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臺資牛排店的上海路線圖
英美惠從1998年開始跑大陸市場,希望將臺灣王品集團的牛排和西式餐點落戶大陸。
2002年,她拜訪上海一位經營西餐的前輩,聽說大陸客人已不再要求用筷子吃牛排了,英美惠覺得時機到了。王品集團決定以臺商最多的上海為試點。
剛來上海時,英美惠四處尋找食材。她找到美國牛肉協(xié)會等供應商,但沒有一個供應商愿意供貨。
“他們覺得一家只做牛排的餐廳不可能在大陸活下去。”英美惠說。當時牛排館多依附于五星級餐廳,一些西式餐廳的經營狀況都很糟糕。
2003年7月,王品集團在上海仙霞路開了第一家店。幸運的是,3個月的時間里經營狀況就進入正軌。到2009年,王品集團僅牛排店在上海已有12家,大陸共有30家。
英美惠觀察到,2003年時臺塑牛排店里約98%的客人都是生活在上海的臺商。到了2005年,80%是上海本地的客人,而現(xiàn)在,這個數(shù)量達到了90%。
此外,2003年來臺塑牛排店用餐的多以商務宴請為主,現(xiàn)在則多是朋友小聚、家庭聚餐。消費的年齡層從35歲至45歲,降低到25歲至40歲。
“這個數(shù)字,反映了上海本地人接受西式飲食文化的程度,同時,也反映了上海年輕人西化的程度。”英美惠說。最初,他們?yōu)榱擞袭數(shù)厝说目诟校E哦嗉逯寥旎蚱叻质欤F(xiàn)在很多客人偏好五分熟,甚至能接受三分熟的牛排。
“我們的裝修風格也從最早的強調法式奢華風格,走向英式內斂風格。”英美惠說。她認為這幾年上海已經過了“顯富”的階段,更注重內斂的文化品位。“從這些用餐細節(jié)的變化可以看到,上海的飲食文化已經隨著城市國際化變得越來越開放。”
英美惠覺得要在上海把店開好非常難,因為上海的傳播力太迅速。“我的經驗是,一家餐廳如果在上海活得下來,那在大陸別的城市也一定活得下來。”
英美惠說,相對而言上海人更能接受新鮮事物。比如,在上海開店,大約不到半個月就會客滿,但三個月過后是否還會客滿,就要看餐廳的本事了。而在北京,則要先熬半年,半年之后,大家覺得這家餐廳還行,生意才會逐漸好起來。
1 | 2 |
- 中國電信進入100M帶寬時代 2010-06-08
- 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取消出席上海世博會 2010-06-08
- 上海世博會部分國家館關閉綠色通道 2010-06-04
- 世博會首月成績單:累計逾800萬人次參觀 2010-06-02
- 世博餐飲主喜憂錄 201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