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楊濤/文 近日,媒體曝光陜西渭南高新區(qū)趙村逸夫小學被村委會出租,建成4S店,而百余學童仍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校園內(nèi)上課,舊校園遇雨天會出現(xiàn)地面塌陷,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村委接受采訪時表示出租校舍為償還建校款。
當初,村委會向逸夫教育專項資金爭取25.4365萬元之時,肯定會說,“原來的趙村小學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娘娘廟的基礎上修建的,因當時廟下挖了很多防空洞備戰(zhàn)備荒,一下雨校舍地面就會出現(xiàn)塌陷”,所以,為了樹人的百年基業(yè),需要各方獻愛心來建設新學校。不料,如今,新校舍建成,村委會卻以“鄭西高鐵與學校北圍墻只有20米的距離,學生和老師整天在噪音和高鐵疾馳而過的晃動中擔驚受怕”,又讓學生搬回到原來的校舍,而新校舍則出租給4S店牟利,難道,現(xiàn)在又不怕“一下雨校舍地面就會出現(xiàn)塌陷”的危險嗎?權(quán)力的偽慈善可見一斑。
渭南高新區(qū)趙村新小學被占事件,集中反映了權(quán)力搞偽慈善,對外,欺瞞捐款人,對內(nèi),蠻橫對待被捐助人“兩頭通吃”的丑惡嘴臉。對外,他們利用被捐助人的名義,打著“慈善”的旗號,請求社會愛心人士 募捐,甚至是強迫公民捐款;但是,當募集的善款到了他們手中,卻成為了他們個人的私款,他們或是無視被捐助人的困境,或是無理拒絕被捐助人的合理要求,將善款吃喝,用于購買公車,用于中飽私囊,慈善物質(zhì)用于私用,或者出租牟利。
而且,比起諸多巨頭而言,渭南高新區(qū)趙村的一幫人假慈善為名、“兩頭通吃”不過是“小巫見大巫”。《2011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58.3%的捐款都流入政府、慈善會及紅會系統(tǒng)中,只有1.3%捐款到了慈善會之外的社團、民非和福利院,而即使在這1.3%的捐款接收部門中,仍不排除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組織。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官辦慈善會及紅會系統(tǒng)利用公民善心又做了什么呢?
中國最大的官辦慈善組織紅十字會,依仗官辦背景,從公民手中募集著巨額的慈善款項,許多甚至就是強行向公民募集,但公眾從來看一到他們將善款用于何處的明細帳目,也不知道被捐助人享受了什么慈善待遇,倒是“天價餐費”、“天價帳篷” 、“天價采購”的丑聞一樁接著一樁,“郭美美事件”不過是這種“兩頭通吃”中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利用慈善的名義募集了大量的款項,卻建造了一個占地48畝,可建設面積19092平方米,總投資超過4億元與慈善無關(guān)的活動場所。他們對外披著慈善的外衣,對內(nèi)卻不是給被捐助人救助,收到的捐贈是“能不花的就(不花)”,盡可能用來投資。而且, “我們不需要去募捐,很多都是(上門來)跟我們談合作、談投資。整天接待最多的就是合作項目,投資啊,企業(yè)合作。”
今天,在一些地方,政府、官辦背景慈善組織講“慈善”,就像渭南高新區(qū)趙村建小學搞教育一樣,已經(jīng)淪為一種笑話了。人們知道,他們一張口講“慈善”,就準備往自己的腰包進行利益輸送,“兩頭通吃”,“慈善”被加速污名化。如果眾多大大小小的慈善組織不盡快去“官方背景”,不公開財務,不讓第三方獨立監(jiān)督,權(quán)力搞慈善不建立中立的監(jiān)管體系,不讓善款去向陽光透明,那么,我們還會有真正的“慈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