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劉彤/文 “你才考3分,沒我酷。”
“你2分?太酷了!”
“Yeaaaah!!!!”
這是兩個中學生間的對話。酷不酷,是美國校園文化的頭等大事。成為所謂的酷小孩,即cool kid,幾乎是每個中小學生的愿望。
什么樣的孩子堪稱酷?
首先要不愛學習,愛讀書學習的都是nerd(書呆子), 成績再一好,就是tutor’s pet(老師的寵物)。所以學生盡可以愛各種文體項目(智力項目除外),但絕對不能愛學習,至少要裝得不愛。
其次要有強烈的性意識。十三四歲開始,女孩子化妝,涂指甲油,燙頭發(fā)。男生嘛,發(fā)育晚點,那就穿得嘻哈些,跟高年級的姐姐們談個三天的小戀愛,沒事再練練肌肉。
如果還能偷偷沾點毒品,就酷斃了。
著名的酷小孩文藝作品,遠的有塞林格《麥田守望者》,已經(jīng)爛熟人心,近的有加拿大電影《朱諾》,15、6歲就能理直氣壯生孩子,還把收養(yǎng)孩子的精英階層教育感化。
女兒跟我說:如果愛學習,又不幸戴了眼鏡,還參加個倒霉催的象棋俱樂部,那中學六年,基本就毀了。我說,能進象棋俱樂部的,都是天才。小孩斬釘截鐵道:那不酷!
比不酷更悲慘的是被孤立。服裝品牌是GAP還是“永遠21”?三頓飯跟誰在一桌吃?有沒有看最新的電影《饑餓游戲2》?聽不聽Justin Bieber? 張三是不是又和李四好上了?下個周五的派對聊什么話題?指甲油攢了多少種顏色?美國學生異常在乎這些問題;如果你不感興趣,無法加入談話,就證明你是學校里的“賤民”,不可碰觸。而那些漂亮會化妝的女生,或者橄欖球校隊的男生,才是popular.如果他們腦子也靈活,零花錢再多一些,動不動就請全校同學看場電影或者吃份炸雞,那簡直就是印度種姓制里的婆羅門。女兒很欣賞幾個“不酷”的nerd,覺得他們的談話既風趣又有深度,很想和他們在一桌吃飯,但馬上跟她要好的幾個同學就警告:如果你去找nerd玩,就會被傳染,我們就不會再來找你。語氣之嚴肅,就像不準去找麻風病人玩,嚇得女兒馬上就不敢。
歷來以學習為第一任務的中國學生,很難一開始就適應這種文化。這種不適應遠遠超過常言所說的文化休克,成為一種被同類拋棄的孤獨感和羞恥感。
豈止華人家長,即便是正常的美國人,也被孩子們的青春期文化震得七葷八素。女兒的校長,每次訓話的主題大致都是不要當酷小孩,要愛學習,跟中國校長的苦口婆心不分伯仲。學校有嚴格的服裝要求,學術要求,甚至不允許成立美國最流行的啦啦隊,但“酷”還是所有學生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讓人鬧不清他們只是喜歡cool這個詞的發(fā)音還是真的有讓他們?yōu)橹徽竦臇|西。
孩子們當然知道,學校里最酷的男生,往往最終只當了卡車司機;而最酷的女生,往往也不過上個社區(qū)大學;倒是象棋俱樂部的nerd們,變成比爾蓋茨或者扎克伯格,但現(xiàn)階段孩子們被這種扮酷文化裹挾的壓力無比巨大。美國青少年中特有的peer pressure,即同儕壓力,會毫不留情地給那些融入不順或不愿融入者一律釘上恥辱的標簽。原來,在最強調(diào)個性自由的美國,很多人會在中學度過一段由酷文化一統(tǒng)天下,反而并不鼓勵個性發(fā)展的校園生活。
扮酷大概是拜青春期荷爾蒙的過度分泌所賜。未成年的孩子們尚未獲得真正的權(quán)利,但美國文化中強烈的獨立和個性意識,包括消費主義的泛濫,又驅(qū)使他們在由成人規(guī)劃好的世界里迂回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孩子們以成年人截然不同的價值觀,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社交天地,在其間互相評價判、互相競爭,建立各自的“江湖地位”,用微妙的標準,殘忍地把自己小世界里的人分出了高低貴賤,最高貴的當然就是所謂酷小孩。那些認為電視劇Gossip Girl不過是夸張肥皂劇的人,來美國,看看,就知道,劇中的情節(jié)真寫實——因為人種的關系,白人小女孩十四五歲已經(jīng)發(fā)育得非常好,前挺后撅,嬌嫩鮮艷,幾乎是她們一生中最美麗的階段。但在我看來,她們太看重這個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