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底(1)
1 | 2 |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孫健芳 中國經濟即將迎來最壞的日子嗎?追問從2008年的秋季持續(xù)到2009年新年,沒有人知道答案。
官方人士似乎相信2009年下半年經濟會逐步好起來——至少可以看到復蘇跡象,那些悲觀的預測者卻認為,中國經濟的調整期可能超過三年。
企業(yè)家們仍在苦苦支撐。在冰雪消融之前,他們仍將保持御寒的姿態(tài)。對他們來說,這是代價高昂而漫長的等待。每一個人都想知道,那只穿越迷霧送來經濟回暖信號的鴿子,會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
追問
“鄭主任,我現(xiàn)在最關心中國經濟什么時候復蘇。”2008年年末的一天,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一次內部研討會上,一位山西焦煤行業(yè)的負責人這樣說,“如果知道經濟什么時候回暖,我們就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
鄭新立是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他的回答如多數官員一樣:“我們認為,2009年上半年可能是最壞的時候,但明年下半年可能就會好起來。”
這是目前為止最樂觀的表述,但企業(yè)家們半信半疑,“他們(官員)對于實體經濟和微觀層次的把握,其實是沒有那么敏感的”,泰達集團的一位高層說,“官方認為2009年下半年經濟會轉好,理由呢?”
“存貨消化完畢”是官方和經濟學界認為經濟見底的信號,一般情況下,從存貨上升到利潤復蘇需要18-22個月。
鄭新立判斷的基礎是,2009年4月份存貨基本上消化完畢。對此,安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善文說,09年下半年很多工業(yè)領域的存貨調整一定會結束。“屆時,會伴隨著兩個現(xiàn)象,一是產能利用率的提升,二是產品價格穩(wěn)住或開始提升。”高善文說。
但外貿企業(yè)不以為然。他們中的多數人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反彈要看美國佬的臉色,“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外貿沒有起來,中國經濟難說到底呢!”美國斯邁思貿易信用公司北京首席代表任堅鋼說。
還有一些企業(yè)認為,如果國內流動性沒有改觀,中國經濟就不會到底,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是,雖然央行在繼續(xù)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但企業(yè)貸款情況仍無改觀,整個經濟層面流動性仍在吃緊。
一些宏觀研究者根據歷史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經濟周期的調整不會那么快,1992年那次經濟調整,直到1999年才真正到底。就此,國金證券認為底部可能會在2010年出現(xiàn)。
經濟何時見底沒有答案,一個主要原因是:無人能夠確切說明中國經濟底部有多深。
“保八爭九”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經濟政策基本要求,2009年,官方的預期是GDP增幅在8%左右。
在2008年9月美國次貸危機再次引爆之前,中國政府官員、國際投行、學院專家都認為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可以維持9%以上,但現(xiàn)在分歧加大了。
最樂觀的仍是官員和帶著官方性質的研究機構,央行行長周小川和中國社科院預測明年經濟增長率為9%;其次是國內外投資銀行,摩根大通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可能實現(xiàn)8%以上的增長率;安信證券高善文認為會在6%和7%。最悲觀的是企業(yè)家們,他們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可能在4%-5%。
“經濟形勢波詭云譎的時候,對未來的預測本身就是一個小概率事件,肯定只有少數人是對的。”高善文說。
目前國內外對于中國經濟見底后的走勢有四種論調。“U”形是政府相關部門的主流觀點,如國家發(fā)改委經濟所經濟形勢研究室副主任王小廣認為,未來中國經濟調整的時間可能會是3年。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他最擔心的是,未來中國經濟像日本一樣,可能陷入長期的衰落而無法起來。這可能會形成一個“L”。
安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善文的看法是,“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勢或者是‘V’形或者是‘W’形,都不太可能是‘U’形或者‘L’。他說,‘L’背后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崩潰和金融體系的崩潰,目前中國確實還很難想象。”
“現(xiàn)在中國經濟掉得非常快、非常深,然后會很快彈起來。假設從工業(yè)來講,從18%一下掉到2%,再從2%反彈到10%。你從遠處看,這個走勢就是V字的走勢,但右側比左側低得多。”高善文還假設,“2009年中國經濟一季度打了一個底,二三季度反彈起來,此時房地產市場和全球經濟還是不行,中國經濟緊接著又掉下去,過一段時間再向上走,這就是一個W形。”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苑德軍認為,上述說法都是猜謎,“說對的人不一定意味著你真的看對了,而是你押對了。”
詭變
尋找中國經濟底部變成猜謎,原因是2009年經濟格局仍將是波詭云譎。
1 | 2 |
- ·A股上半年尋底 下半年復蘇 | 2009-01-01
- ·趙瑞海:行業(yè)壓力 一季度徹底釋放完 | 2008-12-31
- ·A股上半年尋底 下半年復蘇 | 2008-12-31
- ·包工頭“說底”:5月才有定數 | 2008-12-31
- ·追底又一年 |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