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時空/文 文博時空 作者 劉暢 “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吃,秋白露”。白露過后,天氣轉涼,初秋轉向深秋。茶樹經(jīng)過兩季的采收散發(fā)出獨特的甘醇味道。所謂“春水秋香”,入秋之茶韻味十足,香氣怡人。
這個秋天,從 9 月 2 日至 11 月 30 日,共計 90 天的故宮“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匯集國內外 30 家考古文博機構的代表性藏品,展出 555 件(組)與茶相關的文物,是近年來主題范圍最大、囊括歷史最長的茶文化展,可以看到古畫中真實的茶具、茶葉。策展人表示,故宮為這個展覽準備了十年之久。
展覽從一片葉子開始,講述中國六千年茶文化,對茶葉、茶器、茶藝、茶道、茶人以及茶之輔等進行全方位介紹,從各種角度呈現(xiàn)了博大精深、悠遠綿長的茶文化。經(jīng)緯天地謂之文,使人趨同謂之化;茶出于中國而走向世界。觀茶文化,即是在“三維”上欣賞立體茶世界:在物之維觀茶文化之寄托,在道之維觀茶文化之內涵,在空間之維觀茶文化之傳播。
展廳入口
本次茶文化展,以點成線,由線成面,但同時面中又多條線索交錯穿插,展覽敘述頗有起伏之感,在歷史邏輯與備茶方法交織的思路中,與故宮建筑協(xié)調配合,給予觀眾更自由的思考空間。展覽中引入了多種媒體技術,包括視頻交互等為觀眾解答疑惑;同時還提供了沉浸體驗的飲茶區(qū),更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茶的文化。
物之維:林間生長,水中綻放
外在的物之維最能直觀地體現(xiàn)茶逐漸厚重的生命價值。遇見中國人之前,茶在這片土地上以自己最自由的方式,在北溫帶的溫暖氣候中恣意生長了千萬年,并與生機盎然的原始森林交錯在一起。隨后,新生的農耕文明為古茶樹賦予了“藥”的意義,而到了西漢時期,不少文獻已能佐證茶由藥用衍變?yōu)槿粘5娘嬈?/strong>。此外,茶又衍變出了例如祭祀、食用之類的次生用途,為濃厚的茶文化增添了不少多姿的風采。
人工種植茶樹根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陶盉
這是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人工種植茶樹根,通過對樹根所在地層年代的碳 14 測定和同時期出土陶盉(與茶相關的水器)的形態(tài)特征確定:早在約?6000 年前,中國人就已經(jīng)開始人工種植茶樹。
1、發(fā)乎神農,飲于漢朝
山東省嘉樣縣武梁祠畫像石上的神農氏(拓片)
早期文獻將茶寫作荼:《神農本草經(jīng)》里說:“荼,苦菜,列菜部”。神農是仰韶文化時代母系氏族公社(大約距今六七千年)的帝王之一,是部落首領,教民種植,為民造福,被稱為“天神”。唐代陸羽《茶經(jīng)》稱“茶之飲,發(fā)乎神農”。“中國人在新石器時代已經(jīng)認識并利用茶”這一說法已經(jīng)得到證實。
醫(yī)藥古籍對茶功用的描述主要包括益思、輕身(羽化)。如華佗《食論》:“荼久食,益意思”;壺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而進入漢朝,在陜西省漢景帝陽陵外藏坑中出土的鮮嫩芽茶茶葉遺存(距今約 2100 年),表明那時茶葉就已進入宮廷飲食。
戰(zhàn)國時期經(jīng)過煮或泡的茶葉遺存
陜西藍田的北宋時期銅渣斗
2、興于大唐,盛于宋朝
成為國人日常必不可少的飲品,是茶從“存在”到“存續(xù)”經(jīng)歷的重要一步。由于中國人對茶色、形、味的永無止盡的追求,中國備茶方法歷經(jīng)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生了幾度變化。唐代以來“備茶方法愈發(fā)便捷”,飲茶逐漸演變超越生活的藝術體驗,這也就是茶藝的起源。茶飲的器具體系更是與昂貴、精巧的瓷器結合,通過外物之美映襯品茗之佳。
陸羽在《茶經(jīng)》中詳細級述了唐朝煎茶的器具、流程、擇水、用火和飲茶環(huán)境,“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tǒng)籠貯之,遠近傾慕。”如此完備的體系往往只有世家貴族或文人墨客才具備,尋常人家一般則使用五步煎茶法。
煎茶法(點擊查看大圖)
白釉茶具組合
這套 2022 年出土于山西長治屈家莊村唐墓的白釉茶具組合。囊括了茶碾、茶爐與茶釜(該器物的茶釜與風爐連為一體)及茶盞托,器物十分精美,組合完整,是唐代茶室的最新考古成果之一。反映了基礎的煎茶法:先用茶碾碾茶餅(左一),風爐內放置炭火,茶釜中依次放入適量的水、鹽、茶粉(左二),最后將茶湯添入茶碗以盞托飲茶。
白釉渣斗(用于盛載茶渣)
《茶具圖贊》(明萬歷刻本)
從圖中可以看出,《茶具圖贊》共列出12種茶具,有趣的是,作者審安老人給每個茶具不僅根據(jù)他們的材質或用途起了姓氏,還給他們封了官職,比如葫蘆形“胡員外”用來量水,石頭做的茶碾轉來轉去叫“石轉運”,注水用的壺叫“湯提點”。“湯”為熱水,“提”為提起,“點”則是點茶之“點”,連起來即是“提水點茶”之意;而“提點”又為宋代官職,含“提舉點檢”之意。
玉川煎茶圖頁
這幅《玉川煎茶圖頁》由揚州八怪之一清代畫家金農所繪,表現(xiàn)了唐朝煎茶法。盧仝(約 795—835 年),號玉川子,早年隱居少室山,他家境清貧但博覽經(jīng)史,好茶成癡、成癖、成命。憑一首《七碗茶歌》被后世尊為自“茶圣”陸羽之后的“茶仙”。
盧仝《七碗茶歌》
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七碗茶歌》橫空出世后,打破了初唐只重飲茶技藝的窠臼,寫出了飲茶妙趣,將茶人品茗的精妙之處精確的表述了出來,將中國的茶道文化一下提升到一個空前的高度。玉川煎茶也成為經(jīng)久不衰的繪畫題材之一,在歷代畫家筆下一直有所表現(xiàn),比如元代錢選、明代丁云鵬都畫過玉川煎茶圖。
點茶法(點擊查看大圖)
至宋代,“斗茶”之風興起,在當今影視劇中得見。茶藝與茶具相比前朝更是講究。茶的色香味,斗茶時的操作技巧,擊拂茶湯后的呈現(xiàn)效果和茶沫在盞壁的存留時間,都是斗茶考評的重點。斗茶崇尚純白茶色,因此能讓白色茶墨充分呈現(xiàn)的黑釉盞備受人們推崇。其中,以福建建窯燒造的建盞最為著名。青釉,青白釉茶盞造型相近,也十分流行。建盞的形狀口大底小,猶如一個漏斗,足夠容納翻滾而入的湯花;盞壁較厚,以維持恰到好處的溫度,保證茶水可以“久熱不冷”。陽光下透出的紋路如毛發(fā)細密,有兔毫斑,鷓鴣斑等不同品類。
建窯黑釉兔毫盞
吉州窯玳瑁釉碗(左)、吉州窯黑釉上剪紙貼花紋盞(中)、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雙鳳紋盞(右)
宋徽宗趙佶擅長書畫,也愛茶,著有《大觀茶論》;宋代大書法家蔡襄著有小楷《茶錄》,其中都描繪了點茶、論器在宋朝文人生活中的流行場景。
蔡襄官三十載,他在福建當轉運使時,從改造北苑茶品質花色入手,求質求形。在外形上改大團茶為小團茶、品質上采用鮮嫩茶芽作原料,并改進制作工藝,創(chuàng)制出“小龍團”茶。為之,歐陽修《歸田錄》云:“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慶歷中蔡君謨?yōu)楦=ㄞD運使,始造小片龍茶以進,其品絕精,謂之小團。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
骷髏幻戲圖頁
在這幅南宋畫家李嵩繪的名作《骷髏幻戲圖》中,傀儡藝人的擔子上就有一件點茶用的曲柄茶瓶。圖中的懸絲傀儡戲是宋代木偶戲的一種。只見一個附著文人衣冠的大骷髏坐于畫面左邊,左手骨按于左大腿骨接近膝蓋處,右手提線控制著小骷髏。小骷髏對面一小兒昂首伸出右臂,正欲伸手觸碰。南宋時期朝無明主,官員腐朽,王朝風雨飄搖,命懸一線。千百年來無數(shù)學者從中解讀出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茶文化自然也隱于其中。
青白釉葵口托盞
3、千年茶事,化繁為簡
元代以后,茶事開始改革,煮茶或者直接泡飲的方法流行至今。
玉川煮茶圖
這幅玉川煮茶圖軸是由明代畫家丁云鵬為其好友王石敏而作。清代詩人曹寅(1658-1712 年)有《題丁云鵬玉川煎茶圖》詩云:“風流玉川子,磊落月蝕詩。想見煮茶處,頎然麾扇時。風泉逐俯仰,蕉竹映參差。興致黃農上,僮奴若個知。”
畫中正是唐代茶人盧仝在庭院中給水煮茶的情景,雖然所繪為唐代茶事。但從畫中樹墩上的煮茶風爐與單柄壺來看,表現(xiàn)的卻非唐代煎茶法。而是元明流行的煮茶法。煮好的濃茶可用作茶鹵,飲用時將茶鹵和開水混合,調成濃淡適宜的茶湯。
泡茶法(點擊查看大圖)
紫砂銚
紫砂”邵元樣制”款壺
邵元祥款宜興窯紫砂提梁壺
紫砂藝術源于原始的陶瓷文化,宋代茶詩中就有紫砂陶的身影出現(xiàn)。北宋詩人梅堯臣作品《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以及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的《滿庭芳·詠茶》中:“輕淘起,香生玉塵,雪濺紫甌圓”,描繪出一幅美麗的茶文化畫卷。此中的“紫泥”和“紫甌”指的都是紫砂陶。
紫砂提梁壺
這件出土于江蘇南京明代私立太監(jiān)吳經(jīng)墓的紫砂提梁壺,制作年代不晚于嘉靖?12 年(1533?年),是目前所見年代可考器物中時代最早的紫砂壺。其弧形與同一時期畫家王問所繪《煮茶圖》上的提梁弧造型一致,互為對照。
王問所繪《煮茶圖》
青花竹葉茶葉罐
龍泉窯青釉條紋荷葉蓋罐
綠釉剔刻花紋執(zhí)壺
邢窯白釉執(zhí)壺
青花纏枝蓮紋執(zhí)壺
茶器演變示意圖(點擊查看大圖)
自唐代以來,官方設立過多個與茶相關的政策,對茶葉的生產(chǎn)、稅收、貿易等進行管理。北宋文人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在官政條下記錄了當時與茶相關的政策,包括茶稅政策。
茶在水中舒展起伏、流光搖曳。仿佛又回歸了原始自然的自由,但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的形,色,味、香和器渾然合一,形成了茶文化最基礎和深厚的第一維度,由茶出發(fā)衍生的種種實踐皆由物入道,共繪文明。
茶餅(左上)、茶團(右上)、茶膏(下)
中型普洱茶團
茶引
茶庫
夢溪筆談國朝茶利
道之維:以茶入道,以物入道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道”關乎天地規(guī)律、宇宙本源,悟道者得以俯瞰整個人類的文化形態(tài)而不僅僅是被裹挾其中。古人品茗論道,以茶會友。事茶之心,已到達物外之境。借茶修心,以茶養(yǎng)性已成為日常活動。“茶道”講求理、法、真諦,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一個文化的綜合體,人們在尋茶、制茶、煮茶、品茶、鑒茶的過程中,追求茶與水、與器的協(xié)調,追求“茶事意境”代表的天人合一、人文和自然的和合,這種和合既講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群與人群的協(xié)調,這些構成了茶文化的精神內核。
1、品茗養(yǎng)性,道法自然
龍泉窯青釉陸羽像執(zhí)壺(正面)
龍泉窯青釉陸羽像執(zhí)壺(側面)
提起茶,必然要提“茶圣”陸羽(733 年—約 804 年),他編撰的《茶經(jīng)》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唐代,陸羽的長壽得益于“茶”,不僅是茶本身,還有茶道。《茶經(jīng)·一茶之源》中提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jié)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這就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提升為“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陸羽將茶藝分為賞茶、鑒水、列具、烹煮、品飲等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融入藝術想象與情感體驗,升華到無功利的精神愉悅境界。如此就算是茶被納入“道”的形而上學范疇。
《陸羽烹茶圖》
自陸羽之后,宋代蔡襄的《茶錄》、宋徽宗趙信的《大觀茶論》,明代朱權的《茶譜》、張源的《茶錄》,許次經(jīng)的《茶疏》等茶書都有許多記載,今天廣東潮汕地區(qū)、福建武夷地區(qū)的“工夫茶”則是中國古代“飲茶之道”的繼承和代表。
左:宋代蔡襄的《茶錄》;右:宋徽宗趙信的《大觀茶論》
《茶經(jīng)》(百川學海本)
唐朝僧人、禪院、文人雅士的“代言”,使得唐朝茶文化成為詩·書·畫的固定題材。
元稹《茶》
白居易《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托盞仕女圖屏風畫
這幅托盞仕女圖屏風畫,為 1972 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 187 號墓出土。畫中共有三位女性人物形象。右邊藍衫侍女,手捧高足托盤,盤上置一盞,似在向主人奉茶。這說明在唐代,飲茶之風已傳至中國新疆地區(qū)。
鎏金摩羯魚三足架銀鹽臺
唐朝煎茶器具
2、行茶于道,志氣通達
除了追求性情上的高雅與脫俗,茶人還有自己的價值目標。志之所向與道之所需是相契合的。歷史上許多雅志之士都有共同的特點:正直清廉,坦率求真、正氣浩然、體恤民眾。并且都有較為豐富的文化修養(yǎng),或精于政道、或通達儒典、或工詩善文,這些都對秉性、氣質、修養(yǎng)有著重要的影響,而習茶無論從環(huán)境、儀軌、茶人等因素而言,都要求無白丁俗客、存高遠之志、言談風雅,這是中國茶道重要的美學要求。
茶具十詠圖軸(局部)?文徵明繪
文徵明是明代極具代表性的江南茶人。而江南,乃明代茶文化的中心所在。文徵明長于太湖之畔,癡于茶事,盛名于外。65 歲的文徵明由于錯過某次蘇州品茶盛會,繪此圖以示自己的君子之志,好友鄭太吉在雪夜送來惠山泉,更是讓文徵明興奮得提筆作詩,傳之后世。他的一生雖然仕途不順,但辭職歸鄉(xiāng)后以茶悟道,過得非常的優(yōu)雅瀟灑。其茶詩、茶畫蔚為精彩,在茶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像冊
清朝皇帝尤其愛茶,他們往往將自己的帝王之道融入品茗雅事中。清雍正皇帝在做皇子時,曾命畫師繪制成套耕織圖冊。此圖中打扮成老農夫模樣的胤禛(即雍正)正和其他農夫一起在茶香的陪伴下,體會打稻子的收獲之喜。
弘歷是一是二圖(局部)
在宮廷畫師為乾隆皇帝繪制的《是一是二》圖中,弘歷作文士打扮。端坐茶舍之內,手持書卷,目視清茶,身邊放置著上古玉璧、商周青銅器、青花瓷器、善本書畫等古物珍玩。
清人畫弘歷觀月圖軸
弘歷觀月圖以康熙時期冷枚繪《賞月圖》為范本,于畫面右側加繪茶架。畫中弘歷作漢族士人裝扮,賞月、飲茶。童子手捧朱漆茶盤,上置青花蓋碗。旁側的雙層斑竹茶架中盛放有各類茶具。在現(xiàn)場可以看到畫中文物的“同款”:
宜興窯紫砂凸花紋詩文蓋罐(左上)、銀提梁方火壺(右上)、雍正款斗彩團菊紋蓋罐(左下)、金爵(右下)
紫砂茶葉罐(左一)、宜興窯紫砂詩句松樹烹茶圖壺(右上)、礬紅龍紋酒杯(一對)
青金藍釉水缸
弘歷歲朝行樂圖軸(局部)
弘歷對歲朝(元旦),尤為重視,每到這一天,他要與家人團聚在一起,在宮苑內點竹放炮,祈求平安吉祥。同時他還要認真地書寫《心經(jīng)》一冊,以示慶賀。圖繪乾隆皇帝與皇族子弟在庭院內點炮竹,慶賀歲朝的熱鬧場景。而在圖的左側擺著一個三層架子,每層拜訪的都是與茶相關的器具,也體現(xiàn)了弘歷對飲茶的喜愛。
弘歷行書千尺雪三字匾
甚至為了以茶體悟天地之道,弘歷造四處“千尺雪”景營造清雅氛圍。所謂“千尺雪”,并不是真的有雪,而是指潔白的瀑布如下雪一樣奔流而下。弘歷在岸上以陸羽為原型的采素茶仙人的注視下,在此觀飛瀑。聽溪流,品佳茗,賞墨寶的文人雅興。
館內造景
溪流飛瀑
3、茶道中和,不偏不倚
朱熹以“中庸之德”說茶,又以“中和之理”喻茶,茶之中和,中天地之和,中物我之和,中內心之和。《茶經(jīng)》中暗合有許多“中”的智慧,如書中茶具多采用《易經(jīng)》“中和”思想。煮茶的風爐,形狀猶如古鼎,有三分厚度、邊緣闊九分,風爐的支腳之上,還刻有“坎上巽下離于中”的字樣,寓意相輔相成,協(xié)調運行。
竹園品古圖
這幅《竹園品古圖》為明代大畫家、吳門四家之一的仇英所作,表現(xiàn)了江南文人在庭院中品鑒古玩字畫、啜飲香茗的精致生活場景。人物、環(huán)境、陳設、雅事和諧統(tǒng)一,頗具和合之美。圖中竹影山石之間,有仙鶴漫步,小犬嬉戲。花鳥和山水,大圍屏圍成的空間內,青銅古物羅列。
主人坐在藤墩上指揮仆從們穿梭服侍。將所藏畫軸古瓷呈上,以供賓客欣賞。岸邊有兩位文士,絲毫沒有受到嘈雜環(huán)境的干擾。在專注翻閱品評,完善畫冊。一名童子正在屏風后以風爐烹茶,一侍女托盞于賓客身后。明中期以后,這類以吟詠詩賦,鑒賞書畫,古玩以及品茶、品香、彈琴等為主要活動的聚會頗為盛行。中國茶道融合了體味自然、養(yǎng)廉雅志、興邦治國等多重境界,是一個萬象合一的綜合體。
空間之維:茶文化的跨文化傳播
茶香四溢,韻味八方,社會空間之大,未有茶所不及。早在西漢時期,巴蜀地區(qū)已普遍興起飲茶之風,國人的茶道精神由中華大地綿延千里傳向九州,成為了重要外貿商品,成就了茶道萬里的佳話。時至今日,茶已成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全球產(chǎn)茶國和地區(qū)達 60 多個,茶葉產(chǎn)量近 600 萬噸,貿易量超過 200 萬噸。茶不僅僅傳向了世界,茶文化更融入了世界,生動演繹了東西方文化的交融。
早期中國茶向外傳播主要有四條路經(jīng):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里茶道和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和瓷器不同,茶不僅僅是從起點到終點的商品,所到之處將中國的飲茶之風傳播出去,并逐漸演變成了沿路各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必須品,因而更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藏族的酥油茶、滿族的奶茶、漢族的抹茶……在民族融合發(fā)展的驅使下,流行于各個飲食文化圈。
生活在寒冷的高原和草原上的人們熱量和水分消耗大,奶茶和酥油茶能防止身體脫水和凍傷。隨著滿族入關,這些奶茶飲品進入宮廷。
多穆壺
多穆壺是藏人拌、盛熬制完成的奶茶或酥油茶的器皿。多穆壺的造型一般為直筒,頂部的口沿呈僧帽狀,在壺身處有把手和壺嘴,清宮的多穆壺樣式豐富且實用。
瓷質多穆壺使用粉彩工藝裝飾八吉祥紋樣(左一);掐絲琺瑯多穆壺在裝飾上融入宮廷特點兼具粗廣與柔美(中);皮胎多穆壺則常用于野外活動(右一)。
清宮中的還有很多高規(guī)格的精品茶具:
銅胎畫琺瑯開光山水花鳥圖八棱提梁壺
藏制鑲松石陶茶壺
乾隆款銀鎏金龍柄執(zhí)壺
展覽中還有來自英國、日本、俄羅斯的茶器精品,還有清代宮廷中使用和收藏的來自異域的茶器,以及由清宮造辦處制作的外國風格的茶器。比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日本銀鳶尾花紋茶具套裝、法國藍釉描金壽字紋茶具、俄羅斯銀刻花雙耳六足盤,以及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收藏的“中國風”茶具、英國沃克斯豪爾瓷廠燒造的軟瓷印花青花庭院圖茶葉罐、德國麥森瓷廠燒造的紅陶模印花卉紋壺、琺瑯彩描金人物圖杯及杯托等。
黑漆描金山水圖提梁壺
紫砂胎黑漆描金吉慶有余紋壺
銅雕花卉紋茶和咖啡用器
金漆團花紋蓋碗
銀制茶具
洋瓷彩花描金壺
綠釉鴨式洗
銀開光山水人物花卉圖壺
觀展攻略
“茶·世界——茶文化特展”規(guī)模宏大,展陳于故宮午門展廳及東、西燕翅樓。四個展陳主題分別是“茶出中國”、“茶道尚和”、“茶路萬里”、“茶韻綿長”。展覽期間,午門東北崇樓開設了茶文創(chuàng)體驗空間。通過融合漢白玉雕、榫卯技藝和紅墻色彩元素,讓參觀者在體驗茶文化的同時,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8:30-17:00(16:00 停止入館)開放,每周一閉館。觀眾于參觀前 7 日 20:00 開始預約,并憑身份證入館。
預約渠道:本次展覽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實名預約。本展每日限 5000 人。
更多精彩文章
《哪種植物,中國人喜歡了兩千年?| 觀展》《石破天驚開新宇:令人驚嘆的石峁文明 | 訪古》《5000年前“江南勝景”:良渚人的一天 | 新知》《北大陳連山解讀:〈山海經(jīng)〉現(xiàn)代人為什么看不懂?| 對談》《國寶中的國寶,195件禁止出境文物系列(1)探寶篇》,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掃描開篇海報文博時空二維碼。
圖片 | 劉暢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