競技。意大利人劍走偏鋒,這個國家的音樂廳數(shù)量屈指可數(shù),歌劇院卻遍布每一個城鎮(zhèn)鄉(xiāng)村;聲帶上的意大利誕生了羅西尼、普契尼、威爾第等歌劇大師,全歐洲無人能比。法國音樂的“踢法”則是學院派的,這里從1803年起就為全歐洲年輕的音樂天才設置了羅馬大獎,為優(yōu)勝者提供獎學金和學習機會;法國人率先將標題音樂發(fā)揚光大,率先將音樂從浪漫主義帶入了印象派直至現(xiàn)代派,是“球場”上的革新家。
四支各具特點的“種子隊”之后,是盤點起來更加困難的“音”壇列強。比如音樂文化燦爛得足可獨當一面的俄羅斯音樂,比如像沃爾塔瓦河一般源遠流長的捷克音樂;比如荷蘭雖然從來沒有誕生過大牌作曲家,卻擁有一支排名世界第一的管弦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比如偏安一隅的英國,作曲大師寥寥無幾,但卻因為強大的教育體系而成為演奏家的搖籃;比如專門誕生頂級合唱團與大牌歌唱家的瑞典;比如因西貝柳斯一人而強大的芬蘭,因格里格一人而強大的挪威;比如因激情的舞步與節(jié)拍而令全歐洲魂牽夢繞的西班牙……
倘若把音樂強國們分成四組,經(jīng)過小組賽與淘汰賽的廝殺,最終決出一個音樂“歐洲杯”的冠軍,誰能保證最終取勝呢?我想,這也許就是音樂與競技不同的地方:我們的耳朵只決定喜愛的程度,不評比實力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