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歌德】
何成洲/文 10月10日,瑞典諾貝爾委員會終身秘書彼得·恩隆德在斯德哥爾摩市宣布201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加拿大女作家艾麗斯·門羅(Alice Munro)。瑞典委員會稱贊她是“當代短篇小說大師……人們?yōu)殚T羅講述的故事喝彩,它們精美、和諧,以清晰和心理現(xiàn)實主義為特點。”此外,還指出她的作品:“描寫日常但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某種頓悟,它們照亮周圍的故事,讓存在問題在雷電的一閃中出現(xiàn)。”
獲獎后,在回答加拿大媒體電話采訪時,82歲的門羅表示對于自己的獲獎“非常驚訝”。她說:“我知道自己是候選人之一,但未曾想到我會贏!”她的出版商道格·吉布森代表她讀了一段話:“我非常震驚,非常感激。特別高興的是,贏得這個獎會讓那么多加拿大人快樂,這將給加拿大文學帶來更多關注。”
門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加拿大籍作家,1976年獲諾獎的索爾·貝婁雖出生于加拿大,但由于年幼時遷居美國而一直被視為美國作家。門羅也是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獲此殊榮的第十三位女作家。據(jù)媒體報道,加拿大首相斯蒂芬·哈珀也在第一時間“代表加拿大人民向艾麗斯·門羅祝賀!”
牧場主的女兒
1931年,艾麗斯·門羅出生于安大略省的一個小鎮(zhèn),原名叫艾麗斯·安·蘭洛。她的父親是一個以飼養(yǎng)狐貍和家禽為業(yè)的牧場主,母親是一名學校教師。艾麗斯十幾歲時開始寫作,1949年進入西安大略大學主修英語,在校期間做過餐廳服務員、煙草采摘工和圖書館員。1950年在西安大略大學就讀期間發(fā)表了第一篇作品《影子的維度》。1951年,她離開大學與詹姆斯·門羅結婚,移居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哥華。1972年,艾麗斯·門羅與詹姆斯·門羅離婚,艾麗斯回到安大略,成為西安大略大學的住校作家。1968年,艾麗斯·門羅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集《快樂影子之舞》獲得高度贊譽。1976年,艾麗斯與地理學家格拉戈·弗萊姆林結婚,隨后搬去安大略省克林頓鎮(zhèn)外的一個農(nóng)場,后來又從農(nóng)場搬到克林頓鎮(zhèn),一直住到今天。1980年,她同時擔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與昆士蘭大學兩所大學的住校作家。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門羅每隔四年就出版一部短篇小說集,人們對她贊譽倍加,而她也不斷地在加拿大和國際上獲得各種獎項。
2002年,門羅的女兒賽拉出版了兒童時代的回憶錄:《母親與女兒的生活:在艾麗斯·門羅陪伴下長大》。艾麗斯·門羅的作品經(jīng)常發(fā)表于各類刊物,如《紐約客》、《大西洋月刊》、《巴黎評論》等。在為推廣她2006年出版的小說集《洛克堡的風景》而做的一次訪談中,門羅提到以后也許不會再發(fā)表新的小說集,但她后來還是有新作品問世。她的小說《越山而來的熊》改編后搬上銀幕,片名為《遠離她》,由加拿大年輕的女導演薩拉·波莉執(zhí)導。影片于2006年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成功首映,曾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
2012年,在出版最新小說集《親愛的生活》后,門羅宣布封筆。她對加拿大《國家郵報》的記者說:“也許,當你到了我的年紀,你不會希望自己孤獨,不要像一個作家那樣。”門羅很少接觸媒體,不愿意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美國文學評論家大衛(wèi)·霍梅爾曾經(jīng)這么評價她:“她絕不是一名社會活動家,事實上她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她甚至拒絕參加她的圖書推廣活動。”
“我其他方面一無所長”
門羅創(chuàng)作了10多部短篇小說集,多次獲得文學類獎項。1968年,艾麗斯·門羅出版第一部小說集《快樂影子之舞》贏得當年的加拿大總督獎——加拿大的最高文學獎項。1978年,艾麗斯·門羅的小說集《你認為你是誰?》出版,這也是一組相互關聯(lián)的故事,它在美國出版時采用的標題是《乞丐女孩:弗羅與羅斯的故事》。這本書為她贏得了第二次總督獎。之后,她還于1986年憑借其作品《愛的進程》第三次獲得加拿大總督獎。
1998年和2004年,《一個善良女人的愛》和《逃離》分別獲得加拿大吉勒文學獎。作為她的代表作,《逃離》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出版后立刻如潮好評,并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圖書。2009年5月,由于作品一貫的極高水準和在全球的巨大影響,門羅毫無爭議地榮獲第三屆布克國際文學獎。此前,她曾在2007年獲得第一屆布克國際文學獎的提名。2013年她的作品《親愛的生活》獲得安大略延齡草圖書獎。
面對諸多殊榮,門羅一貫淡然處之。她一次在訪談中說:“我想我在寫作方面取得一點成績的原因可能是在于我其他方面一無所長。”
“加拿大的契訶夫”
艾麗斯·門羅總被一些批評家稱為“加拿大的契訶夫”,因為她的作品總描寫小人物的生活和感受。小說家安妮·恩萊特說:“她的人物就像現(xiàn)實中的你一樣,或者是更強烈、更敏感的你——他們思考生活、實現(xiàn)愿望、繼續(xù)前進的方方面面。”作家、詩人卡爾莫·陶愛彬把她的一部小說描述為:“透徹,透徹(酣暢淋漓,一針見血),然而卻是用最普通的語句寫成,用契訶夫式的精心慢慢建構出來的。”對于門羅在短篇小說上的成就,布克國際獎評委的評價如是說:“作為一位短篇小說作家,艾麗斯·門羅賦予了她筆下的每一個故事以深度、智慧和準確性,就像絕大多數(shù)長篇小說作家一生中在他們的作品中展現(xiàn)的那樣。每一次讀艾麗斯·門羅,你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fā)現(xiàn)。”
門羅的獲獎也很快在英美作家和批評家中引起反響。英國作家A.S.拜厄特在獲知消息后第一時間說:“這一次諾貝爾獎的公布是我一生中最感到欣喜的一件事。她(艾麗斯·門羅)對于短篇小說的形式和它的未來所作出的貢獻超過其他任何一位我了解的作家。”BBC藝術編輯威爾·龔佩茲說,“從一開始,門羅就處在游戲的峰頂……很少作家能與她匹敵,她到達了人文情懷的核心境界。”美國小說家洛麗·摩爾把門羅的獲獎看作是全世界短篇小說家的勝利。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已經(jīng)蜚聲國際文壇的加拿大女作家,她在《衛(wèi)報》上發(fā)表文章稱門羅通往諾貝爾獎的文學之路其實“不容易”。她一開始被當作有文學愛好的“家庭主婦”,她的作品因為描寫瑣碎的家庭生活而被認為“無聊”。阿特伍德認為“對于完美的追求是她創(chuàng)作的動力”。盡管門羅之前已經(jīng)在北美和英國有了不小的名氣,但是阿特伍德在文章上說“諾貝爾獎的獲得不僅給女性作家和加拿大文學,而且給短篇小說這一門羅自己選擇的、如今經(jīng)常被輕視的文學樣式帶來國際性的關注。”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門羅,《倫敦書評》的資深編輯克里斯蒂安·婁壬森就抨擊了《親愛的生活》:“連續(xù)閱讀10篇她的作品并不能引起我對她的贊美熱情,反而會使我精神麻木。”他不喜歡她作品中一些素材的重復使用,他對《衛(wèi)報》說:“微不足道的通奸,不論是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還是憑空杜撰的,手足間的對抗,間或把兩者混搭在一起,癡呆或癌癥的慢慢侵襲。”文學解讀中出現(xiàn)一點爭議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沒有一點分歧反倒是不正常了。
女性和生活的不同“維度”
門羅以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見長,她的故事平白易懂,善于運用平易感人的故事來探尋復雜的人生。門羅的小說通常以安大略省的家鄉(xiāng)為背景,描寫小鎮(zhèn)上平民的愛情、家庭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她的小說語言樸實,描寫細膩,情感真摯,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美國女作家、普利策獎得主簡·斯邁利曾這樣稱贊門羅的作品“既精妙又準確,幾近完美”。
作為女性作家,門羅在作品中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但是她的作品時常超越女權主義狹隘的立場,呈現(xiàn)女性復雜多彩的生活狀態(tài)。2009年出版的《太多快樂》中著墨最多的依舊是女人,她們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仍是她最感興趣的話題。其中開篇的短篇小說《維度》描寫多莉與丈夫勞埃德的情感糾葛。因為懷疑妻子多莉在背后說自己的壞話,勞埃德居然親手殺死了三個孩子。在探望勞埃德的過程中,多莉發(fā)現(xiàn)自己在心理上仍舊依賴著丈夫。她缺乏主見,事事都聽從勞埃德的安排。即使是在勞埃德被關押之后,他通過給她寫信讓她相信他的所作所為是有道理的。作品揭示了女性復雜心理的不同維度。
像很多作家一樣,門羅的作品中也利用了個人和家庭生活的素材。2006年出版的《洛克堡的風景》是一部帶有自傳特征的短篇小說集,其中包含對作家的家族歷史的追溯。門羅曾經(jīng)在訪談中解釋過自己為何對家族史如此耿耿于懷:“在我人到中年,父親去世的那段日子里,我開始有了這種感覺,我想許多人都有,那就是中年似乎是尋根的年齡。”門羅的祖上來自蘇格蘭,她曾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尋訪,發(fā)現(xiàn)了有關祖先們的大量信息。她找到了其中一位直系祖先威廉·蘭洛的墓碑,這位出生于17世紀末期的先輩在當?shù)厥莻€傳奇人物。她還發(fā)現(xiàn),蘇格蘭著名詩人和小說家詹姆斯·霍格居然是她家族的一員,霍格本人曾在《布萊克伍德雜志》上介紹了自己家族的情況。有趣的是蘭洛家族幾乎每一代都有人從事寫作,把周圍發(fā)生的事情寫下來,這些對門羅收集家族歷史的素材提供了很多幫助。
上世紀80年代,門羅曾訪問過中國。她的作品翻譯成中文的不多見。由國內(nèi)女作家張悅然主編的文學雜志《鯉》曾發(fā)表過一篇她的作品《布克蘭達旅館》。目前《逃離》已經(jīng)譯成中文,全書由8個短篇小說組成,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李文俊翻譯。
去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國內(nèi)外學者們關于文學與政治的話題在媒體上爭論不休。門羅被認為是“沒有明顯的政治性”,因而在不少人看來并不是獲獎的熱門人選。諾貝爾文學獎也許因為它的出其不意而具有永不消褪的魅力。
(作者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