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報 評論員 孫樂 一場被氣象部門提前預報到的暴雨,目前死亡77人,經(jīng)濟損失數(shù)百億,而受災最嚴重的房山地區(qū),傷亡人數(shù)還在統(tǒng)計中。如此慘烈的事情就發(fā)生在7月21日的北京,一個大國的首都。
有過預警還會發(fā)生這樣的慘劇,預警系統(tǒng)難道是形同虛設嗎?中華大地幅員遼闊,經(jīng)歷過長江洪水、汶川地震、南方雪災、西南旱災、舟曲泥石流,各種自然災害每年更在不同程度地滋擾著這片土地。都說多難興邦,為什么經(jīng)歷過這么多災難的洗禮,仍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預警機制呢?每一次的災難,都令我們措手不及。
預警,首先就是預,即提前預測,預報。這就對預測的準確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中國的天氣預報一直給國人“不太靠譜”的印象,所以即便有了事先的預報,人們也難以足夠重視。實際上,天氣預報就是一個對未來天氣的可能性和概率性推算,理論上,它達不到百分之百的準確率。但預報的準確率會隨著時間的臨近不斷提高,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一小時內完全可以準確預報天氣情況。這些事實可能有悖于人們日常對天氣預報的理解,所以才會有對天氣預報不準的心理排斥。造成這種心理預期差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眾看到的天氣信息,通常都是一個靜態(tài)的結果。公眾無法最大程度地預知各個時間段的預報準確率有多少,更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知道未來可能發(fā)生的災害性天氣會造成怎樣的損失,從而也便無法根據(jù)各種可能性的災害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程。
只有預報不夠,還需要有效的傳播途徑和信息發(fā)布平臺。電視、廣播、網(wǎng)絡、手機,甚至是一些公共場所的電子屏幕、農村的大喇叭、暴雨警笛等等。在向現(xiàn)代化的邁進過程中,人們的信息獲取渠道呈多元化態(tài)勢,這應該是更有益于預警消息的獲取。7月21日暴雨來襲,氣象部門有過預警,卻有很多人根本沒有關注到這條預警信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查詢天氣情況的習慣,對于一些災害性天氣的預警,政府需要建立一個快速、高效,反應及時的多渠道公共信息平臺,讓公眾能及時獲取信息。公共信息平臺的建立沒有技術障礙,需要的是各政府部門與媒體、運營商以及社會團體之間的積極協(xié)調配合,及時應對各種突發(fā)性公共事件。
事實上,早在春節(jié)期間,北京市民都曾收到過市政府關于燃放煙花爆竹的安全提示短信,相比之下,災害預警短信又有何難呢?
預警,最重要的在于警,讓政府機構和公眾提前有所警覺,做好防護措施,才是預警機制的最重要目的。中國民眾所欠缺的正是對危機的防范意識。從根本上說,這是公民教育的問題,沒有接受過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的培訓和演練。人們對預警信號背后的含義并不了解。氣象災害預警級別,從藍色預警到紅色預警,何種預警將導致何種結果,人們基本都是一知半解,缺乏直觀的認知。所以,即便是接收到藍色預警的信息,也不知道其可能帶來的危害如何,從而喪失警覺。單位不重視,所以不會提前采取措施停工停課;個人不重視,所以不會改變出行計劃。
如果有完善的預警機制,相信房山地區(qū)的損失不會如此之大;如果人們有足夠的危機意識,也不會有那么多無辜溺亡者。暴雨過后,城市排水管道建設非一朝一夕,我國的災害預報技術與發(fā)達國家更是有一定差距,但是提高國民的預警意識,建立高效、快捷的災害預警機制,更為重要而緊迫。無論是什么樣的自然災害,預防是減輕災難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