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某國企職員
自從六年前我的工作與大學專業(yè)完全脫節(jié)之后,與我生活相伴的大抵都是些工具書。從《秘書實務(wù)手冊》到《新會計準則解讀》再到《電力工程綜合技術(shù)經(jīng)濟叢書》。當工作蠻不講理地要求我要通曉行政、財務(wù)、電力項目開發(fā)、技術(shù)經(jīng)濟等一系列技能時,我余下的讀書時間則更明顯傾向于那些便于消化的讀本。我不止一次安慰自己,還是待時間充裕時再啃那些引人深思的書籍吧。
非要做個比較的話,我書單上的書大體基調(diào)定位于輕松、愉快。始終清晰地記得我很喜歡的王小波在《紅拂夜奔》開篇說,“對于一些書來說,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對于另一些書來說,有趣是它應(yīng)達到的標準”。我深以為然。當下緊張繁忙的生活里,享受閱讀的樂趣是像我這樣奔波在工作旅途中大多數(shù)人的追求吧。
所以,看到《經(jīng)濟觀察報?書評增刊》最后一頁赫然一行英文:“YOU ARE WHAT YOU READ”,我一下釋然,做一個輕松愉快的人,不正是我追求的終極目標么!
1《隨園食單》圖文版
(清)袁枚著 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 鳳凰出版社 2006年6月第一版
打小看歷史上人物簡介時,我特別愛看人家的生卒年月,然后做個減法算出這位仁兄的壽命。當我算出《隨園食單》的作者袁枚竟然在大清朝享有了83歲的高壽時,我又一次沾沾自喜地覺得這印證了我那個很自我的看法:“會吃的人大多長壽啊!”
我想能夠享受美食的人,必然是對生活質(zhì)量有要求之人。《隨園食單》成書于清代鼎盛時期的乾隆年間,此時物阜民豐,作者身處江浙一帶,故食單中帶有了典型的江南特色,是作者幾十年間美食實踐的產(chǎn)物,對現(xiàn)代人具有很大的參考意義,同時可以提升飲食品味不是一星半點。雖然我想他的食單上的菜品必然不是出自于他手,可作為現(xiàn)代人來講,能吃會做才是好同志啊!
書中開篇沒有羅列一系列的食譜,而是先做了“須知單”和“戒單”。在我看來,“須知單”和“戒單”恰是此書中最能反映作者思想火花之處,其中很多小故事的舉例、比喻、諷刺,比如說到給人夾菜像強奸、某人吃燕窩等等,讀來忍俊不禁,帶給人很多飲食外的啟示。
具體食譜中,作者根據(jù)食材的分類進行了描述,“雜素菜單”中僅豆腐的做法就羅列九種,足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已融入作者生活。語言通俗流暢、簡明易懂,很多做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指導意義,我按其簡單的菜譜即發(fā)揮過數(shù)次,同時進行了自己的改造,也有鍛煉創(chuàng)造力的意義,做出的菜大抵新鮮清淡,也很符合當今飲食養(yǎng)生的概念。
這本書給那些以孔夫子“君子遠庖廚”一說而拒絕進廚房的男同志們上了生動的一課,而秉承“不想做好廚子的媳婦不是好媳婦”一說的女同學們大可將其作為“好煮婦”的入門級讀物。
2《蔡瀾常去食肆160間》
蔡瀾著 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 2009年4月第一版
汗……又一本關(guān)于飲食的書出現(xiàn)在我最近的書架上。
此版是香港皇冠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圖文本,質(zhì)量很好,很沉,列舉了著名食評家蔡瀾先生推薦的香港160家餐館極其招牌菜式。之所以提到這本書,是因為它確實是一本很好的指南和工具書。自從香港開通自由行之來,赴港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飲食也成為游人除購物之外最為關(guān)注的重頭戲。那么,對于追求美食的游客來講,有一個似老鄰居一般的大叔向你熟門熟路的推薦好館子、好菜式,我想沒人能拒絕這一番好意吧。
之所以說它是工具書,則是出于我的個人原因。每年我會接待一撥又一撥的客戶去香港,作為相當重要的一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吃”,往往也是最難辦的環(huán)節(jié)。有了蔡大爺?shù)倪@本手冊,真可謂一本在手吃遍香港,不是本地人的我也可以便捷的、貌似輕車熟路的找到各式風格的館子、點上數(shù)個招牌菜,還能邊吃邊介紹菜的做法、趣聞。比如鏞記的金鑲豆腐,外面焦里面軟,問怎么做的,“將豆腐浸在極咸的鹽水之中,浸個兩小時,再拿出來吸干水,在大油鍋中猛火一炸即取出來”;再比如港島香格里拉夏宮里的脆皮鳳翼,里面填的料是魚翅和蟹肉,不說出來還真就忽略了。雖然眾口難調(diào),大家對食物的接受能力和程度不盡相同,但面對即使是最挑剔的客戶,你也完全有理由有90%以上的信心能讓他滿意。
一個被公認為路癡+無味蕾的同事帶一重要客戶去吃牛腩,竟然從公司東拐西拐的一次成功找到!被客戶贊賞認路能力和對美食把握能力的她大松一口氣說,是我們公司那個好吃(指我)的吃貨帶我去的啊!(汗……)好吧,我承認,我又餓了。
3《中藥方劑學》
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2005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作為一本教材來講,它的嚴謹性無需置疑,并且通俗易懂簡明實用。其中用藥的“君臣使佐”,藥性的“升降浮沉”跟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體會之后感覺妙不可言。但是要非說它有什么具體的指導意義,我也說不上來。就算我倒背如流了它,也不可能像坐在同仁堂藥店里那些長眉白須的老頭兒一樣給人開方抓藥,頂多想到《紅樓夢》里某次王夫人說到的天王養(yǎng)心丹,能反應(yīng)出來那是個什么方子起什么作用,或是告訴我那些脾胃虛寒的北方同事,別沒事老喝王老吉。
時下中醫(yī)養(yǎng)生很是熱門,這教授那專家的都忙著出書開店辦講座,叫賣聲此起彼伏,怪糝得慌,如果你像我一樣純粹就是一個中醫(yī)愛好者,看看這些沒什么賣點的教科書倒是蠻長見識的。
4《安徒生童話精選》
(丹麥)安徒生著 葉君健譯 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0年
葉君健老先生翻譯的安徒生童話是我見過的翻譯的最好的版本(其次是任溶溶的)。這本書里精選了安徒生早中晚時期共31篇。我第一次看《海的女兒》時,開頭的描寫我現(xiàn)在還能背誦:“在海的遠處,水是那么藍,像最美麗的矢車菊花瓣,同時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錨鏈都達不到底”。世界真奇妙,帶著詩歌的韻味,一個上小學的孩子對那個神秘莫測的海底世界展開了了無盡的想象。
我比較固執(zhí)的相信,書店里越來越多的暢銷書是因為想通過寫字——這個人的本能來換銀子花的居多,越讀越浮躁。可葉君健翻譯的安徒生筆下那個奇妙世界,《小意達的花兒》那么溫婉憂傷,《老頭子說話總沒有錯》中的執(zhí)拗讓人覺得好笑卻又帶點溫暖,《柳樹下的夢》那要命的、肯定是寫給成年人看的愛情……作為成年人,翻翻安徒生的童話,還可以感受到安靜和文字里透出的一些孤獨、哀傷,不那么矯情,也不那么浮躁,挺好的。
5《萬歷十五年》
(美)黃仁宇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出版社 相比較吳思的《潛規(guī)則》中說《萬歷十五年》很多東西都沒有說透,比如支配帝國的本質(zhì)規(guī)則等等,在我看來這個“透”恰恰是讀書的人自己要去思考的問題。用王小波評論的話說就是“這個社會雖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實際上是亂糟糟的”,到底怎么個亂糟糟法,要自己去琢磨。感謝黃先生的書給我?guī)砹怂伎嫉臉啡ぃ⑼卣沽宋已由扉喿x。截止到現(xiàn)在,我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歷朝歷代中,我認識的明朝人最多啦。
6 《藝術(shù)》
(美)亨德里克 房龍 著 北京出版社 2004年8月
我看的這一版是北京出版社的,牛皮紙封面,里面的紙是黃色的,貌似讀久了對眼睛也沒有太大傷害,相比較市面上橫飛的房龍的各種版本,北京出版社的這一套明顯的好處是翻譯的還算不錯。(我讀過一些其他的翻譯作品,那種讓人讀了之后舌頭打結(jié),說話禿嚕,兩眼泛白,頭暈?zāi)X脹的閱讀感覺實在糟糕)。
《藝術(shù)》這本書是一個荷蘭裔的美國大胖子站在個人角度上還算客觀的講了些藝術(shù)史的事兒。涵蓋了建筑、雕刻、音樂、小說、繪畫等方面,在“藝術(shù)”這個大題目之下,繁雜而豐富的內(nèi)容并沒有顯得雜亂,作者將其放在歷史背景之中娓娓道來,深入淺出的告你你那些曾經(jīng)在藝術(shù)史上留下過印記的人和事。書里還配有他親筆畫的鋼筆畫插圖,你會在他的講述中發(fā)現(xiàn)很多八卦趣事,讀起來樂趣橫生。確實,就像他自己所說,這不是一本關(guān)于藝術(shù)的教科書,而是一本有趣的普及讀物。
7《天工開物 夢溪筆談》
作為一個downtown girl來說,似乎四谷不分是常態(tài)。我就是一個這樣典型的小青年,據(jù)說還有很多城里長大的孩子們分不清韭菜和麥苗的區(qū)別。因為工作關(guān)系,我時常要跑到有田間地頭的地方,雖然我對農(nóng)作物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但是我仍然對飯桌上最常見的花生、地瓜長在土里的時候是什么樣子非常陌生,甚至很丟人的發(fā)出“原來這就是煙葉啊”的感嘆。
所以,抱著從了解農(nóng)作物開始的態(tài)度我從書店發(fā)現(xiàn)了這本書,我又只能很慚愧的說是個被翻譯和注釋的白話讀本,所以隨手拿起來讀,也不覺得很艱澀。這本小書將《天工開物》和《夢溪筆談》做了詳細的注解,配有插圖,其中囊括了古時關(guān)于種植、機械、天文、地理等各方各面,并能叢中了解到由宋至明的經(jīng)濟、科學、文化的狀況,是一本可讀性非常強的“古人那些事兒”
8《青銅時代》
王小波 花城出版社
有種書是不論你在何時何地翻開任何一頁,都可以津津有味讀下去的那種,初識王小波在高中時代,為他的故事里的各種不著調(diào)不靠譜卻和諧無比的文字感到快樂,而這些年重復(fù)的閱讀又還咀嚼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潤物細無聲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的價值觀。
《青銅時代》里三個故事以唐朝為背景,充滿生命力的文字如同他筆下那今古故事的交錯一樣富有吸引力,有著鮮活的、躍然于紙上的靈性。雖然故事性不是那么的強,那些跟自由、庸俗、無趣、遺忘等有關(guān)的字眼也在看似絮絮叨叨的講述里讓人覺得有點模糊。我實在無法用我很是拙劣的表達來反映出它的好來,他始終在講述荒誕又詭異的故事,穿越了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有趣又飽含深意、充滿自由、純粹又真實的氣息。雖然這些都不足以概括,但卻是我深深為它著迷的原因。
我有個研究說明書的習慣,比如吃藥我都會將藥品說明書仔細從頭看到尾,去中藥鋪抓藥的時候總是按照藥方認識每種藥材的長相,了解,吃到自己肚里的東西,還是要弄個所以然吧。我家小表妹是中醫(yī)藥大學的學生,她的教材——《中醫(yī)方劑學》是我很愛的一本書,如果不是因為它是A4的大開本,我想它肯定是我包包里最常出現(xiàn)的一本讀物。
關(guān)于這本書的熱評異乎尋常的多,豆瓣書評上“擁黃派”和“反黃派”似乎總是無休止的打嘴仗。一本書無所謂好壞,關(guān)鍵在于閱讀者的價值觀和判斷能力。在我看來,黃仁宇先生這本書既擺脫了教科書及史料的乏味,又結(jié)合了論文式的嚴謹與歷史故事的可讀,是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細細品讀的佳作(確實,每次出差我總是不由自主拿這本書上路)。公元1587年,看似平常的一年,然而諸多影響帝國命運的大事已在這一年醞釀。在看似平常的歷史事件背后總是隱藏著更多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