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邦彥/文 李國修的名氣在內地不算大。人們知道他,要么是因為臺灣綜藝節(jié)目《康熙來了》,或是偶像劇《流星花園》里“杉菜媽”現實生活中的丈夫。就連他自己在傳記《人生鳥鳥》里都寫到,“介紹李國修,大家的印象好像不太深刻,那我這樣介紹——我是王月的老公。”
他的戲劇人生從30歲開始。1986年,而立之年的李國修在臺灣創(chuàng)立屏風表演班,磕磕絆絆經營25年,今天與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吳興國的傳奇劇場齊名。他創(chuàng)作的劇目超過30部,是現今創(chuàng)作力最旺盛的臺灣劇壇人物,又身兼劇作家、導演、演員和屏風“掌柜”的職責。在這之前,他是電視諧星——小丑、阿嬸、老伯、妓女的扮演者。1984年,他和賴聲川、李立群合演《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第一次打響名聲。
“喜劇充滿想像力”
這次李國修帶了《三人行不行》來內地。這部創(chuàng)作于1987年的老戲,采用的是屏風表演班慣用的“小劇場+情景喜劇”模式。“《三人行不行》沒有故事,由五個片段串聯,呈現的是從清晨到凌晨的臺北一天,城市人慌亂與疏離的人際關系。”李國修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因為沒有完整的主線,所以意在呈現喜劇的趣味性和喜劇的想像力。”
這部喜劇的原始構想,來自傳統的三口相聲,由3位演員扮演劇中全部30個角色,平均不到3秒鐘就要快速轉換一個角色,三位演員節(jié)奏、語言和肢體互異,一氣呵成,看似混亂且無厘頭的劇情,有十足的爆笑場景。“開場十秒鐘,觀眾就會笑。”李國修這么推銷他的戲。
《三人行不行》曾是屏風表演班的“活命”之作。有媒體報道,當年屏風開戲,觀眾并不買實驗戲劇的賬,李國修就像“舊時茶館食肆的掌柜一樣,站在劇場門口迎送往來”。1989年,李國修在廣州拜馬季為師,正正經經做起了學生,開始學習相聲的鋪墊、轉乘、捧逗等種種技巧。“從那時起,我深得其味,”李國修說,“自1984年與賴聲川、李立群演出合作開始,我才發(fā)現許多語言的幽默都來自于相聲,相聲的原理完全可以應用到戲劇里面。《三人行不行》的劇本原本就考慮三個人說相聲,不過擔心形式過于傳統,所以用相聲的形式、小品的內容來展現。”
“主流是一個包袱”
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臺灣戲劇沖破瓶頸的發(fā)展階段,現代戲劇從小眾走向大眾。《三人行不行》之后,1988年借臺灣開放大陸探親政策,李國修創(chuàng)作《西出陽關》。直到6年之后,這部戲被臺灣《中國時報》稱為“最接近卓別林的高度”,終獲外界贊譽。當時,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皆為臺灣戲劇的優(yōu)秀代表。
“臺灣現代戲劇的發(fā)展,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沒有主流。”李國修說,“以前,寫實主義在臺灣走了十幾年,非常小眾,也逐漸失去了追隨者,之后“西潮”(西方的潮流)進入,臺灣戲劇就仿佛一塊海綿,開始吸收各種理論和劇場演繹,每個人都開始摸索自己的風格和道路,這才有了百花齊放。沒有主流就意味著沒有包袱,很多時候,主流就是一個包袱。”
“得益于這些年臺灣的民主發(fā)展,我們的劇本不需經過審查,愛怎么寫怎么寫,百無禁忌。”李國修說,“這次《三人行不行》來內地,全部起用內地演員,反觀排練效果,差別就在于關于喜劇的理解上。大陸演員比較講技巧,臺灣演員比較強調角色的自然和生命力。內地的演員不太懂得喜劇要‘悠著來”,而把節(jié)奏走的太快。”
“我為一部好戲總結了四個精神”,李國修饒有興致地補充說,“一是對于人心現象的呈現及反省,二是對于人性的批判或贊揚,三為對于人性的挖掘及程度,第四就是技巧與形式的講究。”
“看戲修心,演戲修行”
7月17日的麻雀瓦舍小劇場擠滿了人,戲劇界人士、年輕學生和白領都來為李國修的講座捧場。在演講中,李國修說了八個字,“看戲修心,演戲修行”。事后,他這么解釋其中涵義,“看好戲,修補心理的匱乏、恐懼與不安和缺憾,表演者本身也不斷地透過作品來修正自己的行為與思想,這是我和屏風表演班的理念。”
“拓寬內地市場,在一個緣分的‘緣’,”李國修坦言,“商業(yè)劇場是我的夢想。百老匯一場歌舞劇20年永不落幕,而過去20年臺北沒有蓋一個新的劇場。但是,在屏風這二十幾年,我寫劇本、做編導、排戲、管理劇團運營、行政行銷,倒是成了一個一把抓的多面手。我的生活,理性與感性交織著,分不清。”
祖籍山東、生于臺北的李國修長在嘈雜的底層生活之中,父親是臺灣島內唯一會做京劇戲鞋的師傅,母親因精神疾病在他18歲時離世,兄弟則在幫派中打鬧挑事。“對于人情的體察就來自于我的生活,我經常問自己認識多少人,有多少深交的朋友。”少年時,李國修在西門町看老兵的凄涼晚景,或鉆到家門口的劇場后臺,看卸了裝的伶人戲子話家常,“一個好的戲劇顯然不能脫離于生活,臺灣不大,我到不同的地方、交不同的朋友,在交往過程中感受人生百態(tài)。但除了臺灣,我從沒在其他地方生活過,最多是觀光客而已,甚至從未想過到別處去生活一兩年。”
鏈接
屏風表演班
李國修在1986年10月創(chuàng)立屏風表演班,堅持原創(chuàng)劇作和“Local is Global”概念,歷年共發(fā)表40回原創(chuàng)作品,多為實驗小劇場的常態(tài)性演出,演出內容多為臺灣的人事景物情。代表作品有《三人行不行》、《京戲啟示錄》和《沙姆雷特》等。目前,屏風完成超過1532場次的演出,觀眾人次累積逾130萬人次。
李國修的生活經
1、流眼淚運動
李國修的情感濃度高、特別愛哭,他曾倡導“流眼淚運動”,倡導大家保持流淚的天性,讓自己的心靈始終天真、質樸。“現代教育里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我們只會壓抑自己的情緒。要離開抑郁癥,唯一的辦法就是‘舒壓’,疏解壓力、釋放壓力。生理舒壓是做運動,心理舒壓就要看戲。看一部喜劇,你會在笑聲中得到滿足,看一部悲劇,你認同角色、同情角色,便會掉下眼淚,甚至淚崩。”李國修說,“所以,男兒有淚要重重的彈。”
2、愛老婆標兵
“戲劇是我的生命,王月是我的全部。我的人生除了戲劇,就是老婆。”李國修直言。在微博上,這對育有一兒一女的老夫妻經常毫不避諱地“純情對話”。他并不介意“老婆迷”的取笑,并在自己的傳記里深情地寫道,我與王月的愛情“就好像我過去的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當中的臺詞,“追求的本身就是一種收獲,付出的意義就是一項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