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平原縣董路口董氏家族,堪稱清代康乾時期的名門望族,清代詩人董蕓就出生于這樣一個大家族。
董蕓曾祖董訥是康熙丁未探花,曾任江南總督、兩江總督、漕運總督。他的祖父董思凝是董訥次子,康熙戊辰進士,初授內(nèi)閣中書,參與編修《大清律》,曾任刑部主事、吏部文選司郎中、湖廣提學道僉事、口北道參議。其叔父董元度是清乾隆年間著名詩人,幼承家學,年少便擅長春柳詩,乾隆丁卯科舉人,與其父皆因作詩而聲滿京國,乾隆壬申科進士,入翰林院,不久外任江西定遠縣知縣,一年后改任山東東昌府(治所在今聊城市)教授,精心攻讀詩文,詩名大揚。
董蕓,字香草,號書農(nóng),是董氏家族董元亮三子,嘉慶戊午舉人。民國《平原縣志》記載:董蕓“氣度風雅,飽讀經(jīng)史,教授學生,終日不知疲倦。文章健雅,尤工詞賦,以詩名世。著有《半隱園詩集》《詩話》12卷、《廣齊音》1卷。”
董蕓的詩作水平如何呢?清朝官吏、學者、文人王培荀在《鄉(xiāng)園憶舊錄》中稱贊道:“董香草作詩不苛求,不務華,清和宛轉,情詞娓娓動人,曲江(其叔父董元度,號曲江)家法未墜也”。
清乾嘉時名宦、名師劉大紳在《半隱園詩集序》中贊不絕口,他說:“董香草之為詩也,滄溟(李攀龍)之聲調(diào),漁洋(王士禎)之神韻,門有兼之無偏主之也。嘗著《詩話》,以明其旨趣之所在。蓋能成一家,而不好異者。余謂可與《漁洋詩話》并傳于世。”
由此可見,董蕓在詩文創(chuàng)作上頗有才華,成就也是眾口皆碑的。
董蕓在《廣齊音》前言中,交代了創(chuàng)作過程和目的:“《齊乘》:‘濟南山水天下無’。甲寅(乾隆五十九年秋),余讀書華不注之陽。暇日芒鞋竹杖,登山臨水,每樂而忘返。比歸,閉門卻掃,不交外事。時于破窗風雨中追憶舊游。昔鵲湖居士王季木(王象春)自桓臺移家湖上,著《齊音》一卷。爰仿其體例,間補正其缺謬而不敢襲其詞。凡得詩百篇,名之曰《廣齊音》云。”
這里是說,董蕓在讀書之余,游覽濟南名勝山水,回家后閉門回味,有所思考。明代有一個叫王季木(王象春)的詩人,創(chuàng)作了一冊名叫《齊音》的百首七言詩集,董蕓仿照其體例,也作了一百首七言詩,起名叫《廣齊音》。
董蕓創(chuàng)作《廣齊音》之前,《齊音》已流傳百余年,影響甚廣。《廣齊音》雖然是仿照《齊音》體例而作,但董蕓對《齊音》不完全茍同,雖然“爰仿其體例”,但“間補正其缺謬而不敢襲其詞”。他將自己的作品和王象春的作品作了區(qū)分,同時將《廣齊音》與《齊音》的異同作了詳細說明。董蕓對王象春的風格不賞悅,其實這是兩人詩風、趣味的差異,這種差異反而可以催生和造就兩種各具特色、各擅其長的詩歌佳作。
董蕓閉門思考、勤奮筆耕的成果就是《廣齊音》,亦名《濟南雜詠》,堪稱是一部“詩中有畫”的濟南風物志,濟南的山水奇觀、名勝古跡、風俗人物、詩文傳說、人文事跡等,包羅萬象,可謂濟南的風土人情大全。一冊在手,可統(tǒng)覽濟南風光,時時翻閱,可知泉城舊事。百首詩作,筆墨所致,勾勒出一幅濟南的“清明上河圖”。
需要指出的是,《廣齊音》所詠濟南名泉有七個,分別是趵突泉、北珍珠泉、柳絮泉、華泉、羅姑井、林汲泉、芙蓉泉。董蕓還寫了與泉相關的湖、園、亭、館,其中有大明湖、百花洲、歷下亭、北渚亭、湖上樓、白云樓、漪園、賢清園等八處。
董蕓在《廣齊音》所詠記的濟南名泉,在范圍及數(shù)目上均超前人,如寫趵突泉“三窟居然水倒流,浪花高卷玉壺秋。闌桿十二無人倚,月色泉聲滿郡樓”。
那時,文人出書并非易事,因用資不菲,董蕓也是有心無力。《廣齊音》的出版流傳,離不開兩個重要人物的力助,一位是文化名人劉大紳,一位是有著厚重義氣的濟南詩人朱畹。
乾隆六十年,董蕓帶著剛完成的《廣齊音》拜會劉大紳,劉大紳閱后激賞不已:“季木不徵騷雅音,香草卻擅風流藪。濟南自古名士多,如此詩人再有否?”于是,劉大紳決心幫董蕓把詩集刊印出來。由于不久要南下,劉大紳只好叮囑自己的學生朱畹代勞。
朱畹負恩師之托,四處奔波,終于在第二年將《廣齊音》付梓。嘉慶八年,朱畹又為董蕓刊印了《半隱園詩集》,這與《廣齊音》都成了海內(nèi)孤本。
1999年,濟南著名文化名人徐北文先生牽頭,由濟南詩詞學會匯集和出版了《濟南竹枝詞》,將《廣齊音》收錄其中。歷史跨越200余年,終于使《廣齊音》“廣而知之”。
作為平原望族董氏家族的一員,董蕓的詩作為家族文化成就增光添彩。
翻閱民國時期的《平原縣志》,當中記載的董氏家族人物多達二十一人,收錄其中的詩作多達五十九首。除了董蕓的詩作外,董氏家族的詩作中,還有董訥的《西臺奏議》《兩江疏草》等,董調(diào)的《疏快山房集》,董訪的《似山亭集》,董思凝的《養(yǎng)齋集》《海棠巢詩集》等,董元度的《舊雨草堂集》,董元賡著有《冷澗集》等。
文章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宮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