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汪青 “金融具有放大器功能,服務好企業(yè)可以放大正向的社會效益,反之則會放大社會危害,資本無序擴張背后都有金融機構追求短期效益的因素。”在5月27日舉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過去80年與未來展望”國際會議暨2024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浙商銀行董事長陸建強表示,基于此,該行構建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浙銀善標”評價體系,讓社會價值反哺企業(yè)的經營生態(tài),為金融領域構建“中國式ESG”提供一個實踐樣本。
在以往服務企業(yè)過程中,陸建強注意到,金融機構在強調盈利后,很多企業(yè)和社會需要的金融服務則在缺失,這里面體現(xiàn)出金融的盈利性和功能性一旦產生矛盾,由于金融機構企業(yè)化的屬性,往往會弱化功能性。
基于此,浙商銀行提出“善向金融”理念,并構建了金融顧問制度、縣域綜合金融生態(tài)建設模式、浙銀善標、善本信托、員工向善、問責向善的六大支柱實踐體系。其中,浙銀善標是給所有客戶進行“善”的評分,評分維度包括家族、家庭、行業(yè)以及所在地。
會上,陸建強透露,今年已下調了部分“善標”不高的企業(yè)和客戶的貸款,對于“善標”高的小微企業(yè)則敢于給它們發(fā)放貸款,這跟原來的風險管理體系完全融合,成為浙商銀行對風險管控的一項重要舉措。
“而那些在資本市場里興風作浪的企業(yè),哪怕它有很多資產,我們也不能幫他,一幫就擾亂了社會。這項制度我們基本上每年都在往深處推進,分高的我們給它優(yōu)惠,分低的我們給它淘汰。”陸建強說。
據(jù)介紹,截至今年2月,浙商銀行善標等級較高的客群獲得信用評級上翻、抵押率上調,以及授信審批便利、利(費)率優(yōu)惠、定制產品服務等支持。
同時,浙商銀行在2018年底開始實施金融顧問制度,確立了企業(yè)的“金融家庭醫(yī)生”、政府的“金融子弟兵”和居民的“金融理財咨詢師”三大定位。
陸建強表示,希望通過金融顧問這個“1”,鏈接其背后“N”種機構的力量,推動金融供給從打獵模式向種田模式轉變,從以牌照為中心的專業(yè)服務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服務轉變,從以融資為主的傳統(tǒng)模式向“融智+融資”的創(chuàng)新模式轉變。
經過5年實踐,金融顧問制度成員單位達126家,金融顧問隊伍4200多人,設立金融顧問工作室110家;在融資方面,金融顧問累計對接企業(yè)8.34萬家、落實融資5607.77億元;在融智方面,僅2023年有打卡記錄的金融顧問就累計為政府、企業(yè)和居民提供融智服務達8300家/次。
此外,浙商銀行針對縣域金融信息不對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痛點推出構建綜合金融生態(tài)建設模式,通過深入研究政府平臺和企業(yè)融資需求,創(chuàng)造了“金服寶·小微”等工具,以降低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同時,加強金融教育和投資者保護,防止金融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