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時空/文 文博時空 作者 王童
文物攝影|杜廣磊
歷代文人墨客對文房四寶多有贊嘆,有的甚至愛之成癖,如米芾愛硯,甚至抱硯入眠;蘇軾愛墨,藏墨、飲墨,留下“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飲”詩句;李煜愛紙,重金遍尋造澄心堂紙的高手;蘇軾亦愛諸葛筆,得筆忘流放之苦。
宋 趙昌 南唐文會圖頁(局部)
文房四寶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時期。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隨歷史發(fā)展而有所變化。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黃山市、宣城市)、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
走進安徽博物院常設展覽“安徽文房四寶”,從筆、墨、紙、硯到文房雅器,淺窺時代演進與歷史故事,領略古人的匠心獨運與情思雅趣。
01
毫尖神韻,宣筆縱橫
方形竹管竹石圖筆(左 1、2)、象牙刻山水管筆(右 1)
筆桿通體象牙,筆套刻梅、竹圖。象牙制作的毛筆,在古代多為皇室用品。
“治世之功,莫尚于筆。”(晉 成公綏《棄故筆賦》)自古以來筆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象征,上自朝廷御批、金殿閱卷,下至書生寫字、畫匠描摹。筆,可序自然之情。中國歷代文人通過毛筆揮灑奇思、宣泄情懷,為后人留下無盡的翰墨丹青。書圣王羲之行云流水寫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草圣懷素筆走龍蛇寫下超妙入神的《苦筍帖》,顏真卿極度悲憤下創(chuàng)作出感人肺腑的《祭侄文稿》。
中國的書寫用筆起源很早,相關考古證明早在夏商時期就已經有原始的筆。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都已經制作和使用書寫用筆。那時筆的名稱繁多,吳國叫“不律”,燕國叫“弗”,楚國叫“幸”,秦國叫“筆”。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開始統(tǒng)一命名為“筆”。
毛筆的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現今考古發(fā)現的最早毛筆屬于戰(zhàn)國時期,出土于湖南省長沙市一座戰(zhàn)國晚期的木槨墓中,兔毛制成。從秦至晉,毛筆形制不斷成熟,制作工藝日趨精致。
毛筆結構圖
一管好筆的誕生,將引得舉國關注,并有幸成為“貢筆”,特供至皇家御用。宣州盛產的筆,在唐代一舉成為貢筆,并命名為“宣筆”,宣州也成為全國的制筆中心。唐代詩人耿湋(wéi)寫有一首《詠宣州筆》詩:“寒竹慚虛受,纖毫任幾重;影端緣守直,心勁懶藏鋒。落紙驚風起,搖空見露濃;丹青與文事,舍此復何從。”
北宋時期,宣筆制作名工輩出,守正創(chuàng)新。制筆名家諸葛高制作的三副筆、散卓筆等質量上乘,為世人倚重。到了南宋時期,因政治中心的南遷和長年征戰(zhàn)使得宣筆式微,筆工流離失所,部分筆工依附徽州墨莊仍繼續(xù)制筆、傳承宣筆技藝。
毛筆形制圖
制筆工具
蘇、黃之爭
安徽最出名的毛筆當屬諸葛家族制作的筆,是安徽宣筆的代表品牌。明人婁堅《學古緒言》卷二十中寫道:“宋時筆工稱宣城諸葛,然蘇、黃之論似微不同。”諸葛筆早在唐代便已是聲名顯赫,宋代時期更是獨步海內,詩人梅堯臣、政治家歐陽修、文學家蘇軾、文學家黃庭堅等文人名士都極度推崇諸葛筆。但蘇軾與黃庭堅二人對諸葛筆的見解頗有分歧。
蘇軾十分崇尚諸葛筆,認為諸葛筆仍能沿襲唐制,毫健心圓。他也常常贊嘆諸葛筆制作的奇妙,并認為只有善書法者方能領悟到諸葛筆的奧妙之處。以至于當蘇軾流放嶺南后回都城,偶然在叔靜(孫鼛,字叔靜,錢塘人)家用到諸葛筆,喜不自勝,不僅稱贊諸葛筆含蓄內斂,“乃爾蘊藉耶”,還認為這是流放歸來的大喜事:“今日于叔靜家飲官法酒,烹團茶,燒衙香,用諸葛筆,皆北歸喜事。”(《書贈孫叔靜》)
相比于蘇軾的極盡贊美,黃庭堅認為,如果用諸葛筆寫小字,那確實十分精妙,但是,如果用來寫大字,那就差強人意了。一句“試提筆去紙數寸書,諸葛筆敗矣”,充分說明了,在黃庭堅心里,古法制作的諸葛筆,也不過爾爾。
蘇軾與黃庭堅在諸葛筆上的不同見解,也是緣自執(zhí)筆方式的迥異。黃庭堅在《跋東坡論筆》中說:“東坡平生喜用宣城諸葛家筆,以為諸葛之下者,猶勝它處工者。平生書字,每得諸葛筆,則宛轉可意……然東坡不善雙鉤懸腕,故書家亦不伏此論。”
執(zhí)筆方式的不同不僅是各書法家的個人風格迥異,同時也與家具的演變相聯系。唐代以前的坐具一般是低矮的席、榻,人們席地跪坐,執(zhí)筆者與紙的距離較遠,必須得懸腕、肘書寫,以手指運動為主,這時期的筆桿細長,筆鋒勁彈尖利。東晉時期大書法家王羲之擅長懸腕,據說唐代有人慕名求諸葛氏制作的筆,諸葛氏只得說:“似此特常筆與之爾。前兩枝(吳本‘前’下有‘與’字)非右軍不能用也。”在五代時期,有人為了學晉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楷法,為獲得宣城諸葛筆一枝,酬以十金。
中唐開始,高型家具開始流行,垂足直立書寫成為常態(tài),書寫姿勢變?yōu)榉付鴷鴮懸揽渴滞蟀l(fā)力,肘腕倚于案,手指執(zhí)筆,筆桿開始變短且加粗,筆鋒加長。
明 仇英?西園雅集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圖畫的是北宋時蘇軾、米芾、李公麟等學士文人雅集于駙馬都尉王詵家西園的故事。畫中,這些文人雅士風云際會,揮毫用墨,吟詩賦詞,撫琴唱和,打坐問禪,衣著得體,動靜自然,書童侍女,舉止斯文,落落大方。宋代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高家具與矮家具并存。畫面中有矮桌的出現,書寫者跪坐執(zhí)筆。
晉 顧愷之 女史箴圖局部(唐摹本)?大英博物館藏
畫面中女子站立執(zhí)筆。
“大明萬歷年款”青花瓷管筆
宣城變樣蹲雞距
宣筆有許多品種,或以用材,或以形制而名,諸如紫毫、散卓、鼠毫、雞距等。雞距筆因其筆頭形狀像雞爪后突出的距而得名,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作《雞距筆賦》稱贊道:“不名雞距,無以表入木之功。”雞距筆以兔毛為毫,采用纏紙法,用麻紙裹住柱根,筆鋒短小犀利,筆毫回彈自然。宋代詩人黃庭堅寫有《謝送宣城筆》,感嘆雞距筆難得,“一束喜從公處得,千金求買市中無”。
雞距筆結構圖
電影《妖貓傳》中的“雞距筆”
日本高僧空海隨遣唐使來唐,兩年后帶走了一批唐朝的毛筆及制作技術。據空海獻給日本皇帝的《貍毛筆表》稱:貍毛筆四管……昨日進止,且教筆生坂井名清川造得奉進。空海于海西所聽見如此,其中大小、長短、強柔、齊尖者,隨字勢粗細,總取舍而已。簡毛之法,纏紙之要,深墨藏用,并家傳授。訖空海自家試看新作者,不減唐家。
雞距筆歷史悠久,早在魏晉至隋唐時期,書法大家們多使用筆鋒粗短而硬勁的毛筆,其中較著名的有雞距筆。有專家分析,晉人王珣《伯遠帖》可能是用雞距筆寫成的。書中折筆處往往提起再下的動作與很貼合雞距筆的運筆特征。從隋智永的《真草千文》的墨跡分析,楷書部分有些捺畫以及鉤畫頓筆處有賊毫冒出;草書部分墨少行筆時常常出現筆畫開叉的現象,這些也是由于短鋒纏紙硬毫形制特點所造成。
到晚唐時期,書法大家柳公權點評雞距筆:“出鋒太短,傷于勁硬。”一下點出了雞距筆的缺點,開始慢慢由雞距筆向散卓筆轉變。據北宋文學家黃庭堅在《山谷筆說》中說:“宣城諸葛高系散卓筆,大概筆長寸半,藏一寸于管中。”
左:清 鹿角桿筆
右:清 漆木管鬃毫提筆
02
落紙如漆,徽墨流芳
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里記載:“凡墨燒煙凝質而為之。”墨是古人書寫必不可少的用品,一般分為“松煙墨”和“油煙墨”兩種。在中國書法中,墨與筆相得益彰,有言“墨法之少,全從筆出”。清代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也說:“書法字法,本寸筆,成于墨,則墨法尤書芝一大關鍵已。”在中國繪畫中,根據墨與水的不同比例,衍生出“墨分五色”,即焦、濃、重、淡、清。
歷代油煙墨配方
書寫用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天然墨,人工墨的出現不晚于秦代。到了唐末,制墨名家李超、李廷圭父子南遷至歙州(今安徽歙縣)采松制墨,徽墨開始聞名四海。徽墨自五代發(fā)端,兩宋崛起,至明清達到頂峰。徽墨色澤黑潤,經久不褪,紙筆不膠,香味濃郁,有落紙如漆的美譽。
“四寶”之一的李廷圭墨
古人有云:“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古代使用的墨與現代的墨汁不一樣,而是需要加水研磨的墨錠。經過匠人們千杵萬揉的捶打,良墨如漆,經久不衰。墨中至寶當屬徽墨,談起徽墨,一般認為開創(chuàng)者、奠基人是代十國時南唐制墨名家李廷圭。
李廷圭原籍河北易水(今河北保定),李廷圭的父親李超是制墨名工,為了躲避唐末戰(zhàn)亂,舉家南遷至歙州(今安徽歙縣)居住。因歙州多古松,李家重操舊業(yè),以造墨為生。李廷圭制作的墨堅如玉,且有犀紋,豐肌膩理,光澤如漆,具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特點。
李廷圭原姓“奚”,因為他與其父親奚超制作的墨寶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賞識,召奚廷圭擔任墨務官,并賜國姓“李”。宋宣和三年(1121 年),改歙州為徽州,李氏制作的墨及其他各大家之墨,統(tǒng)一定稱為徽墨。李廷圭墨與澄心堂紙、龍尾硯、諸葛筆并稱四寶。宋宣和年間,曾出現過“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局面。
方、程之爭
明清徽墨有三大流派,以地理位置劃分,分別是歙縣派、休寧派、婺源派,其中歙縣派代表人物程君房、方于魯二人為搶占市場,相互競爭,在良性競爭中推動徽墨品質的提升,促進了徽州制墨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明清徽墨三大流派
方于魯(生卒年不詳),初名大滶,以字行,改字建元,原籍歙縣(今安徽歙縣),徙居新都(今屬四川),明朝萬歷時墨工。初投謁于程君房門下,后自立門戶。自創(chuàng)墨樣,編撰《方氏墨譜》。程君房(生卒年不詳),活躍于萬歷年間,名大約,以字行,又字幼博,號筱野,新安(今安徽新安縣)人。精于制墨,其墨光潔細膩,款式花紋變化多端,深得文人士大夫喜愛,著有《程氏墨苑》。
明 方于魯制仙桃形墨
墨形似桃,正面一側填金陰文隸書表明日期“庚子年甲申月丁酉日記”,另一側填金陰文篆書“西王母賜漢武桃 宣和殿”。背面陽文楷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以庫藏核桃命大學士宋濂為賦一事。側款為陽文楷書“方于魯”。
明 程君房制百爵圖石綠墨
正面陰文楷書填金“題丁南羽百爵圖”和陰文楷書七言詩,背面鐫刻百雀圖,“雀”通“爵”,百雀圖即百爵圖。墨一側陽文楷書“天氣元年程君房制”。墨取材天然石綠的彩墨,多用于繪畫。
明 程君房制百牛圖墨
兩面各鐫刻 50 頭牛圖案,飲牛吃草、嬉戲打鬧,神態(tài)各異。墨正面陽文楷書“程君房”,背面陽文楷書“貢墨”。
徽州墨業(yè)歷代不乏能工巧匠,在競爭中,墨品的設計充滿著文趣,且根據不同客戶群體,分為精品墨、貢墨、文人定制墨、禮品墨等,品類繁多。墨的形狀也多變,其上雕刻精細、描金施彩,逐漸由實用文具演變?yōu)榫哂杏^賞和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清 藍采和立像墨
取自民間傳說“八仙”之一藍采和形象。墨人右手提花籃,立于龍首碧波之上。底座為陽文楷書“乾隆年制”。非常典型的“禮品墨”,講求墨形和圖案的吉祥寓意,煙料稍遜一籌。
在明代中晚期,開始出現了按一定主題設計制作的“集錦墨”,又名“遙函墨”,它們的形狀、名稱、圖案各具特色,有的如畫卷,有的似古錢,有的象琴,有的類鐘,有的做成亭臺樓閣等。集錦墨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所有墨錠形狀相同,圖案紋飾不同;二是墨塊形制,圖案紋飾迥然不同。清代制墨名家胡天柱(1742年-1808年)創(chuàng)立“胡開文”墨業(yè)品牌,集各家之長,名品數不勝數,比如“黃山圖”、“御園圖”系列,都屬于集錦墨。
御園圖集錦墨墨模拓印圖
03
光潔如玉,宣紙千秋
早在西漢時期,古人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為原料造紙。中國造紙經歷千年,集大成者便是自唐代興起的宣紙,產自安徽宣城郡(今安徽宣州涇縣)。據載,唐天寶年間,在全國各地運到京城長安的進貢之物中,宣城郡船中有紙、筆等貢品。
唐代大臣、畫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寫道:“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唐開元年間宣城郡造的紙因為品質出眾而成為貢品,宣紙聞名天下。宋元時期,宣紙的制作技藝趨于成熟,漕溪汪氏和小嶺曹氏已有技藝譜系傳承。明代年間,宣紙原料配方趨于穩(wěn)定,品種花色日愈增多。到了清代,編書修志之風盛行,再加上徽商繁盛,帶動了宣紙的廣泛傳播,宣紙的制造業(yè)居于全國造紙業(yè)之首。
宣紙的生產地安徽涇縣,地處中緯度南沿,四季分明,氣候適宜,境內草本植物越計 1000 余種,獨有的草本原料造就該地生產制作的紙有獨特魅力,當宣紙與墨相遇,施之于筆墨,有著“墨韻萬變”特點。宣紙有著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因其具備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等特質,享有“紙壽千年”的美譽。
宣紙的主要原料
不同品類生宣原料配比
宣紙的特點是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明清時期,宣紙已成為中國書畫用紙的首選。清代中后期以后,除了常用的生、熟宣外,生宣成為各種高級加工紙的首選素材。經過浸染、涂刷、灑濺、砑花等多種工藝復合而成的加工宣紙,蠟箋光滑細膩,虎皮渾然天成,色宣鮮亮動人。
南宋 生玉版宣——張即之《楷書華嚴經》
以青檀皮為原料,紙品厚實,潔白綿韌,性柔細薄,色如美玉,為宣紙上品。
04
玉德金聲,歙硯永澤
漢 三足雙龍石硯
1956 年太和縣李閣鄉(xiāng)雙古堆漢墓出土。硯呈圓形,硯蓋透雕雙螭首,蓋頂有提梁,淺刻方格紋。蓋內淺刻云紋,間有奔馬、飛鹿等神獸。硯底三足刻有熊樣紋飾。專家根據石質判斷此硯為歙硯,是歙硯“漢代起源說”的重要實物依據。
北宋官員蘇易簡的《文房四譜》有記載:“四寶硯為首,筆墨兼紙,皆可隨時收索,可與終身俱者,惟硯而已。”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漢代以前稱為“研”。硯的種類繁多,有石硯、泥硯、瓷器硯、銅硯、漆砂硯等。
安徽自古硯石品類豐富,有黃山歙硯、淮南紫金硯、宣城宣硯等,其中尤以歙硯最具盛名。歙硯又名龍尾硯,因產自安徽歙州而得名。歙硯石質細膩、發(fā)墨益毫、滑不拒墨、儲水不涸,叩之似金屬聲,所以有“玉德金聲”美譽。
歙硯制作工序
歙硯的起源至今仍有爭議,一般認為興于唐宋。形狀上以箕形為主,前高后低、前窄后寬,背部的尾端上有兩個柱足,造型簡單,實用性強。中唐以后,歙硯硯式逐漸豐富,硯石選用逐步規(guī)范。歙石石色青瑩、堅潤如玉;玉石的品類繁多、秀美異常。
隋 赭釉多足硯
1952 年無為縣嚴家橋出土。硯底部有二十一根蹄形柱足,硯面無釉,硯身和硯池有黃褐色釉。硯面微凸,環(huán)一周硯池,蕾絲西周君主所設太學——辟雍,所以又名辟雍硯。這種形狀是隋唐時期流行的硯形。
南唐時期,專門設有硯務官督采歙硯事宜,歙硯成為貢品。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將龍尾舊坑硯與李廷珪墨、澄心堂紙三者并稱為“天下冠”。宋時,歙硯進入大發(fā)展階段,硯石開采達到頂峰。抄手硯(硯底部鏤空,手可以伸入,便于移動)代替箕形硯成為主要硯式,文人品硯、藏硯之風盛行,出現了研究歙硯的專著。
任伯年《紫綬金章圖》(1883 年)
明代盛行玩硯之風,歙硯的藝術性逐漸超越實用性。歙硯硯雕技藝不斷發(fā)展,題款刻銘逐漸成鳳。清代歙硯開采仍持續(xù)低迷,但雕刻技藝在這一時期發(fā)展至頂峰。歙硯雕刻受到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影響,題材涉獵廣泛、設計工藝精湛。清代歙硯抄手硯逐漸減少,平底和四邊留沿、中間凹下為附池的樣式成為主流,且在附池內提銘、雕刻書畫圖案成為風尚。
05
文房雅賞,沉淀性情
古人的書齋生活是文人的心靈存放處。早在漢代,文學家張衡就曾稱贊自己的書房可“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明代戲曲作家高濂(1573 年—1620 年)曾說過:“時乎坐陳鐘鼎,幾列琴書,拓帖松窗之下,圖展蘭室之中,簾櫳香靄,欄檻花妍。雖咽水餐云,亦足以忘饑永日,冰玉吾齋,一洗人間氛垢矣。清心樂志,孰過于此?”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曾是無數名士的桃花源。文房(書房)雖方寸斗室,卻別有洞天。文人們把玩、賞用清供陳設,沉淀性情,提升修養(yǎng),感悟自然奧妙,領會人生精義。所謂文房清供,那是筆耕丹青的必備用具,也是文人雅士們燕閑生活的寄情雅玩,指文房中的陳設品,主要包括各式家具、古琴、古碑法帖、字畫、雕塑、玉器、青銅彝器、古器物或仿古器、奇石異木等諸多物件。所有器件都不外乎文、趣、雅、奇、妙,形制或大或小,精巧別致,清雅脫俗。
聞香靜性
古代文人在書齋讀書時,常有焚香靜讀的習性。焚香操古琴,焚香夜讀書。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有言:“齋室中燒香,不可一日無者。”明崇禎歲貢生毛元淳《尋樂編》中也曾說道:“早晨焚香一炷,清煙飄翻,頓令塵心散去,靈心熏開,書齋中不可無此意味。”焚香的香料有講究,承載香料的香具也是別出心裁,是文房賞玩器物之一。
明 雙龍耳香爐
清 仿大明宣德年制款銅云龍紋爐
唐朝詩人李賀有詩言:“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香筒又稱香籠,直式線香的香具,也可以直接將特制的香料或是香花放入其中。香筒用料豐富,黃楊木最常見,也有用紫檀、竹子制作。
清 竹鏤雕“玄柳子題”人物香筒
圓筒,透鏤雕,畫面為林泉深處三位老者閑適且淡雅的隱居生活。頂部刻草書七言詩:“蓬萊有書黃鶴寄,洞中無鎖白云封。”署款“玄柳子題”。
明 竹鏤雕人物松柳紋香筒
筒身髹漆紅潤,上下裝飾木蓋和底座,外壁采用鏤空雕刻高士松竹圖。圖中山石層疊,樹木蔥郁。畫面疏密有度。
除了焚香,書房里還縈繞自然花香、果香。
清 青白玉松竹梅紋花插
玉料雕刻而成,外部有“歲寒三友”梅、竹、松,寄托主任清高的人生追求。
清 象牙雕松鼠葡萄葉形香櫞盤
雕工精湛,造型優(yōu)美。盤呈曲邊葡萄葉形,鏤雕葉柄。一串葡萄上鏤雕一只小松鼠。另一端雕刻有兩只彩色小蟲。下方雕刻有一花卉。
香櫞盤,盛放水果的小型果盤。一般放在書齋中,多放置香櫞或佛手在其中。香味宜人,滿室清芬。
筆墨“良配”
在古代的文房書齋中,除筆、墨、紙、硯這四種主要文具外,還有一些與之配套的其他器具。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屠隆在《文具雅編》中記述了四十多種文房用品,通常較為常見的有筆筒、筆掭、筆洗、墨床、壓尺、鎮(zhèn)紙、臂擱等。
清 寶石紅釉瓷筆洗
明 荷葉形筆掭
玉洗仿荷葉形,兩邊各置一朵荷花,荷葉邊自然內卷,內壁有清晰可見的纖細葉莖。
筆掭又稱筆硯,書寫繪畫時用來蘸墨吮毫、調整筆鋒,流行于明代,有瓷、玉、金屬等品種,造型多為淺碟式。
清 翡翠蝙蝠紋秋葉形洗
清 青玉臥獸鎮(zhèn)紙張
清 水晶筆架
明 牙雕《山水高士圖》筆筒
圓筒,直壁,外側繪畫有山水人物圖景。三賢士盤膝對坐,中間放有一架古琴,另有一著官服者,正從遠走向三賢者,線條流暢,圖案滿而不亂,人物傳神逼真。
清 豆青青花開光花果紋筆筒
器身以青料繪制桃花、月季、葡萄、佛手等圖案。筆筒釉色純凈,紋飾雅致。
清 留青竹刻“張希黃”款山水小臂擱
臂擱是書寫時枕臂的用具,也稱為“秘擱”或“腕枕”,一般為竹制。這個臂擱采用皮雕手法,雕刻庭院小景,其中山石取細皴,閣樓兼職線條細膩,運刀流暢。
黃花梨木家具
文房清供于唐宋時期興起,至明清時期達到頂峰,成為實用的藝術佳品。與現代的書房不同,古人的書房里放置著可供小憩的床。床的選材與設計都十分講究。
鐵力木床身紫檀木圍子羅漢床 王世襄舊藏 上海博物館藏
羅漢床尺寸較小,僅可供一人日間起居或小憩,陳設于室內、室外皆可。
書房里的家具也是額外講究,木材大多為黃花梨。黃花梨木色澤黃潤、材質細密、紋理柔美、香氣泌人而備受明清匠人寵愛。再加上明朝時期對外交流互通,相關記載表明,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木材是當時最大的一宗進口商品,其中優(yōu)質硬木“花梨木”甚受歡迎。
黃花梨三足香幾 王世襄舊藏 上海博物館藏
幾面用四段弧形大邊攢成大圓框,大槽裝面心板,立面作冰盤沿線腳。束腰下浮雕卷草紋的牙條膨出,以插肩榫與三彎腿相交。腿足細長,足底翻出云頭,下設圓形脫泥。
黃花梨玫瑰椅 陳夢家、趙蘿蕤夫婦舊藏 上海博物館藏
南北稱呼不一樣,北方稱“玫瑰椅”,南方稱“文椅”。據說因文人喜好而得名。該椅子四腿穿過座面,直接與搭腦和扶手以悶榫連接。悶榫在外形上類似煙袋鍋子,上下貫通,不易損壞。
黃花梨圓后背交椅 王世襄舊藏 上海博物館藏
靠背板透雕精美,上有螭溫開光,中有麒麟山石,下有云頭亮腳。座緣浮雕雙螭紋。
黃花梨束腰三彎腿霸王棖方凳 王世襄舊藏 上海博物館藏
三彎腿是明代家具中較常見的。為保持牙條壺門輪廓的完整,采用霸王棖替代羅鍋棖加矮老的結構。霸王棖以高強度的支撐力而得名。
觀展攻略
安徽博物院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 - 17:00(16:30 起停止取票、入場),星期一閉館(節(jié)假日另行通知)。
地點:安徽博物院蜀山館(新館),安徽省合肥市懷寧路 87 號。乘坐軌道交通 3 號線,到省博物院 1 號出口出,步行 500 米到達安徽博物院。
參考文獻
[1]朱友舟.宋代毛筆形制的變遷與蘇、黃的書風[J].書法,2012(07):114-115.
[2]肖建新.諸葛筆考[J].文化遺產,2015(04):139-146.
[3]朱友舟.雞距筆考[J].書法,2013(07):98-101.
[4]石炯.古物與明代文人的書齋生活[J].新美術,2016,37(07):48-60.
圖片 | 杜廣磊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