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朱熹妍 王健沒有公司,不是企業(yè)家,甚至從來就沒有沾過金融的邊兒,但是國投信托有限公司 (下稱國投信托)一只當代藝術品信托基金卻以其命名。
這只剛剛成立的“國投飛龍藝術品基金·王健當代藝術信托”的基金,號稱是國內藝術品領域首款財產型信托產品,它與支持信托業(yè)從千億規(guī)模發(fā)展到6萬億時代的資金信托不一樣。“財產信托不募集資金、不運作資金,是通過操作推廣使財產增值,從而分享收益的。”國投信托創(chuàng)新業(yè)務部總經理李強表示。
在經歷過近年資金信托的瘋狂成長,以及現(xiàn)今金融混業(yè)的壓力與機遇下,信托開始轉向自己的古老形態(tài)——財產信托,而其所呈現(xiàn)的外貌亦是越發(fā)時尚。其間,藝術品被認為是個不錯的領域。
不一樣
少女眉目平和,鎖骨明晰,頭微昂,眼神卻略微向下無限遠伸,顯出與她右側的白天鵝一樣的優(yōu)雅卻堅毅,二者相似卻又相互隔離。這幅名為“天鵝湖”的橫向構圖的畫作,將與王健其他49件作品一起,成為上述信托產品的配置產品,估值共9000多萬元人民幣,產品運作周期為5年。它們是4件雕塑、9幅素描、37幅油畫。
與資金信托不一樣的是,這種財產類信托并不需要資金參與。
除了收取一年十幾萬元的管理費用外,國投信托的其他收入與畫作的市場價值直接掛鉤。李強表示,“在這5年間,國投信托主要是通過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通過金融的方式運作將王健作品的藝術影響力提升起來,并且通過跟專業(yè)機構的合作開發(fā)相關的衍生品,實現(xiàn)信托財產的增值。”當然,畫作升值后的這位“推手”也會分享其中增值收益。
這也是王健與之合作的原因。與傳統(tǒng)的畫廊相比,國投信托更接近金融資源。接下來的5年,他需要準備的是各種面向私人銀行、投資者舉辦的各類展覽酒會,這些高凈值人士可能會與藝術界的見解品味不同,但他們才是真正能夠為畫作買單的人。20多年前的旅美是為了學畫,但是如今他開始接納金融為藝術添色。
王健,1958年生于大連,1987年起就一直旅居國外學畫,20多年間在美國加州地區(qū)數次舉辦個展。2008年,中國美術館舉辦他個人在國內的首次展覽,展覽由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策劃。自此,這位畫家開始歸國發(fā)展。彼時正值藝術品投資走熱之際,國投信托也正在考慮進入當代藝術領域。
實際上,真正將藝術品信托帶上臺面的也正是國投信托,其與北京保利藝術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盛世寶藏1號保利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也是第一款與藝術品掛鉤的信托產品,用于購買數位著名畫家知名畫作的收益權。正如國投信托總經理呂益民所說,信托公司服務的主要是高凈值客戶,這些客戶在自己的資產、財產增值保值的同時,也需要追求一些和生活品位相關的東西,因此國投就選擇了藝術品領域。
2010年之后藝術品信托快速發(fā)展,數據顯示2011年藝術品信托融資相比2010年增幅超過600%。今年上半年國內各信托公司總共發(fā)行藝術品信托產品17款,累計融資達29.34億元,同比增長13.46%。同時,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展開藝術品信托業(yè)務,2010年僅有國投與中信兩家身影,2011年華澳、中誠、上海信托也開始涉水,而今年方正東亞信托、長安信托也開始參與其中。
雖然百億規(guī)模的藝術信托青睞的藝術品各式各樣,但是雷同的是其金融操作手法——當年“盛世寶藏”開創(chuàng)的融資類藝術品信托產品仍然占據絕對主體的地位,權益越拆越細分,存續(xù)期也越來越短,從最開始的5年到目前普遍的2年。
今年以來回調開始,藝術品信托的數量與規(guī)模都出現(xiàn)大幅度下降——藝術品信托卷入多起重大案件,拍賣市場整體行情的走弱,業(yè)內預計信托產品的發(fā)行市場將在較長一段時間持續(xù)低迷走勢。
創(chuàng)新式回歸
“藝術品信托只是一個縮影,國內融資類信托的發(fā)展過于迅速而顯得危機四伏。”一位信托從業(yè)人士對記者表示。他認為,在金融混業(yè)到來的大背景下,信托應該回歸到自身優(yōu)勢領域之中。
這一觀點與李強不謀而合。他預計,財產類信托將大行其道,而“國投飛龍藝術品基金·王健當代藝術信托”就是一次嘗試。
“不募資融資就說明沒有通道費用,管理費也微乎其微,信托公司盈利靠的是管理與運作這50件作品以求增值。”他的計劃是,與專業(yè)機構合作舉辦王健畫作展覽、在國內知名藝術院校舉行講座和演講、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舉辦作品鑒賞會等活動對藝術品進行推廣運作,實現(xiàn)信托財產的穩(wěn)定增值。其中,李強認為,與私人銀行的關系可以好好運用。私人銀行擁有大量高凈值人士的資產管理需求,而信托擁有大量創(chuàng)新式的融資項目,在未來金融混業(yè)的背景下之前的合作將會更加緊密。
不過,當“推手”可比“通道”要費時費力得多。多家信托公司負責人預測,財產信托的覆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可能會從藝術品領域拓展到財產的傳承與增值等多方面。
實際上財產信托作為信托業(yè)的主要分支,在歐美發(fā)達國家非常流行。近日龍湖地產主席吳亞軍的離婚事件中,其背后的家族信托基金就被廣泛關注。因為通過Charm Talent 及Silverland Assets各自持有龍湖地產股權,離婚時不需要再次分割,從而避免了離婚財產糾紛。因為可以達到資產隔離和避稅,財產信托在國外一直被廣泛應用于財產的傳承和增值方面,但在中國內地包括財產信托在內的個人信托業(yè)務,到目前為止基本上還是空白。
信托業(yè)內認為,隨著社會財富的累積以及高凈值人群的增長,財產信托將快速發(fā)展。不過,目前,還面臨著一些門檻。
“比如需要信托的財產中包括房子,必須過戶到信托公司名下變成信托財產,這就需要新繳不少稅。”李強說。
另外,做慣通道業(yè)務坐等拿錢的信托公司,是否有精力和能力去幫人打理財產也是一個轉變。國投信托的創(chuàng)新部門也正在為此招兵買馬,“信托主要起到一個整合資源的角色,更多的運作會找專門的公司去承擔。”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