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劉翔/文 這個故事不復雜,甚至可以用很簡單來形容,它成本小、試驗性強,正如侯孝賢言語中的“新電影”一樣,“它是構(gòu)筑在成長經(jīng)驗和Local(本土化)上的,它是屬于藝術(shù)電影。” 正如片中的姐姐(桂綸鎂飾)剛盤下咖啡店時,談到了這片屋檐下便是她獨享的自由。
電影的整體色調(diào)是清晰、干凈而且小資的,由色及味,不覺處總能尋查到一絲陽光味和一縷咖啡香。由于整部電影的場景多固定在幾十平米的咖啡館里,所以影調(diào)也比較固定,溫暖柔和的場景,讓觀影者也多了一分慵懶和愜意。也正是選擇了這樣的拍攝場地,也使這部“文藝片”有了可尋的證據(jù)。
除咖啡館外的場景,也體現(xiàn)著本土化的精神。午后的臺北街頭、燈火闌珊的立交橋上,以及島上的盤山公路。隨處的枝枝蔓蔓都能觸碰到臺北生活的細節(jié),像鄰居一般的近。原生態(tài)的呈現(xiàn),就像“以物易物”一樣的簡單和純粹,無須涉及到任何利益,單憑對生活的執(zhí)著和選擇。
臺灣和大陸的堅冰雖已消融許久,但能真正踏上寶島的旅人,依然少之又少。一些臺灣的本土電影也在努力打破這種文化上的隔閡,這些電影凸顯導演的風格,尊重臺灣的歷史,并在國際影壇得到了不錯的成績。這得益于一些人,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當然還有蜚聲國際的李安等人。他們在文藝與商業(yè)之間尋找平衡點,而這部影片便又是一個成功的探路者。
再說說片中的配樂,不急不慢的鋼琴聲配以雷光夏噪音民謠般的回旋,讓那份飛旋在城市上空的“自由”更近了一些。它們不僅契合了影片的需要,更是可以獨立拿出的優(yōu)秀唱片。很多人沒聽過雷光夏,她是一位已過不惑之年的女音樂人,供職于臺北愛樂電臺,因為她一直比較小眾,所以也被人戲稱“臺灣非職業(yè)歌手”。正是她的加盟,讓這部電影有了跳出平面的理由。
這是一部以城市為背景的片。就像卡爾維諾所著的《看不見的城市》,在一個個平庸的城市中,用光影撲捉細節(jié)和屬于某個城市的個性,無論是索夫洛尼亞、歐菲米亞,還是貝萊尼切。每座城市都是個人的棲身之所,作為漂浮物的分子,我們不能全面地看清城市的面容,相反,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呈現(xiàn),卻能讓外界和內(nèi)里更加了解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
臺灣電影是開放的、包容的,正如全片也貫穿有3個開放式的問題,你可以選擇A或B,當然也可以選擇屬于自己生活軌跡的C。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賠錢?還是選擇海芋?”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把學費拿來念書?還是環(huán)游世界?”
“在你心里,最有價值的事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