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如初/文
仔細想來,生活中總是有兩種人:一種見到所有的草和花,都覺得是見到了“植物”,見到所有的貓、狗、魚,都覺得是見到了“動物”;而另一種,見到草和花會直接叫出名字,對貓和狗的品種也能脫口而出。通常,前者遇到后者,都會在霎那間產(chǎn)生驚喜而崇拜的情緒,但動植物的名字卻隨風而逝。據(jù)說這是跟記憶分區(qū)、注意力集中點、人格氣質(zhì)相聯(lián)系的差別,不足為奇,也很難改變。好在,在親近自然和熱愛自然方面,兩種人差別不大——人類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即便日益疏離,但在自然無窮無盡、難以計數(shù)的惠澤面前,在陽光和鳥語花香面前,人類還是會無差別地變得松弛、自由、充滿希望。
難怪近些年,自然博物類圖書和心理自助類圖書在社科圖書中的占比會明顯上升,各種山林鄉(xiāng)野愛好者組成的團體也層出不窮。在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原子化、空心化的時代病之下,人們其實一直都沒有停下重新與自然、與社會、與自我建立健康連接的努力。尤其自然博物類的書,哪怕看上去偏門、冷門,也總是能在知識之內(nèi)包裹上強烈的人文色彩,為我們打開一個理性而友善的空間,讓我們放下被物質(zhì)和欲望激發(fā)出來的自大與傲慢、焦慮和虛無,重拾好奇和敬畏,重新把心放飛到森林與田野中去。
《心向原野》:向自然尋求治愈
《心向原野》是熟悉鳥類和植物的英國自然作家理查德·梅比2005年出版的書,最近剛剛在中國翻譯出版。在這之前,中國曾翻譯出版他的《雜草的故事》,一本為大自然中不受待見的植物說好話的書。在那本書里,他把12種英國常見、我們也不陌生的雜草一一例數(shù),講述它們今日瘋狂侵占所有可能的空間,讓農(nóng)民和園藝工人不勝其煩,昔日卻作為最早的蔬菜、最古老的藥材、最先使用的染料,甚至是英國推進殖民進程的植物助手被人類物盡其用。它們是文明的伴生物,有強大的適應(yīng)力,也有記憶,更有不可更改的“雜草悖論”——鋤草反而會刺激它更快地生長。是人類硬要把自然界拆成野生和馴化兩部分,把它們塑造成了“邊界的打破者”和“無歸屬的少數(shù)派”,所以它們要反過頭來告訴人類,世界并非總是如你們所愿。它們用“春風吹又生”維護著自己的尊嚴,批評著人類的利己主義。
梅比懷著一顆“草本主義”的心旁征博引,在自然知識飽滿充實的同時,對歷史、考古、繪畫、文學典故信手拈來,帶我們進入雜草世界,不由自主地放下人類中心主義,打開心智去看那些藏在習以為常和司空見慣背面和深處的真實生命,一種在邊界蓬勃生長的生命。梅比的表達中充滿了歷史智慧和人生洞見,也有幽默感和包容力,充分展示了一個熱愛自然、擅長觀察、博聞強識的作家濃濃的人文情懷。帶著這些特征,梅比寫下了自己的自然觀察筆記,也是半自傳作品《心向原野》,把自己的“自救”過程和盤托出。
按照梭羅《瓦爾登湖》里的觀點,“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并且各種感官仍然健全的人,就不會產(chǎn)生非常黑色的抑郁”,更何況是梅比這種沉浸在自然的博大豐富中、不斷給讀者輸送知識和歡樂的人,然而,他還是患上了抑郁癥,而且是在完成了最有難度的《不列顛植物志》的寫作,事業(yè)達到頂峰之際。
梅比說:“疾病,是人類與自然交往的陰暗面。”而抑郁癥這種現(xiàn)在已常見的疾病,雖然還不至于嚴重到隨時危及生命,但也實在給他造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曾經(jīng),他會為了第一只燕子歸來而舉杯慶祝,也會錄下夜鶯在濃霧中的歌唱放給遠方的女友聽,暴雨狂風等大自然的任何一種“野性”的表現(xiàn)都會讓他感動不已;然而現(xiàn)在,他整天躺在床上,連最喜歡、最關(guān)心的雨燕在窗前啁啾都引不起他絲毫興趣。
他說,那時候的自己化身成了不可理喻的生物,懸浮于某種虛無之中,感官似乎都失靈了,自我困在問題里出不來:“我的歸宿在哪兒?我的角色是什么?從社會、情感和生態(tài)的角度,我應(yīng)該怎么活才是對的?”
他意識到自己的不對頭,于是開始尋求治愈。他找醫(yī)生、住院、按時服藥,也接納了新的異性朋友,但這些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于是,他走出舒適區(qū),真正走進自然。《心向原野》最大的價值,就在于他以親歷者和實踐者的方式,向我們描述了他向自然尋求治愈的全過程。這是一個外向型的、異質(zhì)性的、行動派的、知行合一的過程,是一種放下所有外部修飾、努力讓自己回歸天真與原始的過程——頗像梭羅在瓦爾登湖邊的實驗性生活。同時,它又絕不是浪漫主義的,而是富有非常豐沛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科學理性的精神。他既不妖魔化疾病,也不神化自然,而是直面問題、直面自己,有點多愁善感,但絕不自憐自艾。
從這個角度說,《心向原野》未嘗不是一本英國版的《瓦爾登湖》,書中隨處可見向這部自然文學經(jīng)典致敬的痕跡。同時,它自己又在努力成為《瓦爾登湖》那樣的書:在入世的基礎(chǔ)上出世,在與世隔絕的孤獨中積極打通與世界聯(lián)系的通道,把自我放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思考如何簡樸、從容地生活,如何與各個物種和平共處,如何在最充分的意義上做一個公民,找到“生活的精髓”。如《瓦爾登湖》從不回避貧窮、名利等所有世俗一樣,這本書也直書現(xiàn)實中所有的問題:“多少年來,我一直用工作來修補和掩飾生活的不如意、感情的失敗、內(nèi)心的孤獨,以及原生家庭根深蒂固的執(zhí)念和恐懼。”
梅比告別了自己住了幾十年的家,從森林邊搬到一個沼澤旁,把自己“藏”起來。自己裝修租住的木屋,照顧房東的貓,深入觀察虎眼萬年青,與完全陌生的人打交道,從處于自己知識盲區(qū)的地質(zhì)環(huán)境中開啟對自然漫無目的的重新觀察,重新思考寫作的價值和作家的身份。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這個叫做東安格利亞的地方,“遍布兩種藝術(shù)能量的源泉:上有蒼茫無垠的天空,下有波光粼粼的濕地。”這兩種藝術(shù),一是繪畫,二是寫作,而后者,正是梅比所長。而且,即便病著,梅比也從來沒有停筆,他忠實寫下映入眼簾的、印在心間的,而所有這些又無不變成愛和美的化身,反哺給他尊嚴和優(yōu)雅。
在荒野,它們不卑不亢
說起來,梭羅的擁躉遍布世界各地,時至今日,也還是不斷會有迷人的自然文學新作進入讀者的視野。比如美國作家安妮·迪拉德的《聽客溪的朝圣》,用解謎似的結(jié)構(gòu)和詩性的語言,描繪自己山中一年與萬物共同生活的經(jīng)歷。她用精細的筆描繪造物主的神奇,然后用好奇心不斷被滿足又不斷被拓展的幸福告訴你:若你能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那你已為自己攢下了“一生的好日子”。比如頭像被印在英鎊上的英國作家娜恩·謝潑德,入山如同回家,能用每種感官接收大山的饋贈,看清萬物內(nèi)在的生命。她用散文詩般的語言寫下《活山》,描繪大山的自由與野性,寫萬物自在的生機盎然。她用老朋友似的口氣說,對山中萬物的觀察其實是自己和大山之間“愛的流通”,所以此時,“美,并非一種偶然,而是出于必要”。
理查德·梅比在《心向原野》和《雜草的故事》里也有類似的表達,他說:“美是一個過程,是生長和衰老中表現(xiàn)出的優(yōu)雅。”于是,他縱筆寫下每年準時返回濕地的雨燕,寫它們凌空的速度、盤旋的快意;寫下野性荒野的代言人鶴群,寫它們覓食的時候跳出優(yōu)雅的法式舞步;寫下蘆葦叢中的野馬群,寫它們?nèi)绾巫屘J花如波濤般搖曳蕩漾;他寫雨水的漲落,寫牧道的榮枯,寫迷人的晚間植物沙龍,寫一千年前在河谷生活的人給事物的命名……盡管生活讓他卑躬屈膝,命運讓他不知所措,但萬物致以他不卑不亢,自然奉他以五彩斑斕。
梅比交叉著寫自己的病和身邊的自然,于是,抑郁癥也得以被放在更宏闊的視野中——自然讓自我更清晰。他說,進化心理學家認為,抑郁癥源自一種“獵人空手回家的落寞”,這種失落感會刺激人想要變得更加成功。面對這種壓力,一般會有“戰(zhàn)斗”和“逃跑”兩種模式。然而,生物界會有第三種方式,一種被生物學家命名為“植物撤退”的模式,即“保持不動”。比如負鼠會裝死,刺猬會縮成球,倉鸮會昏倒,小雨燕會一動不動,而人會抑郁。這是一種安全的防御策略,是生物的內(nèi)在保護機制壓制腎上腺素激增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對危險的明智反應(yīng)和短期策略。當人意識到自己有了“植物撤退”的時候,那要去找一種“植物前進”的生活,“一種朝著自我平衡,緩慢、煎熬且無意識的回歸過程”。
當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大多數(shù)關(guān)于抑郁癥的書籍總是從原生家庭、情感互動和親密關(guān)系創(chuàng)傷的角度,深入探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關(guān)系,實際上也給自己框定了認知和了解這種疾病的思維路徑和方法,強化了一種在人群中“內(nèi)卷式”認識自我的固有觀念。但在《心向原野》中,一切都是不同的,它對“疾病和隱喻”的描述,帶著雜草的氣息,帶著雨燕、鶴群、麋鹿、貓和馬的氣息。這氣息如此清新,如此豐饒、如此天真又如此熟悉,仿佛一下子喚醒了我們埋藏在集體無意識里的回歸原鄉(xiāng)的沖動,讓抑郁不抑郁的讀者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治愈。在這個意義上,梅比的走進自然和很多人的走進健身房一樣,甚至和我們此刻的閱讀一樣,都是“植物前進”的方式。對閱讀它的人來說,《心向原野》會成為又一本梭羅期許的那種書:“多少人因為閱讀一本書開啟了他生活的新紀元。”
萬物呼吸的塵世即為永恒
英國有自然主義文學的傳統(tǒng),英國人對鄉(xiāng)村和大海的熱愛,讓自然主義文學在英國異常強大,幾乎影響了每個作家的個人信仰和文學傾向。《十九世紀文學主潮》的作者、丹麥人勃蘭兌斯甚至斷言:生機勃勃的自然主義是一種英國氣質(zhì),“英國詩人全部都是大自然的觀察者、愛好者和崇拜者”,華茲華斯、司各特、濟慈、穆爾、拜倫、雪萊等等,雖然個性獨具,也彼此不甚瞧得起,但都自愿聚合在“自然”的大旗下。他們在鄉(xiāng)間別墅和農(nóng)莊揮灑詩情,對一切家畜充滿感情,他們愛狗、愛馬、愛土地,同時,更愛大海,為大海獻上了波濤似的韻律和充滿男子氣概的贊詞。更值得關(guān)注的是,他們的奇異幻想和浪漫謳歌都是以實際事務(wù)和講求實際的價值觀為支撐的,因為英國人在進取心和毅力的支持下,獲取的正義和道德觀都是帶有功利主義色彩的,就連最浪漫的雪萊也不例外。
梅比顯然身在這樣的傳統(tǒng)中,也有評論說,他對英國自然文學在當代的復(fù)興功不可沒。他顯然在有意識地繼承和發(fā)揚這個傳統(tǒng),這些經(jīng)典作家的經(jīng)典語句也總是會適時出現(xiàn)在他的筆下。他擅長借用他們的足跡和眼睛,借用他們二百多年前的感官和詩情,同時,更擅長借用他們對政治社會生活的關(guān)心,對城市生活的反思,對正義和永恒的持久追尋——英國作家膜拜的“大自然”是城市的對立物,是感覺主義的天地,是自由的實現(xiàn)空間,也是感知時代變化和人情冷暖的晴雨表。
所以,梅比會關(guān)心候鳥雨燕如何穿過伊拉克戰(zhàn)場回歸,他覺得,為了準時回歸,鳥兒也會希望支離破碎的世界復(fù)原;他關(guān)心圈地運動怎樣改變了動植物的生存環(huán)境,如今的英國公地和私地政策是怎么妨礙了物種的繁殖。他懷念人類曾經(jīng)過的“與自然系統(tǒng)交織且不被政治干涉的自由生活”。他也會留意到,在歐洲帝國擴張的歷史中,各種植物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樹皮中含有奎寧的金雞納樹,之所以能從南美擴展到全球,即是因為奎寧是19世紀唯一可以治療瘧疾的成分。他從這樣的角度理解英國歷史,說他們在殖民的同時推行的也是“生態(tài)帝國主義”。他有高超的移情能力,所以能在文學經(jīng)典、歷史、現(xiàn)實、自然和自我之間不斷轉(zhuǎn)圜騰挪,使得文本空間大大拓展。
聯(lián)系最近重新被歷史學家討論的、歷史發(fā)展的“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會讓人心生無限感慨:歷史和大自然一樣,不會因為知識的增多就能破解它們的神秘。而且事實往往相反,我們了解得越多,無知的范圍越大。而為了克服這種無力感,很多人,甚至有的科學家最終都會迷信“交感巫術(shù)”,求助于神。萬物呼吸,萬物神秘,仿佛只有找到造物主才能解釋這一切。從黑暗時代的迷信到理性時代的好奇,人類對自然的探索有多努力,自然對人的召喚就有多殷切。它召喚我們調(diào)動感官補足智力的缺陷,也召喚我們不斷增加自己的謙卑和臣服。
中國人不信造物主,我們更愿意相信的是時間,或者永恒。因為時間公平,無分貴賤,無分勞逸。所以,孔子才會倡導(dǎo)君子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老莊才會倡導(dǎo)不與物遷,才能齊得失、忘禍福、混貴賤,而與萬物齊一。蘇軾也才能穎悟游于物外,無往而不樂。我們的祖先擅長把人放回自然中思考問題,所以,李白、蘇軾、白居易才會在自然流變和人世無常中來回穿梭,寫出曠古詩篇,而我們才會每一次讀到“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東坡《前赤壁賦》)“聲來枕上千年鶴,影落杯中五老峰”(白居易《題元八溪居》)的時候都會心生浩嘆。
多年前,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翻譯出版過一本叫《文明與野蠻》的書,作者是美國著名的人類學教授羅伯特·路威。他用大量的人類學事實研究文明史得出一個結(jié)論:所謂文明人的“文明”和野蠻人的“野蠻”,其實難分高下。公元前700多年的羅馬人有整潔的城池,而17世紀的柏林市民在大街上養(yǎng)豬。而在所謂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進步無所謂“必然”,“機會”和“偶然”占了很大的成分。人類其實是既笨且懶的,往往是我們在各種機緣中胡亂摸索的時候,文化偷偷地從后門溜進來。而且,文明是一件東拼西湊的百衲衣,歐洲的拼音字母始創(chuàng)者是尼羅河上的埃及人;舉世通行的數(shù)字系統(tǒng)發(fā)明者是印度人,傳進歐洲的又是阿拉伯人;中國人在制陶技術(shù)的基礎(chǔ)上加上埃及來的涂釉技術(shù),才燒制出了真正的白瓷。所以,誰也不能夸口啥是獨家制造,因而種族的和時代的自大心都不可取。我們能夠坐上火車的難度,跟祖先最開始穿上鞋、陶器時代開始用牲口、銅器時代人發(fā)明車輪的難度不相上下。所以,任何以為我們更進步的傲慢和樂觀都是膚淺的,“人類不是自然的主人,也永遠不會成為自然的主人。我們輕輕巧巧夸口征服自然,其實自然已經(jīng)定下界限,叫我們不能越雷池一步。”
呂叔湘先生在譯者序中,把這本書稱為“人類的諍臣”。我想,多處引用《論語》和《莊子》的《瓦爾登湖》或許也堪當這樣的稱號。當然,“諍臣”并不是一臉威嚴的,也可以是幽默而優(yōu)美的,充滿智慧和笑聲的。它的眼界開闊和思維通達也可能是在插科打諢、污泥濁水中展現(xiàn)出來的。正如豆瓣評分高達9分的英劇《萬物生靈》的原著《萬物有靈且美》,獸醫(yī)吉米·哈利每天過著為馬接生、給豬治病、被狗追咬的生活,但心中充滿了對活潑生命的敬畏和憐惜,他用自己被動物“折磨”的狼狽讓我們在輕松笑他的同時,體會生命創(chuàng)造的諸般奇跡,而這真實的互動未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也未嘗不比詩人寫的直接的贊美高級上千百倍。
對《心向原野》這一類的治愈系書籍而言,其更多的價值還有待時間的進一步驗證,匆忙冠以“人類”之名顯然太過譽,眼下,它對個體的意義更直接,也更有效。這種效果,不是通常我們以為的、讓自然帶著你擺脫糟糕記憶的“自然療法”,而是反過來,學會用自然來充實自己,讓自己在自然的充實中迸發(fā)出狂野的想象力,然后把這一切記錄下來。自然和自我之間不分彼此的、安全舒適的“愛的流通”,是他治愈的關(guān)鍵所在。而在這方面,他覺得貓最值得學習。這種自帶神秘感的動物,在野性自然和人類世界之間來去自如,游刃有余,盡顯一個物種的優(yōu)雅,于是他引用了幾句寫給貓的贊美詩,作為人類的夢想:
他能踩出樂曲的每一個音符
他能靠游泳救自己一命
他能匍匐前進。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