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睡眠,至今沒人真正知道為什么。過去10年流行的一個理論是,睡眠通過類淋巴系統(tǒng)(glymphatic system)從大腦中清除廢物和毒素。支持者說,睡眠問題會破壞這個過程,從而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腦部疾病的風險。
近年來,一些科學家對這一理論的某些方面提出了挑戰(zhàn)。近日,一項新研究測量了小鼠大腦中熒光染料的清除率和液體運動,表明這個過程實際上與清醒、睡眠或麻醉狀態(tài)無關。在睡眠和麻醉期間,大腦的毒素清除率和液體運動顯著降低,而不是增加。
相關研究以簡短通訊(brief communications)的形式于2024年5月13日在線發(fā)表于《自然-神經(jīng)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通訊作者是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癡呆癥研究所的Nicholas P. Franks和 William Wisden。
2013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神經(jīng)科學家Maiken Nedergaard及其團隊將熒光染料注入實驗小鼠的小腦延髓池,用于觀察腦脊液(CSF)的實時流動。小腦延髓池位于顱后窩的后下部,大腦的外部,為大腦提供腦脊液。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與清醒時相比,當小鼠處于睡眠或麻醉狀態(tài)時,腦脊液的流入量增加,穿透大腦。
研究人員因此得出結論:小鼠睡眠時,更多的液體流經(jīng)大腦并排入血液或淋巴管。Nedergaard提出,這種外排依賴神經(jīng)元之間的微小淋巴管泵送液體,她的團隊在早期的一項研究中已經(jīng)確定了這一點。
在近日發(fā)表的研究中,Nicholas Franks等人使用了不同的技術,他們將熒光染料直接注射到小鼠的大腦中,并用遠離注射部位、在大腦另一部分的傳感器測量其濃度。該傳感器顯示,在小鼠清醒時,熒光染料比它們睡著或麻醉時少得多。
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的生物學家Stephen Proulx稱這項新研究的方法“非常聰明”。2018年,Proulx團隊有類似發(fā)現(xiàn),當時他和同事將熒光染料注射到小鼠的小腦延髓池中,發(fā)現(xiàn)它們在清醒的小鼠中比在麻醉的小鼠中更快地進入全身血液。
據(jù)《科學》(Science)雜志報道,Nedergaard表示,這項新研究并沒有嚴重挑戰(zhàn)她的結果。“你不能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然后說所有的舊數(shù)據(jù)都是錯誤的。”她說。
據(jù)悉,Nedergaard正在給《自然-神經(jīng)科學》寫信,詳細說明她的擔憂。其中之一是染料在清醒和睡眠時以相同的速度泵入,可能會導致虛假的結果。她的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元在睡眠期間會萎縮,這可能會降低大腦中的壓力,并影響熒光染料流過大腦的速度,不過這一說法遭到他人質疑。
Nedergaard的主要擔憂是,直接注射熒光染料會損害大腦——淋巴系統(tǒng)很脆弱,很容易崩潰。挪威奧斯陸大學(挪威文:Universiteteti Oslo)的Per Kristian Eide說,F(xiàn)ranks團隊沒有測量皮層中的熒光染料,而皮層是大多數(shù)淋巴清除發(fā)生的地方。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醫(yī)學中心的循環(huán)專家Erik Bakker說,大腦可能有多種廢物清理機制,小分子(如熒光示蹤劑)和大分子(如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蛋白β淀粉樣蛋白)可能以不同的方式離開大腦。
Nedergaard的團隊正在研究一種嚙齒動物模型,該模型產(chǎn)生的廢物可以在離開大腦時被精確追蹤。與此同時,F(xiàn)ranks的團隊計劃研究不同大小的分子在大腦中的行為方式,以及可能首先將含有廢物的液體泵入器官的機制。
“雖然我們的研究證明清除毒素可能不是我們需要睡眠的關鍵原因,但睡眠的重要性是無可爭議的。”研究共同負責人Bill Wisden在一份新聞稿中解釋,“睡眠中斷是癡呆癥患者的常見癥狀,我們仍然不知道這是不是疾病進展的結果或驅動因素。出于某種原因,良好的睡眠很可能有助于降低癡呆癥風險。換個角度看,我們研究表明,大腦在清醒狀態(tài)下的清除效率很高。一般來說,清醒、活躍和鍛煉可以更有效地清除大腦中的毒素。”
轉載來源:澎湃新聞? 生命科學 作者:曹年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