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d="gggg8"></small>
  • <nav id="gggg8"></nav>
  • <tr id="gggg8"></tr>
  • <sup id="gggg8"></sup>
  •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一本岛国av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二区

    非典型國資流失?“最貴A股”沃森生物調查
    黃利明
    2010-11-19 21:46
    訂閱
    150

    黃利明

      11月12日,“最貴”A股沃森生物(300142.SZ)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發(fā)行價95元、發(fā)行市盈率133.8倍,開盤價更是高達150元,從而造就了10位億萬富翁,9位千萬富翁。

    作為沃森生物的第一大股東、董事長兼總經理李云春身價已高達22.5億元,公司高管陳爾佳、劉紅巖、馬波、楊?也有著千萬乃至億萬身價。他們還共同擁有一個身份——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醫(yī)學生物學研究所(下稱“昆明生物所”)的前員工。

    這家創(chuàng)業(yè)板新貴8年研發(fā)9個疫苗產品,被市場解讀為成長潛力非常可觀。但本報調查發(fā)現,沃森生物創(chuàng)立發(fā)展直至上市的過程中,其研發(fā)成果,有不少在公司高管、核心技術人員的原有的國有生物所、企業(yè)有過相似或相同的研究甚至產品;更是伴隨著對昆明生物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退市公司云大科技(600181.SH)大量疫苗技術、資源乃至資金的借力。站在這些“肩膀”上,沃森生物迅速裝備和成長為如今的“最貴”A股。

    國有生物所的項目研發(fā)系由國有出資,研發(fā)過程及產品均屬于國有技術資產。一位疫苗界權威專家指出,現在民營疫苗企業(yè)大多走的是 “仿藥戰(zhàn)略”,把人才挖過去后,帶去的技術稍加改變形成產品。嚴格地說,這肯定會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但這在民營疫苗企業(yè)已經是潛規(guī)則。

    研發(fā)“國家隊”

    昆明生物所建于1958年,主要從事醫(yī)學生物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進行疫苗、免疫制品和基因工程產品的規(guī)模化生產,也是國內最大的系列化甲型肝炎疫苗研制生產基地。

    李云春在昆明生物所任職15年,曾任該所助理研究員、銷售科科長、經營部主任,2002年11月25日辦理“出編”手續(xù)。沃森生物首席科學家郭仁更是曾任昆明生物所所長。同時,沃森生物副總經理劉紅巖、陳爾佳均逾15年所齡,分別曾任基因工程中試生產研究室主任和團委書記。玉溪沃森副總經理馬波、江蘇沃森副總經理楊?亦曾在該所任職。

    因此,擁有大批昆明生物所老員工的沃森生物被稱為是疫苗研發(fā)的“國家隊”。2001年9月-2004年10月,這支“國家隊”僅三年時間即完成了“精制甲型肝炎滅活疫苗(Vero細胞)”的研發(fā)及獲得臨床批件,并迅即轉讓獲得2000萬元資金。參與研發(fā)的有陳爾佳、馬波、劉紅巖、鐘光祿、陽選祥、練幼輝、譚順革、向左云、陶林,其中前7人均曾任職昆明生物所。

    2001年-2005年間,昆明生物所離職者不少,但基本未脫離疫苗行業(yè),包括投身沃森生物。昆明生物所人事處李處長向本報介紹,所里因此意識到保密問題,2005年制定了 《保守醫(yī)學生物學研究所科技秘密保證書》。其中指出,在所內從事科研期間,一切成果均為職務發(fā)明,國家所有,生物所持有,本人無權私自處理;離職后三年內不得從事與生物所進行的研究課題、生產產品、銷售產品相同或相類似的業(yè)務活動。

    但此時,這一規(guī)定對于離職昆明生物所多年的沃森生物高管已難以構成限制。

    國有技術資產與國有有形資產相比,前者有資產價值評估難、易隨人才流失的特點,因此國有技術資產的流失往往會被監(jiān)管者所忽視。疫苗正屬于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如不嚴格保密,隨著人才流失很容易形成技術流失。

    11月10日,面對本報展示的沃森生物招股書中研發(fā)成果時間表,昆明生物所的兩位員工表情錯愕:“這個表是從哪里來的,這個(精制甲型肝炎Vero細胞滅活疫苗)在我們所做了很多年的相關研究,從研發(fā)到出成果是不會那么快的。”

    事實上,昆明生物所1985年參與承擔了國家重點攻關項目 “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的研究”,8年后獲得專利。甲型肝炎滅活疫苗的研究于1999年開始,5年后獲得兩項專利。

    據本報了解,上述7人在昆明生物所期間均參與過疫苗或肝炎病毒的相關研究或生產。譚順革、陽選祥還在2000年參與發(fā)表過論文《甲型肝炎滅活疫苗接種普通狨猴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昆明生物所副所長楊凈思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李云春、馬波都是原來生物所甲肝室的,參與過減毒疫苗的研究、生產,對這一套流程肯定是比較熟的。這也為他們自己滅活疫苗的研發(fā)奠定了基礎,因為甲型肝炎減毒疫苗與滅活疫苗在工藝上有相通的地方。

    面對本報提出的是否涉嫌技術流失的疑問,楊凈思坦言:“他們出去從事與研究所相同或相似的研究生產,這肯定會涉及到技術方面的流失。但之前的已沒法追究,他們也是很感謝所里對他們的培養(yǎng)的。”

    “相似”的疫苗

    沃森生物的高速創(chuàng)新并不僅僅在精制甲型肝炎滅活疫苗 (Vero細胞)研發(fā)上。疫苗的研發(fā)周期通常需5年-10年,臨床前研究通常需要2年-5年或更長時間。沃森生物僅用8年開發(fā)了9個疫苗產品,另有10余個產品正在臨床前研發(fā)中。

    Hib(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與凍干A、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是沃森生物的主營產品,均于2003年開始研發(fā),產品分別于2007年、2009年上市。

    但據本報調查了解,沃森生物的技術總監(jiān)黃鎮(zhèn)卻另有隱秘而重要的身份——曾任職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并曾在該所主導參與過Hib疫苗、23價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疫苗的研制,并發(fā)表過相關論文。

    雖然沃森生物董秘徐可仁表示,黃鎮(zhèn)的履歷已按規(guī)范披露,但上述身份和研究在沃森生物招股說明書中卻只字未提。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fā)的還有A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吸附破傷風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9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除了后者還在研究階段,前三者已于2004至2006年間獲得藥品批準文號。

    較為巧合的是,2004年4月沃森生物開始研發(fā)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9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并于今年4月申請臨床批件;吸附破傷風疫苗于2004年5月開始研發(fā),于2006年3月申請臨床批件。

    沃森生物2005年7月開始研發(fā)的重組(漢遜酵母)乙肝疫苗,李云春等5位公司高管的另一個老東家——大連漢信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則已于2004年3月8日獲得了藥品批準文號。

    就此,昆明生物所內部人士表示:“沃森生物是私人企業(yè),跟國企不一樣,而且沃森生物的老總們是生物所出去的,他們拿去用不是很現成嗎?”

    對于相關疑問,李云春向本報表示,公司主要是開展升級換代、進口替代的產品;公司團隊的一些基礎知識、基本的經驗技能,肯定跟在學校、研究所甚至跟國外的學習有關,但公司研發(fā)的產品能獲得863計劃資助、專利申請、上市都是經過嚴格審核的。

    下轉23版

    上接17版

       李云春稱:“沃森生物一開始就是瞄著國際最領先的來做的,關于知識產權是否侵權的問題,相信國內每個生物所都不是傻子,要么就是本來沒有共享,要么我們就是最先進的。”

    一位疫苗界權威專家指出,目前不單昆明生物所存在技術流失問題,整個疫苗行業(yè)也都存在這個問題,民營技術的中堅力量還是七大生物所。現在民營疫苗企業(yè)大多走的是仿藥戰(zhàn)略,把人才挖過去后,帶過來的技術稍加改變,比如改變培養(yǎng)方式、純化方式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技術,也能申請新專利。但技術還是那個技術,只是稍有改進,嚴格地說肯定會涉及到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但這在民營疫苗企業(yè)中已經是潛規(guī)則。

    “借力”

    除了人才、技術外,沃森生物在資本、資源等方面也是頻頻借力。

    沃森生物于2001年1月創(chuàng)立。2002年6月,經過一系列的股權轉讓,當時尚未退市的云大科技現身沃森生物,并在2004年4月直接控股其45%的股權。蹊蹺的是,兩個月之后,云大科技突然宣布退出疫苗產業(yè),將上述股權實際轉讓給李云春、陳爾佳、劉紅巖,并由伯沃特生物代為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2年8月至2008年,沃森生物團隊李云春、陳爾佳、劉紅巖同時陸續(xù)任職并執(zhí)掌云大科技子公司大連漢信生物。

    李云春向本報表示,云大科技是因沃森生物團隊才介入到疫苗產業(yè),當時他們請我們幫忙管理大連漢信。云大科技在沃森生物的發(fā)展當中等于是扮演了一個投資人的角色,而不是倒過來,沃森團隊先到云大科技。

    但幾乎是同一核心管理團隊之下,沃森生物業(yè)績步步上升并直至上市,同為疫苗企業(yè)的大連漢信凈利潤卻從2002年的4024萬元下滑到2005年、2006年分別虧損5977萬元、3196萬元。

    云大科技在連續(xù)虧損后于2007年正式退市。

    除了云大科技之外,歷次伴隨沃森生物發(fā)展的昆明生物所也成為其重要的借力點。

    2004年4月,昆明生物所以技術出資700萬元與云大科技等公司、自然人成立的昆明上成,注冊資本2000萬元,共同探索疫苗產業(yè)化新途徑的業(yè)務平臺,疫苗技術及生產管理主要來自昆明生物所,資金由云大科技提供。

    2008年2月昆明生物所全面收回昆明上成股權。據悉,當時剛剛上任的李琦涵等昆明生物所新任領導層,也是現實面對歷史形成的問題,力主疫苗技術不能丟。

    但昆明生物所也付出了巨大代價。經楊凈思、昆明生物所黨委辦公室等人士證實,一是簽署協議以成本價提供給沃森生物600萬支甲肝疫苗予以銷售;二是2007年都已投入試生產的128畝玉溪疫苗生產基地轉讓給沃森生物。

    對于上述疫苗合同未披露的原因,徐可仁表示,600萬支的框架性銷售合同并不屬于重大合同,尤其是已經履行完畢的合同,而且沃森上成已經從2009年6月剝離。

    沃森生物招股說明書顯示,其曾經的子公司沃森上成2007年從昆明生物所甲肝疫苗采購單價為22.68元,后兩年分別降至11.52元、8.56元。同時,在剩余85萬支甲肝疫苗下,剔除所有采購成本,最近三年沃森上成從昆明生物所采購的甲肝疫苗部分凈利潤已累計逾1億元。

    經濟觀察網相關產品
    發(fā)布評論(共有條評論)更多評論
    網友昵稱:
    會員登陸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
    <small id="gggg8"></small>
  • <nav id="gggg8"></nav>
  • <tr id="gggg8"></tr>
  • <sup id="gggg8"></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