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即是不會長久。
人們用草尖的露水比喻人生的短促,真是貼切。
生命的長度是由呼吸來衡量的。
今天有可能是我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后一天。
出門的時候,會不會想到:也許不能再回來。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且伴隨著煩惱。
你想長聚不散,能辦到嗎?
本期《耕耘心田》,和晶對話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雜志社編輯,與你聊聊感恩與無常。
觀點提煉
感恩,即是對周圍有助于自己的一切事物的肯定
感恩是種能力,懂得感恩的人是生活的智者,因為他心里有著肯定周圍事物的本能。人是群居動物,是社會的一份子,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認可外界給與自己的幫助,接受他人禮貌性的饋贈,是睿智的表現(xiàn)。一顆強大的心可以包容萬物,一個優(yōu)秀的人能夠善于感恩。
對人生的無常泰然處之
作家田維在《花田半畝》中這樣寫道:“遺憾是常常的,孤獨是常常的,生來是品嘗苦味,生來便是看盡無常變化。”輪回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苦惱缺憾。不存在一成不變的人生,經(jīng)歷愈多,無常的事情也會愈多。無常,即是不會長久。佛經(jīng)里說,念念遷流,新新不住。人生不會一如既往的喜事連連,亦不會接連不斷的憂愁來襲,需要我們用一種淡然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世事無常。《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中說:“其實有時走出困境需要的只是一個新的視角。”
把握機會,不能放棄
機會不會一直出現(xiàn),人的一生有很多分岔路口,機會往往就在抉擇的時候出現(xiàn),而你的選擇決定了接下來你的人生軌跡。機會到了,就要牢牢把握住,未知的事情繁多,我們不能準確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閱讀給予我們內(nèi)心以獲得感
生活并不是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從古至今,我們可以在書中去感悟那些不曾觸及的領域,而那些讀過的文字內(nèi)容都已經(jīng)內(nèi)化為我們自己的東西,它表露在我們的談吐上,體現(xiàn)于我們的氣質(zhì)中。智能的手機時代,帶來的是一時的快感,而文字的閱讀留下的是一種充實的滿足感。它會化作文學的素養(yǎng)浸入心靈,這種獲得感是十分有分量的。
對事物的喜歡是生理的本能
對一件事物本能的喜歡是無法左右的,如果一個人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他很幸運。生活中,我們常常要平衡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如果我們既可以追尋理想,又可以憑借理想獲得不錯的收入,再好不過。王小波曾說過:“年輕的時候,最痛苦的是找不到自己喜歡做的事。”其實,年輕時沒想明白也沒關系,這種事情不會太晚,余生還長,一旦想好,就盡管風雨兼程吧。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