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d="gggg8"></small>
  • <nav id="gggg8"></nav>
  • <tr id="gggg8"></tr>
  • <sup id="gggg8"></sup>
  •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一本岛国av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二区

    即時新聞:
    2009-05-13
    謝良兵
    訂閱

    工業(yè)地標之一:“鋼鐵長子”的光榮與夢想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謝良兵 1958年是在一種異乎尋常的氣氛中開始的。這一年的元旦,《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乘風破浪》,提出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用15年左右的時間,在鋼鐵和其它主要工業(yè)產品產量方面趕超英國。“全民大煉鋼鐵”,成為當時“工業(yè)大躍進”的核心。

    那一年的9月13日,27歲的技師蘇恒秀一大早便從宿舍趕到了武漢鋼鐵廠一號高爐前檢查和調試。他們接到了一個偉大的任務:要保證這一天順利出鐵,迎接中央領導的檢查。那時,工友們并不知道這位中央領導會是誰。

    下午14時59分,蘇恒秀在指揮吊車吊裝炮泥時,一個在畫冊和書籍上出現(xiàn)過無數遍的熟悉身影出現(xiàn)在爐臺,“毛主席,那是毛主席!”他距離蘇恒秀僅十幾米遠,那一刻,蘇恒秀的心跳快了許多。

    作為武漢鋼鐵廠開爐出鐵的見證人之一,蘇恒秀還清晰地記得當初的一些細節(jié)。他回憶說,毛澤東當時站在出鐵臺前,給爐臺工地主任韓喜遞了一根中華煙,自己也點了一根,聽著身旁蘇聯(lián)專家的介紹,眼睛不時地盯著出鐵口。

    現(xiàn)場氣氛是凝重而緊張的。“今天看不到,我明天再來;明天看不到,我以后還來。總而言之,我三顧茅廬也要看到你們出鐵。”毛澤東試圖緩解在場專家和工人們的緊張情緒。15時25分,火紅的鐵水終于從爐內沖了出來,瞬時,全場掌聲雷動。

    這一天,新中國第一個國家投資建設的特大型鋼鐵聯(lián)合企業(yè),被稱為共和國“鋼鐵長子”的武漢鋼鐵廠順利出爐投產。

    新中國成立之后,百廢待興。毛澤東曾說過:“一個糧食,一個鋼鐵,有了這兩樣東西就什么都好辦了。”于是,1958年,農業(yè)“以糧為綱”,工業(yè)“以鋼為綱”,拉開了全面“大躍進”的序幕。

    隨著《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號召全黨全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斗》公報的通過,全民大煉鋼鐵的熊熊火焰,迅速燃遍全國。農村、城市甚至中南海,到處都是土高爐;機關大院、工廠、學校、街道,處處都是煉鋼熱潮。

    武漢鋼鐵廠的籌建要早于 “大躍進”,它更早地承載了當時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強國夢想。在共和國成立之時,全國能生產鋼鐵的大企業(yè)只有19個,年產鋼僅15.8萬噸,居世界第26位。這讓這個新生政權的領袖們感到了憂患。

    當時的重工業(yè)集中于東北一隅。為了改變當時“北重南輕”的鋼鐵工業(yè)布局,毛澤東、周恩來提出了“工業(yè)要出關,鋼鐵要過江”。1949年12月底規(guī)劃的蘇聯(lián)幫助中國興建與改造的50個企業(yè)中,就有在南部新建鋼鐵基地。

    盡管三千年前的盤龍城冶煉遺址,19世紀末被譽為“東亞雄廠”的漢陽鐵廠,以及由其發(fā)展而來的中國近代第一家鋼鐵企業(yè)——漢冶萍公司,都地處武漢。但作為中國近代鋼鐵發(fā)祥地的武漢,當時并非建設鋼鐵基地的首選之地。

    1950年10月,當時的重工業(yè)部邀請?zhí)K聯(lián)專家考察,得出結論,在武漢附近的湖北大冶建鋼廠最適當。上述建議呈報毛澤東,得到同意。但兩年之后,蘇聯(lián)專家再度考察后提出,大冶土質不好,廠區(qū)太小,無法滿足年產250萬噸鋼鐵的需要。

    重新選址又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武鋼志》首任副主編、今年75歲的許青海回憶說,當時人們走遍湖北省內長江兩岸,還跑到湖南的長沙、岳陽,光資料就匯集700多本,重達1噸。

    那個年代,蘇聯(lián)老大哥是共和國的一個風向標。1954年2月,蘇聯(lián)黑色冶金工廠設計院列寧格勒分院院長別良其可夫,率總工程師一行來到武漢。他們不滿意中國人提交的徐家棚、賀勝橋、汀泗橋等6個候選廠址。

    3月的一天,別良其可夫親自帶領選址組,爬上現(xiàn)在武鋼集團辦公樓后的石山頂上,展望青山荒野,認定此處為建廠最佳之地。而當時的青山區(qū),原本是要留給第一機械工業(yè)部,用于興建二汽、鍋爐廠和重型機床廠。

    經多方籌措協(xié)調,二汽最終讓出了廠址。1954年5月12日,國家確定南方鋼鐵基地廠址選定武漢青山區(qū),根據蘇聯(lián)專家建議,新廠正式命名為武漢鋼鐵公司。隨后的五十多年里,這里成了共和國的第一鋼都。

    今年68歲的李洪興是地道的青山人,他所住的紅鋼城原本叫蔣家墩,1966年“文革”時,蔣家墩改名紅鋼城,據說這名字來源于武漢紅極一時的革命口號,當然,也因為最初那些紅墻紅瓦的房子。

    1954年底,李洪興目睹了建設者們從全國的四面八方趕來,一條條大馬路、一排排新廠房開始建好,紅色的三層磚房也蓋起來了,接著出現(xiàn)了商店、菜場,還有碼頭、公交車和電影院。

    那時全區(qū)人口集中在青山鎮(zhèn),不足萬人。這里還是當地人口中的“荒五里”,一片橫直約5里的洼地,常年積水,雜草叢生,現(xiàn)在,從武昌到青山有條路叫和平大道,但當時這條路沿線到處是沼澤,有的地方挖了6米深的泥巴還見不到底。

    許青海回憶說,解放軍公路二師整體轉業(yè),五團的上千人是從海南趕到青山的,那時正值冬天,天氣很冷,士兵身上長袖套短袖,連長跑到漢口唐家墩割稻草,給戰(zhàn)士鋪床。1955年11月,和平大道通車,成為當時運送物資和材料的主干道。

    根據史料記載,武鋼建設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援。1957年前,10多個省的干部、工人被調到這里,幾乎囊括東北三省煉鋼煉鐵的能手,僅鞍鋼便有2900人調入;建筑工程部所屬的中南二公司人員裝備劃撥武鋼,哈爾濱一公司全部遷往武漢。

    據統(tǒng)計,全國有18個省、45個城市、1000多個廠礦企業(yè),為武鋼制造各種機器設備。各部門為武鋼建設提供方便。比如交通部曾指示,任何情況下,武鋼運煤車輛隨到隨開;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粟裕下令,派遣13架軍機空運建設物資。

    1955年,蘇聯(lián)送來92卷的設計方案,一期工程規(guī)模年產鋼120萬-150萬噸,預留300萬噸規(guī)模可能性。這個設計方案經毛澤東親自審閱同意,周恩來寫下“特急批發(fā)!”

    為了給建國9年周年獻禮,武鋼一號高爐原計劃于1958年9月20日至國慶期間出鐵。但9月10日,毛澤東剛到武漢,就詢問哪天能出鐵。后來專家們根據周密計算,決定將出鐵日提前。當聽到有99%把握出鐵時,毛澤東顯得很高興。

    當鐵水從出鐵口噴涌而出時,群情沸騰,毛澤東向在場工人高舉雙臂,高喊“同志們好!”但第一爐鐵水并不多,量不足以流進鐵水罐,毛澤東當時說了一句:“這次少,以后會多的,會多的!”

    當時中國推動“大躍進”的契機有兩個:一是蘇聯(lián)老大哥的示范作用,蘇聯(lián)在1957年底提出了15年左右在經濟上趕上美國的計劃;另一個是,1957年底美國政府試圖逼迫中方自動中止中美大使級會談,毛澤東被美國政府的這種輕蔑態(tài)度激怒了。

    梳理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1955年秋毛澤東第一次提出要趕超美國的想法時,他的說法是準備100年,力爭50年,計劃75年。1956年當他再次提出這一設想時,明確提出要力爭五六十年趕超美國。但到了1958年,這一趕超計劃被再次提前。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很難體會那個年代人的激情與忠誠,但那樣的歲月卻很真實地存在過。

    75歲的宋盛梅曾是武鋼第一代爐前工工長。她說那是一段十分艱辛的日子。但當時工人們就一個心眼,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你聽不到一句怨言。”她甚至舉例說,為了練習觀看爐內溫度,工人們時常要舉起護目鏡看太陽。

    當然,在那個年代,成為一名鋼鐵工人,也是一種榮耀。發(fā)行于上世紀60年代初的第三套人民幣,“五元券”中煉鋼工人戴著護目鏡,手持鋼釬的形象,代表了鋼鐵工人最高的榮譽。而當時幾乎所有的電影開場前的片花都是《鋼鐵工人在火紅爐前》。

    1957年,在蘇聯(lián)的援建下,蔣家墩8、9、10的3個街坊矗立起蘇聯(lián)式住宅樓。據說為了讓生產工人和家屬不再想家,住宅區(qū)全部按照鞍山市的辦法以某街坊某門某號編排,在武漢,僅有同期建設的武重居民區(qū)按此方法編排住址。

    武鋼職工主要居住于三個片區(qū)——八大家、紅鋼城和工人村。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在武鋼上下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八大家坐火車,紅鋼城踩小車,工人村走11號(雙腿步行)”。

    武鋼人的“彎管子普通話”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那時武鋼人人手發(fā)一個鋁制飯盒,帶飯盒上班,也成了當時青山區(qū)的一道風景線。

    那是一個重工業(yè)化的時代。在中國大地,到處都在新建工廠,一批工業(yè)城市在那個時候逐漸形成。在武漢,與武漢鋼鐵廠同年新建的還有武漢重型機床廠(簡稱武重)。對于當地而言,這些大型的國企儼然是一個“獨立城”。

    武鋼除了有工廠,有從小學到大學完整的教育體系,有自己的醫(yī)院,有自己的公交營運公司,有自己的商場、食堂、電影院,還有自己特有的鹽汽水“咸伙計”……這其實是當時所有大型國企的典型形象。

    正如武漢當地媒體《大武漢》雜志所說的那樣,在工人老大哥最風光的年代,武漢市像武鋼這樣的工業(yè)生活區(qū)并不少,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幾乎只有武鋼保留了下來,并完成了自我的蛻變與升級。

    這種蛻變和升級就是將原來的包括教育、醫(yī)療、商業(yè)、住宅等在內的生活服務配套產業(yè)與工業(yè)生產剝離開來,而剝離出來的服務業(yè)因為其區(qū)域的不可或缺性又依然能依托武鋼而生存。“武鋼多少萬人不吃鋼鐵飯”——這是作為國企改革典型樣本的“武鋼模式”。

    如今在青山區(qū),鋼花新村、鋼洲花園、鋼都花園……沿著和平大道、武青三干道一路走去,依然能看到許多與“鋼”字有關的住宅區(qū)或地名。從一家鋼鐵企業(yè),發(fā)展成一座鋼城,背負著共和國“鋼鐵長子”英名的武鋼,一直被寄予厚望。

    1978年,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元年,也就是這一年,武鋼在國內大型國企中,率先破冰,大膽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開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1980年,鄧小平同志視察武鋼,武鋼被列為擴大企業(yè)自主權試點單位。

    武鋼曾創(chuàng)造了中國鋼鐵發(fā)展史上的數個第一:冶金系統(tǒng)第一家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的特大型企業(yè);全國大型企業(yè)集團第一家實施“精干主體、剝離輔助”的大動作,使7萬人脫離母體,不吃鋼鐵飯;全國冶金系統(tǒng)技術開發(fā)能力第一、技術開發(fā)貢獻率達到發(fā)達國家水平;中國大型企業(yè)第一個通過ISO9002質量認證。

    到2005年,在完成了與鄂鋼、柳鋼的聯(lián)合重組后,武鋼已成為年產鋼2000萬噸規(guī)模的大型企業(yè)集團,中國排名第三位、世界排名第16位。

    在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會長、武鋼股份董事長鄧崎琳看來,武鋼經歷過兩次創(chuàng)業(yè)。“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緩解國家鋼鐵缺口;1974年開始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引進了一米七軋機,改變國內無法自產優(yōu)質板材的歷史,實現(xiàn)中國鋼鐵行業(yè)從數量型向品種質量型的演變。而今,武鋼正在實施“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

    在青山區(qū)冶金大道旁,一個由廢棄劇院改造成的“中國武鋼博物館”黑色的外立面分外引人注目。在這個國內第一家鋼鐵博物館里,講述了中國鋼鐵工業(yè)生產的歷史,也講述了共和國工業(yè)地標之一的武鋼五十多年的成長歷程。

    當你步入武鋼博物館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六個大字——“鋼鐵,國之脊梁”。

    經濟觀察網相關產品
    網友昵稱:
    會員登陸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經觀招聘 | 廣告刊例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訂閱中心 | 友情鏈接
    經濟觀察網 eeo.com.cn
    地址:中國北京東城區(qū)興化東里甲7號樓 郵編:100013 電話:8008109060 4006109060 傳真:86-10-64297521
    備案序號:魯ICP備10027651號 Copyright 經濟觀察網2001-2009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
    <small id="gggg8"></small>
  • <nav id="gggg8"></nav>
  • <tr id="gggg8"></tr>
  • <sup id="gggg8"></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