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wǎng) 王歡歡/文 夏天剛到,我和先生的晚餐就改為在散步途中找個燒烤啤酒攤解決,一人十多串烤肉,再一瓶啤酒,吃得飽飽的,抹抹嘴上的油回家。最近,我會多要一碗米飯,先生加一個肉炒餅,因為一會兒要看10點半的《舌尖上的中國》,胃里沒有點碳水化合物,真無法淡定地撐過一個小時,除了咕嘰咕嘰咽許多口水,還影響睡眠。昨晚加班,我10點半趕回家,在門口小賣部買啤酒,發(fā)現(xiàn)老板也正自斟自飲吃花生米,屋里小電視上播著這幾天最熟的音樂和人聲——《舌尖上的中國》,頓時惺惺相惜,就算平時各懷鬼胎,吃飯這件事我們是萬眾一心,這可能也是《舌》反復在表達的——中國人在吃飯上所體現(xiàn)出的真誠和勤勉,著實感人。
我很喜歡這個記錄片從各個角度去追溯口中美食的源頭,鮑魚有鮑魚的珍貴,蓮藕有蓮藕的難得,糯米有糯米的不容易;奢華飯店的廚子做鴨蛋牛不牛沒看出來,鄉(xiāng)間宴席的掌勺蒸全豬是嘆為觀止。據(jù)說某集結束之后,諾鄧火腿的網(wǎng)上訂單噼里啪啦翻了幾倍。看來,大家都被那低頭給大火腿上拍鹽的制造者們征服了,雖然征服者臉黑黑的,走在路上你不一定認得。平心而論,就是這低頭拍鹽,彎腰取藕的身影最打動人,這些平日不僅平凡而且沉默的身影,被放在中華美食博大文化的背景中,有了證明價值的機會,那些幾代人每日所作的日常之事,變得令人肅然起敬。這是件好事,尊重飲食,尊重歲月人心,人情義理,尊重平常之事,為平凡而感動。
反過來說讓人不喜歡的,是片子里常出現(xiàn)的提領似的畫外音。不知為什么,旁白的男聲在敘述美食故事時,平直清晰慢條斯理,讓人聽得明白又不至影響畫面敘事,可是中間總不時要穿插幾段“激情戲”,幾乎沒有上下過渡,忽然就高度頌揚起中國人對家庭親情的重視,或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之類,每一集反復嘮叨,羅嗦又空洞,且總是突然提高嗓門,再加上激情四溢的配樂和基本每集都有的一家人過年合影的各種畫面,信息量巨大而堅硬,急切得就跟高考復習班的老師,使勁戳著黑板想把公式硬吼進笨考生的腦子里似的,好像不自信地生怕觀眾聽不見,看不懂,不感動。每一集,我正陶醉于安寧的味覺遐想時,都要幾次被旁白的晴天霹靂嚇一跳。
我先生寬宏的解釋說,因為《舌尖上的中國》是透過飲食來講中國人的生活,拔高頌揚一下無可厚非,書上也說——吃是最能透視一個年代民眾生活的方式之一。但是,難道飲食所投射出的時代民眾生活,來來去去就僅是“合家團圓”這一個點?對此我深表懷疑。就算只有合家團圓吧。紀錄片本身的職能是記錄真實,就算要煽情,也該用事實來煽,而不是語言,絕不是語言。臺灣有句關于美食的俚語——要材料夠,不是媳婦巧。天花亂墜的直白抒情在我看來就是白花花的開水沖毀了一晚材料充足、干辣鮮香的新疆炒拉條。這碗白水在“廚房的秘密”一集里達到了巔峰,“廚房的秘密就是沒有秘密。”此言一出,我們的興頭被沖得七零八落。我先生那天不僅胃里餓,腦子和眼睛大概也沒吃飽,看完之后只得憤憤然上視頻網(wǎng)站連看了兩集《面條之路》充饑。而我至今也沒弄明白“廚房的秘密”究竟講了些什么,只看到酒店名廚們頗具優(yōu)越感的大長臉你方唱罷我登場,故事素材瑣碎得簡直撐不住一個小時,而旁白的叫囂聲在這一集尤其突兀怪異,像專欄作家深夜趕稿詞窮,只得陳詞濫調充數(shù),又像攝影棚里的導演拿著大喇叭指揮觀眾:左邊那一團人,該激動了激動了哈!可惜我們這幫嚇不死的觀眾,從小就被指揮傷了,你一舉喇叭,我就身心疲軟。
有狠狠吐槽的勁,說明我還是被勾起了食欲,中國人為了貪饞可上山下海翻臉不認人,除了合家團圓,這也是執(zhí)著情懷的一種。我和先生都是西北人,吃飯喜歡點用番瓜蒜苗大蒜羊肉丁爆炒的干拌拉條,辣是辣,咸是咸,若是把紀錄片也當拉條,我會說哪怕給我個小碗也行,面條別過水,我想來碗干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