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報 曾榛/文 前段時間回老家跟兒時朋友聚會,席間聊起近況。一位女生說:“那個家里賣鹵菜的剛娃畢業(yè)就回家看店了。這么多年還是那么個小店鋪,一點提升都沒有……”大家紛紛對剛娃的“不求上進”表示惋惜,因為他曾經(jīng)是家屬院兒頭號帥哥,體育超好,成績也不錯,是女孩們的夢中情人。接替父母營生,十幾年做同樣的小生意,也沒轉行做更體面更來錢的生意,如今在大陸往往會被視作“沒出息”。可這樣“沒出息”的人家在臺灣真是隨處可見。
先不說遠了,就臺北家附近,無論賣燒餅油條、水煎包的早餐店,還是做鹵肉飯、牛肉面的小餐館,甚至街口一家賣檸檬愛玉的飲料攤都動輒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基本都是家族經(jīng)營。先生帶我把這些店挨個嘗了一遍,自豪地向我分享他兒時那些美好的味覺記憶。“你小時候喜歡吃什么?”先生問。我忽然一陣悲涼——我童年鐘愛的美味,名字還記得,味道已難尋。那些老店鋪幾乎都消失了,就算有遷址重開的,老板也不知換了幾茬兒,味道更是天壤之別了。而我自己從小到大也不知搬了多少次家,舊房子全都拆沒了。
自己的回憶找不到了,感受一下別人的也好,走到臺灣各地我都喜歡走街串巷探訪各種老店。給我震撼最大的是臺南那家著名的阿堂咸粥,店堂不大,也沒有俊男靚女服務員,但每天早上五六點就開始排隊,直到上午11點關門前依然生意火爆。“阿堂”賣的是臺南人最愛的虱目魚粥,以及魚肚、魚腸、魚頭等“周邊產(chǎn)品”分類料理,60年來始終味道如一。創(chuàng)始人張春堂一家三代至今都在店里工作,買魚、殺魚、掌勺、傳菜、服務……全是自家人“一條龍”分工合作,從各個細節(jié)共同堅守這個老輩創(chuàng)立的品牌。雖然他們沒搞連鎖,也沒有擴張店鋪,但臺南人說起“阿堂”都充滿敬意與感激,畢竟許多人從當兒子吃到當爺爺,無論離家多遠多久,回到臺南還能嘗到“當初的味道”,這是該多么溫暖的體驗!
其實一碗虱目魚粥里凝聚的不僅是阿堂一家的堅持。與他們合作的漁販,也是家族傳承經(jīng)營,幾十年來一直為他們提供最新鮮優(yōu)質的漁獲。連用來泡粥的油條,幾十年來都是由同一個師傅制作,如今老人已70多歲了,每天還騎著自行車來送油條。令人感慨的是,對于幾代人經(jīng)營同一門生意,他們都覺得很正常,而且一聊起自己的手藝,個個神采飛揚,并且對這樣的傳承倍感自豪。臺南水仙宮市場里,一位老婦一邊麻利地給虱目魚拔刺,一邊指著一位顧客說:“她以前跟媽媽來我這里買魚,現(xiàn)在她都抱著孫子來買魚了,大家鄰里鄰居幾十年感情都很深了,要是做不好,或者忽然不做了,我自己都過意不去……”如果說,幾十年、幾代人守著一門手藝是“沒出息”,那這也是最偉大的“沒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