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他微笑以對,一如過去7年中的每一次。
不過,這次是送別。
8月24日,“超期服役”了8個月的國務院國有資產(chǎn)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榮融正式卸任。當日下午三點,在國務院國有資產(chǎn)管理委員會綜合樓三樓會議室,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建華宣布了這一消息,同時宣布原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接任國資委主任。
66歲的李榮融依然清晰記得,同樣是在這個會議室,同樣是24日——2003年3月24日,中央任命他為國資委掌門人。彼時國資委剛剛成立。
“這一干就是7年5個月了。”掌聲停歇,李榮融有些感慨。他選擇用“忠臣”二字來評價自己。
過去7年,原有的196家央企,通過各種方式兼并重組至123家,國有資產(chǎn)總額從3萬億元上升到20萬億元,央企利潤翻了5倍。與此同時,央企負責人薪酬過高、紅利上繳比例過低等諸多爭議常常將李榮融與國資委推向輿論最中心。
而有關“國進民退”的爭議更是一直與李榮融如影隨形。
在其2003年上任時,“國企民營化”爭議乍起,時至卸任,“國進民退”已成為眾多學者的研究課題。
國資情結
長達七年的任職期讓李榮融成為2003年以來部長級官員中任職最久的人之一。
“我評價自己是個忠臣,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自己。為黨、為國家,為自己,無怨無悔。”李榮融有些動情地說。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說這話來自于他一貫以來的濃厚國資情結。
多名現(xiàn)任央企負責人回憶說,李榮融在大會小會上經(jīng)常說一句話:“央企要牢記你承擔的任務,這個國家要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要靠央企扛起來。”
對李榮融來說,這是一種信仰。所以看到一篇 《央企為什么這么“紅”》的評論,他會覺得“想不明白”——“為什么國企搞不好的時候你們罵我,現(xiàn)在我們國企搞好了你們還是罵呢?”
1968年,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系電化學工學專業(yè)畢業(yè)的李榮融來到無錫油泵油嘴廠做了一名車間工人,16年后年成為了該廠第一位“民選廠長”——他領導的企業(yè)也是當?shù)氐谝患覍嵭袕S長負責制的。李榮融后來的行事風格,從那時候就已見端倪。
“從他說話就能聽出來,幾乎沒有套話,上來都是干貨,立場、觀點鮮明,聽完不會讓你還得琢磨他的意思,只要你不是特別傻,特別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放生說,他曾經(jīng)在國資委的大院內任職數(shù)年。“我們有事情請示他,說這事兒怎么辦,他都是清晰明確的告訴你他的態(tài)度,是個非常有個性的領導。”
李榮融那種南方男人的細膩也給周放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他的著裝就可以看的出,不是說很考究,但是一看就是一個干凈利索的打扮。”
李榮融的南方生活持續(xù)到1992年。那年的6月1日,他騎著一輛破舊的,纏滿了膠帶的自行車,開始了他的北京生活。從國務院生產(chǎn)辦公室到國家經(jīng)貿(mào)委,李榮融從事的依然是與國資相關的工作。
2003年,李榮融掌舵剛剛成立的國資委,開始引領196家被喻為“國家隊”的央企。
在他七年國資委主任的任期內,原有的196家央企,通過各種方式兼并重組至123家,國有資產(chǎn)總額從3萬億元上升到20萬億元,央企利潤翻了5倍。
2003年李榮融接任之初,世界500強中央企只有6家,到了今年,這一數(shù)字上升為30家,盡管距離50至80家的目標依然有差距。
李榮融跟溫家寶總理匯報工作時曾經(jīng)這樣說:“現(xiàn)在我不敢說我是最合適的,應該說是成本最低的。所謂成本低就是一沒有給總理添亂,二是因為這一路沒有走太多的彎路,給國家造成損失。”
“今年正好審計,如果我接手的資產(chǎn)少掉了,怎么處理我都行。”李榮融的自信溢于言表。
七年
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部部長王志鋼說:“李榮融找到了一條路子,就是在中國特色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搞好國有企業(yè)的路子。”
李榮融自己曾經(jīng)解釋說,這條路可以分兩方面講,一是從政府角度講,這屆政府把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出資人的職能分開了。也就是說,長期困擾我們的 “國有企業(yè)的出資人是誰”到位了。從管理企業(yè)來說,找到了一套符合市場經(jīng)濟要求的責任落實的途徑,從責任的落實到他們的年薪、獎懲、再到監(jiān)管,都有一套法規(guī)。同時,市場化選聘人才,就是要挑選更能承擔責任的人到該到的崗位上去。
“就像是讓以前混混沌沌的中央企業(yè)突然變聰明了,知道了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找誰對標,該如何彌補自己的短板”。王志鋼說。
李榮融上任之初,曾與經(jīng)濟學家吳敬璉有一次長談,他為吳敬璉勾勒出一幅未來央企乃至國企改革的路線圖,時至今日,了解那次談話的人士評價,他提出的設想,都已付諸實踐。不過,直到李榮融卸任,有一件事仍然還在路上,這就是央企董事會建設。
這是李榮融爭取來的。
“李榮融想推這項工作,但是難處在于國務院曾經(jīng)定過一個規(guī)定,就是國有獨資企業(yè)原則上不建立董事會。后來李榮融跟中央領導同志匯報說,如果要叫我不當婆婆,做好老板,我必須建立董事會”。
最后中央的答復是 “謹慎一點,先做點調研然后再試點。”
2005年,國資委決定在中央企業(yè)進行國有獨資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會試點工作,并選定寶鋼等7戶企業(yè)作為第一批試點。
李榮融當時如此評價:“這是國資委成立以來最大的新聞,意義非同一般。”這后來也演繹成他在國資系統(tǒng)內兩個著名說法,“企業(yè)能不能搞好與所有制沒有關系”;“遵循企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國有企業(yè)一定能搞好”。
上述理念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但是在李榮融的推動下,目前央企董事會試點公司已經(jīng)有32家。不過這距離李榮融的理想顯然還有距離。他曾經(jīng)期望,一旦央企建立了完善的董事會,國資委就能真正的做一個干凈的出資人。而在這之前,國資委有時候不得不當起“婆婆”。
他曾經(jīng)身為企業(yè)負責人,又長期在宏觀調控部門工作,這使得他比一般宏觀官員更敏感。2008年李榮融前所未有地在一年內給央企領導上了三次課,講宏觀形勢,講外部環(huán)境,苦口婆心地告誡中央企業(yè)要準備 “過緊日子”、“準備過冬”,要“現(xiàn)金為王”。
“很少見到榮融主任那么嚴肅,說話語氣那么重。”一位與會央企負責人回憶說。
他的預感是對的。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中國經(jīng)濟增長率也直線下滑。
李榮融敏銳。
2006年,國資委出臺了《中央企業(yè)全面風險管理指引》的文件,提早的風險防范也讓不少中央企業(yè)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逃過一劫。不過很少人知道,這份文件最初的想法來自于一封海外學子的來信。
周放生回憶說,2004年,一位在國外專門從事風險管理研究的博士,回北京探親之際了解到國有企業(yè)對于風險管理的認識、對風險管理防范的措施和美國企業(yè)差距很大,就以個人名義給李榮融寫了一封信,提議國資委要重視企業(yè)風險管理,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未來風險會越來越大,一定要高度重視。
李榮融看到了這封信。
1 | 2 |
- 記住李榮融 2010-08-26
- 國資委新掌門王勇:保持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2010-08-26
- 王勇接棒國資委 2010-08-25
- 記住李榮融 2010-08-24
- 中組部副部長李建華正式宣布王勇接任李榮融 201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