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拍賣市場亂象
經(jīng)濟觀察報 祁志銳/文 伴隨著藝術(shù)品市場的繁榮,大大小小的拍賣行業(yè)應(yīng)運而生。初期的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基本是健康規(guī)范地發(fā)展著。而近幾年,惟利是圖,知假賣假,雇“托兒”上拍的事情在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時有發(fā)生,大有蔓延之趨勢。
賣家、拍家、買家,各路神仙心知肚明。賣家為抬高其作品的價格,雇“托兒”舉牌,如遇盲目跟牌者,便會破費錢財;如沒有跟牌者,就自己買回。拍家呢,上拍作品對其真?zhèn)蔚蔫b定太過草率,甚至我們懷疑拍家明知是假畫,也會力挺上拍。拍賣公司不能保證其作品的真實性,那誰還敢來買畫呢?名家作品,拍家的利潤空間巨大,所以,不惜拍假鋌而走險。買家呢,只要是名畫,就盲目舉牌,再加上對畫家其一生的繪畫成就即各個時期的繪畫特點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只認名不認畫,買假畫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了。說來也奇怪,有些買家,明知其作品有假,也照舉牌不誤,難道他看不出是贗品嗎?讓人一頭霧水。
其實,對于仿名家的贗品,即使不看原作,只看拍賣畫冊上的印刷品,也能鑒別出作品真?zhèn)沃甙恕?
首先是名家深厚的繪畫功力贗品者所不能及。
以中國畫為例。名家原作是畫出來的,而贗品多半是描摹出來的,這是任何一件贗品所不能達到的。明眼人一看便知。
名家的原作整幅畫面一氣貫通,筆斷氣不斷,筆筆相隨,環(huán)環(huán)相扣,力透紙背,渾然一體。而贗品做盡表面功夫,功力卻非一日練就,贗品描摹者何以能達到原作的水準?
從名家原作的繪畫過程可以看得出,畫家胸有成竹,輕松揮灑,落筆肯定,墨色層次豐富而清晰,且章法嚴謹。而贗品運筆小心謹慎,筆墨層次單一而含混,甚至有支離破碎之感,更無章法可言。
以傅抱石的山水畫為例,“看似一片亂畫,卻融合、提煉了中國傳統(tǒng)山水繪畫中披麻、解索、亂柴、牛毛、鬼面、骷髏、卷云、斧劈、荷葉、折帶等皴法。幾乎沒有一種皴法不被包容吸納進去,而匯集在破筆散鋒的運用之下,創(chuàng)造了有名的“抱石皴”。畫家的作品無論畫幅大小,均氣勢磅礴,一氣呵成。而贗品則亂而無法,盡管貌似,氣韻卻無法貫通,在畫面的整體感上露餡兒是所有贗品的通病。
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只要哪位名家的畫作賣得好,哪位名家的贗品便會出現(xiàn)。仿吳冠中的贗品多次出現(xiàn)在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便是一例。
吳冠中,當代健在的一代繪畫大師,“形式大于內(nèi)容”、“筆墨等于零”的繪畫理論驗證了他的繪畫成就。無論是油畫作品還是水墨丹青,都融合了東西方繪畫美學(xué)之精華。所以,其各類作品近幾年來一直受到國內(nèi)外拍賣市場的追捧。正因為如此,明目張膽地仿吳冠中先生的作品而拍賣的事件屢有發(fā)生,吳老先生是防不勝防。很多因拍賣贗品引發(fā)的訴訟糾紛也由此不斷出現(xiàn)。
當代國畫大師范曾先生,在一次拍賣現(xiàn)場,親眼目睹拍賣他的假畫,無法制止,無奈,憤然拂袖退席。
近日,某拍賣公司拍賣已故現(xiàn)代派大師林風(fēng)眠的作品,畫已拍出,被輿論指責為是贗品,到現(xiàn)在沒有結(jié)果。
徐悲鴻的馬,也成為造假的目標。筆者就看見登在《中國文化報》上的徐悲鴻的原作馬和贗品馬的對照圖,以提示人們?nèi)绾巫R別名人名畫的方法。所以,想收藏徐悲鴻作品的人要小心了。
名家贗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沒有尺寸太大的作品,因為其仿制的難度太大。另外,每一位畫家,在題材方面都有自己的擅長所在,正如齊白石不可能去畫驢,而徐悲鴻不可能去畫蝦一樣,這也是買家應(yīng)該格外警惕的一點。
中國書畫造假雖然有歷史淵源,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有恃無恐,無所顧忌。所以,收藏者必定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了。必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方能立于不被騙之地。投機者另當別論。
中國畫造假甚是猖獗,中國的油畫造假也不示弱。反映中國革命各個歷史時期的油畫作品及各名家的油畫作品,已經(jīng)有了造假的苗頭。所以,對收藏這方面作品的買家來說,也要警惕了。
若到潘家園書畫市場,仿各路名家的作品多了去了。賣畫小老板明確告訴你,這就是仿品,幾十元百元左右一幅便可拿走。而在拍賣現(xiàn)場拍賣的假畫,盡管仿冒的比“潘家園”的高明許多,但是,這種打著名畫家的旗號兜售贗品的行徑,實在令人不齒。
為什么假畫在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屢屢得手,特別是仿已故名畫家的贗品,每每總能上拍,大有越拍越多的趨勢呢?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每一位有成就的名畫家,在他這一生當中,每一個階段的畫風(fēng)是什么樣子,特別是已故畫家一生當中畫了多少作品,基本脈絡(luò)是比較清楚的,更別說美術(shù)史學(xué)家、書畫鑒定家的專門研究了。
金錢的誘惑,利益的驅(qū)動,社會風(fēng)氣的敗壞,滲透到各個領(lǐng)域,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也未能幸免。
誠信,在當下中國,一直是個問題。
藝術(shù)品的收藏和交易,從某種意義講,在中國已變成了一樁投機的生意。
- · 你的錢明年會去哪里? | 2009-11-20
- · 人民幣匯率的藝術(shù) | 2009-11-04
- · 搖滾:戰(zhàn)斗的青春已逝 | 2009-10-30
- · 末代帝王 阿巴多 | 2009-10-27
- · 怎樣的琉森 | 20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