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時空 作者 金笛 漁民戴著魚簍,撐著竹筏,在幽靜的河道劃行,水鳥忽地從頭上飛過;在稻田里,人們正在彎腰忙碌地播種,整齊的田壟,已經插滿了稻苗;那些心靈手巧,有著非凡才藝的工匠,正在作坊里打磨玉器,從一塊亮石變?yōu)槊烙瘢窠城易燎夷ィ脮r光雕刻著奇跡。
這是一幅 5000 年前的江南“清明上河圖”,愜意而清新。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方向 16 公里。這就是被稱為中國史前時代第一個都邑的良渚遺址。良渚古城已具有內外三重中國傳統(tǒng)都城格局,總面積達 800 萬平米。俯瞰良渚,向西背靠浙北天目山余脈,向東為杭嘉湖平原。西邊的山脈依次分布著玉材、木材、石材資源,而東邊的平原是水稻,良渚城恰好處在中心位置。
良渚古城,恰好處于玉材、木材、石材與稻田的中心位置
從良渚向西 8 公里,是迄今為止最早的水利工程遺跡,同時具有防洪與灌溉功能;水稻種植已具備規(guī)模種植及收割技術;在手工業(yè),良渚開創(chuàng)了琮、壁玉禮器先河,把中國玉文化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2019 年良渚古城遺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在尚無青銅器出現(xiàn)而申遺成功的唯一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古國文明,燦爛的玉文化走過數(shù)千年之后,以它神秘而柔美的尊容,重新回到世界的舞臺。
讓我們走入良渚的日常生活,看一看五千年前先民們的生活與勞作。
日出而作
吃過簡單的早飯,良渚人開始了一天的生計,一幅“男耕女織”的畫卷徐徐展開。
男人拿起石犁,走向稻田。
浙江平湖莊橋墳遺址出土良渚組合石犁
組合石犁,長約 40-50 厘米,寬約 20 厘米,由三個石片組合而成,鑲嵌在木頭底座上。發(fā)現(xiàn)破損時,只需要替換破損部分,而不需要全部報廢,加裝底座后又保證了堅固性。
左手用的石鐮,和現(xiàn)在的幾乎一樣,5000 年的鐮刀形式幾乎沒有變化。石鐮的發(fā)明具有劃時代意義,使得水稻收割可以實現(xiàn)量產。
由于組合石犁、石鐮的使用,使得良渚的水稻生產具有了規(guī)模生產的能力。
他們的稻田是什么樣的?
(點擊查看大圖)
在浙江余杭茅山南麓,發(fā)現(xiàn)了面積達 5.5 萬平方米良渚稻田,由灌溉水渠、田埂等組成,田埂將稻田區(qū)分為南北向的長條形田塊,單個田塊面積為 20 米乘以 100 米左右,田埂之間距離均勻、整齊。
在良渚古城外圍,有綿延 20 多千米的 11 個人工壩體,與山體地形圍合成了大型水庫。這是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堤壩系統(tǒng)之一。水庫的存水,通過綿延的灌溉水渠,緩緩流向遠處的稻田,滋養(yǎng)著良渚先民辛勤哺育的禾苗。
人工水壩的發(fā)現(xiàn),使得良渚古城的實際范圍擴大到 100 多平方公里,涵蓋了水壩、祭壇、城郭與宮殿區(qū)。
由谷口高壩、平原低壩圍合成的水庫,既可用于防洪,又可利于灌溉。
農閑的時候,有的會射箭的人會去打獵。
良渚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刻符陶罐
在刻符陶罐上,從左到右,有一排符號。放大后可看到,最左是一只弓,稍左是一只老虎,老虎身后是一張網,無處可逃的老虎成為網中物,再往右邊,是老虎做熟了,最后就剩下骨頭了。
當男人在田野勞作、打獵時,女眷們在家里織布,喂養(yǎng)家畜。男耕女織的農家模樣,在 5000 年前已是這般的溫馨了。
石制紡輪
用石紡輪搓出紡線
從日出到日中,忙碌了半天,男人們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回家,女人們開始燒起炊煙煮飯。
良渚人的餐桌
來看一看豐盛的江南美食吧。
良渚人的主食為大米,豬肉是主菜,良渚出土的動物骨頭達幾十種,豬骨占 80 %,大部分是家養(yǎng)豬。
良渚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豬骨,為馴養(yǎng)的原始家豬
良渚對原始家畜的飼養(yǎng),馴養(yǎng)的主要對象是豬
身在魚米之鄉(xiāng),鮮美的湖魚當然是家常便飯。良渚人雖然有狩獵的習俗,然而從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看,并沒有那一種野生動物成為專門的捕殺對象。
良渚陶盤,用來盛魚的長盤
餐后的水果種類豐富,其中人工裁培的植物包括:梅、甜瓜、菱角、桃、葫蘆、杏。這禁不住讓人詫異,難道 5000 年前良渚的裁培技術就這么發(fā)達了嗎?
良渚食譜,放在今天的餐桌也毫不遜色
李子核
桃核
放大后觀察桃核,與現(xiàn)在的桃核基本沒有差別
南酸棗核
菱角
甜瓜籽
螺螄殼
穿著木屐,到城墻上逛一逛
在河道漫布的水鄉(xiāng),四通八達,河水清澈見底,輕輕劃著竹伐,良渚人可以到達任何一個地方。
木槳
穿上木屐,到城墻上逛一逛。
良渚木屐
在城墻上,有小朋友正在玩陀螺,正好大家比試比試,看一下,誰打出的陀螺旋轉時間更長。
良渚的木陀螺
良渚的城墻,寬約 20 米到 150 米,寬處凸出,外伸到水面中,實際上起到了碼頭的作用。與現(xiàn)在的城墻不同,良渚城墻上面是長長的平臺,人們在這里居住、休息的場所,同時起到了護衛(wèi)內城的作用。
住在城墻上的良渚人,并不從事稻作耕種,有做骨器的,有做漆器的,有做玉器的,也有做石鏃箭頭的,“百工”安居樂業(yè)。
西城墻發(fā)掘現(xiàn)場照片,翻拍于西城墻遺址展覽圖片
西城墻遺址,城墻底部鋪墊石頭作為地基,墻體用取自山上的黃色粘土堆筑而成。城墻總長約6公里。
王城之內
良渚王者
良渚的王者居住在良渚古城的宮殿內,宮殿區(qū)建在人工堆積的高臺之上。在良渚古城周圍,有 100 多個村落遺址,零零星星地分布在古城四周,他們耕作的稻田供給古城里的人們。
宮殿區(qū)下面,是人工堆積的泥土層
莫角山宮殿區(qū)微縮模型
木構件,右端有兩個卯,木身上有空孔、凹槽,良渚宮殿建筑采用卯榫結構
當人們看到木屐、木陀螺、木構件時,不禁會問:這些木頭為什么沒有腐爛?
在考古界有句話,干千年,濕萬年,不干不濕就半年。在沙漠的干燥環(huán)境,或者長三角濕潤的環(huán)境中,恒定的水分反而讓木構件數(shù)千年不朽,但是如果一個環(huán)境一會兒干一會濕,用不了半年就會腐朽。
莫角山宮殿不遠處,是小莫角山木構建筑遺址
在莫角山遺址,發(fā)現(xiàn)了一個龐大的倉儲區(qū),里面有碳化的稻谷 20 萬公斤,堪稱超級皇家糧庫。
稻谷遺存
用來盛米的木斗
良渚人的“絕活兒”
“倉中有糧,心中不慌”,有了充分的物質條件,良渚人在精神生活又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他們用木材鑿刻出精美的漆禮器,用玉石研磨出前所未見的玉琮、玉壁,奠定了良渚在歷史長河中獨特而永恒的魅力。
漆觚殘片
漆觚殘片在經過拼對后,基本上可看到大喇叭形口、細腰、高圈足的“觚”的形制。觚通常為酒器,用于祭祀禮儀,漆觚以光亮的外表與光澤,比陶制酒器更具有禮儀性。
良渚漆觚,都是用整塊木頭鑿制而成的,掏空中間后,在木胎表面涂上朱漆。在對漆觚殘片的漆膜解剖后發(fā)現(xiàn),漆膜是由朱砂、黑漆、紅漆、黑漆等 4 層漆膜工藝構成,研究人員對漆觚的漆膜用紅外光譜儀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漆膜的紅外光譜與現(xiàn)代生漆的紅外光譜相同。也就是說,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已經掌握了如此高超的智慧,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汁液與礦物質作為漆料,塑造精美的木禮器。
然而,比漆觚更被器重的是另一種手工藝——玉工匠,他們是良渚最有才藝、耐力與天分的人。打獵過程中表現(xiàn)機敏、沉穩(wěn)的人,制作陶器表現(xiàn)出特別才藝的人,都有可能成為玉工匠候選者。
玉工匠中最優(yōu)秀的人,被選撥出來攻“玉琮之王”,他要經過嚴格的訓練與傳承,幾乎耗盡一生才能夠完成這項良渚人心目中最崇高的使命。
玉琮之王,重達 6.5 千克的玉琮,攝于上海博物館“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玉琮之王刻著的“神人獸面”圖像,高僅 3 厘米,寬度不足 4 厘米,1 毫米內,刻出了 5~6 條細紋,現(xiàn)代工藝都無法復制出來。
由于“神人獸面”像淺刻在 3~4 厘米的玉石表面上,剛剛發(fā)掘出來時,考古隊員們居然沒有看出來圓眼神獸上面是一個戴著羽冠的神人。
“神人獸面”像威嚴而神圣
神人臉部呈倒梯型狀,意味著頂“介”字冠的巫覡戴著面具
在薩滿意識中,巫覡像神鳥般飛翔,托負著神獸,與上天溝通
神獸象征著協(xié)助巫師溝通天地的伙伴——“蹻”
“蹻”有健行、遠行之意,可以上天入地。東晉葛洪著的《抱樸子》一書說:“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者有三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蹻……龍蹻行最遠,其余者不過千里也。”
良渚玉文化:集大成者
良渚玉器,是玉文化集大成者,從玉琮、玉璧、玉鉞,到管、璜、環(huán)、鐲、玦等等種類繁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用玉禮制。“器以藏禮”,在中國后續(xù)文明都有接續(xù)與傳承,在《周禮》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的記載,而璧、琮的源頭就在良渚。
那是一個以玉為尊的時代。從北方牛河梁的紅山文化,玉器多為實物的刻畫,玉龍、烏龜、玉人、玉鳥,基本上是寫實風格的呈現(xiàn),造型簡約、生動。在江漢平原的凌家灘文化,玉器充滿靈氣,形制多有創(chuàng)新與突破,玉鷹、玉板、玉龜代表了古人的宇宙觀。在東部沿海的崧澤文化,開始出現(xiàn)象征著王權的石鉞,玉器有虎、鷹、龍等崇尚自然的動物造型。而到了良渚文明,從早期有簡潔的玉鳥等動物形象,到良渚中晚期的玉器,紅山文化、凌家灘文化的具象玉龍,演進為圖案化的龍首紋,而圓突雙眼、闊鼻、凸吻的形象,對于熟悉中國文化的人來說,那就是中國龍的樣子。
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美石也,”玉有什么樣的品質呢?“透閃玉”的堅韌度甚至超過鋼鐵,然而玉石看起來卻是“溫潤而澤”,外柔內剛,成為后世象征高尚人格的載體。
良渚文化輻射到北、西、南文化圈
良渚的玉琮,以“天圓地方”的格局傳遍了大半個中國,北至遼寧,西至甘肅,南至廣東,后世以禮為器的大部分形制源于良渚。
良渚先民對于玉的寄托,化為中國文化中道德高潔的象征,所謂“君子比德于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對于玉文化的鐘愛,已經溶入華夏民族的內在品格,散發(fā)著淡雅而堅軔的光芒。
參考資料:
[1] 劉斌:良渚與中國百年考古——被低估的中國新石器時代 , 中國文化研究, 2022-06-15
[2] 方向明:良渚與早期中國文明模式,浙江考古, 2022-06-15
[3] 方向明:良渚玉器神人獸面像的真相,大眾考古,2021-12
[4] 李新偉:良渚文化“神人獸面”圖像的內涵及演變,文物,2021年第6期
[5] 趙曄:良渚文化漆觚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 文章出處:中國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訊,2012-08-07
[6] 夏勇:從崧澤到良渚,良渚博物院副研究員,學術研究部主任, 良渚博物館講座
[7] 李偉:良渚-巫政之國的興衰,三聯(lián)生活周刊
圖片 | 金笛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子彤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