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劉洪波/文 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表示2013年香港私立醫(yī)院應停收雙非孕婦,并不保證雙非嬰兒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接著,現(xiàn)任香港食物及衛(wèi)生局局長周一岳表示,現(xiàn)屆政府一定要為下屆政府提供空間,研究“雙非”配額是否應為“零”。
新任特首未待履職即發(fā)布政策建議,意在使雙非孕婦問題“硬著陸”,與其說是兌現(xiàn)競選主張,不如說反映了雙非孕婦問題的重大,并表達了兌現(xiàn)主張的決心。
如果是兌現(xiàn)競選主張,梁振英更應在就任特首后宣布政策建議;候任期間即發(fā)布“零配額”消息,多少有些迫不及待。這一建議與現(xiàn)任港府發(fā)布過的政策表示并不相同,不再是減少配額,而是直接清零。這自然引起了候任特首是否凌駕現(xiàn)任政府的疑問。
現(xiàn)任衛(wèi)生局長官以事屬兩任政府交接期間必有的溝通和協(xié)調為由,否認了現(xiàn)任政府失職或候任特首越權的問題。無論實際情況如何,從港府形象的統(tǒng)一和延續(xù)角度,從政策建議可實現(xiàn)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回答當然也不出人意料。
雙非孕婦在香港從日漸突出的社會議題,轉為選舉年的政治議題,顯在的層面是影響到香港本地居民的福利和權得,隱含的層面則有著“香港內地化”疑慮的影子。
就隱含的這一面來說,雙非孕婦問題與孔慶東罵港激起軒然大波、“香港人忍夠了”廣告事件、陸客在港被圍唱“蝗蟲歌”事件、簡體字爭議、特首選舉中的共產黨員身份疑問等等,組合出陸港關系焦慮的拼圖。
但更重要的仍然是顯在的層面。雙非孕婦比例高,香港孕婦認為其應有的產科服務受到損害。減少雙非孕婦配額,香港產科服務的收入勢將減少,但對港府和大多數(shù)港人來說,隨雙生嬰兒長大所帶來的社會支出的增加,會被視為重要問題。
嚴格控制雙非孕婦配額,在香港社會已有共識:產科服務非僅只是醫(yī)療服務,還因香港居民身份的授予而成為影響社會政策,擴大產科服務非醫(yī)療發(fā)展是正途,增加雙非嬰兒非克服香港人口老齡化正途。在此共識下,雙非孕婦就成為非解決不可的問題,剩下的只是用法律解決還是用政策解決。這就是說,嚴控雙非孕婦被視為必須要做的事情,而用政策或者法律,只是工具,給解決問題提供合法性而已。
已經看到,梁振英的政策宣示受到多方面支持,除了直接利益相關的私家醫(yī)院,不同意見并不多。這些不同意見,也只是表示現(xiàn)行法律下解決問題有困難,如果無法兌現(xiàn),可能在民望上產生反效果。但既然雙非確已成為香港的政治議題,那么無論通過人大釋法、香港地方立法還是政府細則,港府行為找到所需的合法性是不會困難的。
對大陸人來說,對政府行為必然容易找到合法性當然不會陌生,但同時應該會有一層復雜的感慨。雙非孕婦,本來可以指全世界任何地方到香港去生育的現(xiàn)象,外籍人士在香港產子,也是雙非孕婦。但事實上,雙非孕婦事實上成了大陸客赴港生子的代名詞。由是,大陸人造成了香港人的焦慮,同時也成為 香港人限制的對象。作為消費者,大陸人受到香港的歡迎;而作為潛在的入籍者,大陸人成了香港的問題。
客觀地說,大陸客赴港生子對香港造成的影響是實在的,香港社會和政府產生治理行動也可以理解。但對香港來說,1997年的莊豐源案判決樹立了尊重人 權、司法獨立的樣板,改變了政府的入籍政策,今日,卻是整個社會都對雙非嬰兒劇烈焦慮,這是價值與現(xiàn)實的尷尬糾結。對大陸來說,為何即使是率先富裕或者小康的人們,在孩子、未來與個人的幸福尋找歸托時,排在優(yōu)先位置的仍然不是腳下的土地,而是香港或者異邦,更是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