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楊陽 劉釗 孫威威 從團購網站誕生以來就作為殺手锏使用的低價策略很快被市場所接受。《經濟觀察報》公司部記者楊陽認為,低價策略這一團購的殺手锏終將成為抑制團購網站發(fā)展的瓶頸。
主持人:團購的形式決定了他的受眾以價格敏感的人群居多。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對團購網站的長久發(fā)展造成影響。
楊陽:團購的消費者最初都是沖著低價來的,這就注定了團購網站最初的用戶只注重價格。當團購價格高的時候,他們就不買了,這樣就會影響團購網站的生意。團購網站就會為了低價而影響到上游的商家。商家其實只想做推廣,而且商家將團購的費用當作廣告費。這種費用不會太多。
如果團購的價格壓的太低,商家就會對團購數量的上限做限制。商家認為這樣并不劃算。有些商家并不認為團購是一種廣告收入,這樣商家就會認為他們虧的太多。
所以,過低的價格,第一,誤導了消費者;第二,過早的傷害了商家。
主持人:商家作為團購網站的上游,對團購網站如何看待?
楊陽:不會有商家將團購網站作為自己正常的銷售渠道,因為團購網站虧的太多,削減利潤的幅度太大。所以,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團購還是一種市場營銷的方式。
這種營銷的方式,本應該是把顧客吸引來,用優(yōu)質的服務把顧客留住。把團購的消費者轉化為正常商品、服務的消費者,這里面存在著一種轉化。
但是在中國并不是這樣的。在中國的團購市場上,顧客來這里的目的就是為了占便宜。
主持人:這也就使得商家對團購這種營銷方式的嘗試僅僅是淺嘗輒止。不會更大規(guī)模、更深入的與團購網站開展合作。
楊陽:當商家認為很多團購的消費者,沒有被轉化成為正常消費群體的時候,商家對團購就沒有興趣了。
另外,很多商家明明知道團購是一種推廣方式。但是團購推廣的效果沒有達到商家的心理預期。有些電商喜歡用很高折扣的券吸引顧客,但是,在團購上這些券都沒有賣到商家希望的水平。也就是說,當團購的銷售能力受到制約的時候,對商家也是一種打擊。商家會認為這個渠道的作用不大。
主持人:不同類型的商家對團購的偏好程度是不是也有差異?
楊陽:這種差異是存在的。在最初,中國的團購網站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優(yōu)質的商家是不需要團購的。當他的產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商家不需要通過團購來推廣。
所以團購能找到的商家,第一類是產品有剩余的,服務不是很好的商家,本身這種商家就是有一定問題的。還有一種商家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一個商家閑暇的服務能力,比如夜間場的電影、下午三點鐘的餐飲,服務質量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這段時間的人比較少,商家為了促銷,也愿意做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