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宋堯/文 在一個貨幣泛濫的市場里,采取限制購買的方式來遏制通脹的方法,猶如同時去按多個浮在水面的葫蘆瓢——總會有幾個永遠顧不過來。
在2010年時,這幾個顧不過來的葫蘆瓢中,顯然包括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chǎn)市場。在京滬等16個城市執(zhí)行嚴厲限購政策之時,他們成為資金流入的“價值洼地”,并在一年的時間里實現(xiàn)了“洼地”的回填。
這些城市持續(xù)增長的房價直接導致了限購令的全面鋪開及1月26日“新國十條”的出臺。一個問題此時可以提出來了,在二三線城市筑起防洪大堤之后,依舊不見退潮的貨幣洪流將流向哪里?而哪個地方,哪個行業(yè)又將成為下一個通脹的熱點?哪個顧不過來的葫蘆瓢將出現(xiàn)在何處?
一時半會,恐怕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但這就足以讓在2010年取得穩(wěn)定房價成績貌似不錯的北京等城市開始擔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國十條”文件中開篇即強調的地方政府穩(wěn)定房價責任此刻便是壓在這些城市政府頭上定時炸彈,沒人愿意坐等它的爆炸。
在未雨綢繆的多項選擇中,有一項看起來是最簡單的——筑更高的堤壩,讓洪水流向壩矮的那一方。在2月26日剛剛出臺的京版“十五條”,似乎正走在這條道路上。
根據(jù)該《通知》,未來持北京暫住證的外來人口家庭在京只能購置一套住房,而且必須持有連續(xù)5年(含)以上在北京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證明。在截至目前已出臺限購令的城市中,可稱得上最為嚴厲。
但在2010年各個城市的房價漲幅排行榜中,北京卻是排不上號的一個,在并無多大壓力的情況主動加碼調控力度,似乎只有類似“軍備競賽”的邏輯可以解釋得通。
引發(fā)的負面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被暫時剝奪去購房權利的北漂一族,此刻只怕更會心灰意冷,一些評論者更是放出北京房價將暴跌的預言。而對于處于調控風口浪尖的二三線城市來說,北京這樣的舉動對他們來說是五味雜陳。樓市投資資金倒流的風險或許減少,在一段時間內,與房地產(chǎn)相關的財政收入所受限購的沖擊或許因此減少,但另一面,如果不緊跟著出臺類似的嚴厲政策,未來房價上漲帶來的問責或許也無法避免。
不過,也許僅有北京等幾座城市有足夠的底氣進行這樣決絕的“限價競賽”,城市的財政收入已到足夠的高度,足以承受房價一定幅度的回調,而城市發(fā)展的重點,用官方的話來說,已經(jīng)到了“緩解人口和環(huán)境資源的基本矛盾”的時候了,帶有濃厚“限外”色彩的限購令,在他們看來或許出臺正當其時。
- 北京房產(chǎn)調控政策未提及征收房產(chǎn)稅 02-17
- 北京樓市限售為誤讀 02-17
- “京十五條”矛頭憑什么對準外地人? 02-17
- 史上最嚴房貸政策出爐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