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韜
美國的民主
美國人必須納稅,但沒有任何法律條文規(guī)定一個人必須公開自己的納稅記錄。即使是政府官員,無論是總統(tǒng)還是一個剛入職的公務員,他們的報稅單也屬于隱私,只有在自愿的情況下才能被公開。
當然了,出于政治上的考慮,很多總統(tǒng)和總統(tǒng)候選人“被自愿”公布自己的報稅單。不管是真正自愿還是被自愿,總統(tǒng)和總統(tǒng)候選人公布報稅單只有40多年的歷史。首先公布報稅單的在任總統(tǒng)是杰拉德·福特,而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的前任尼克松總統(tǒng)在接受水門事件調查時被曝偷稅漏稅40多萬美元。在1976年競選連任時,面對因為水門事件和尼克松偷稅漏稅而造成的政府公信力危機,福特決定公布自己過去10年的報稅單。雖然福特沒有連任,但是他所開創(chuàng)的先例被后來的總統(tǒng)沿襲至今。受總統(tǒng)的影響,很多副總統(tǒng)和聯(lián)邦政府高級官員(如內閣成員和聯(lián)邦法院法官)也公布報稅單。
挑戰(zhàn)現(xiàn)任總統(tǒng)的候選人(也就是非現(xiàn)任總統(tǒng))米特·羅姆尼,他的父親,也就是曾任密歇根州長的老羅姆尼,則在1968年的大選中首開先河,公布了12年的報稅單。此后,雖然所有挑戰(zhàn)者都會公布納稅單,但是各人公布的年限卻不一樣。羅納德·里根在1980年大選時僅公布了前一年的報稅單,而鮑勃·多爾在1996年大選中公布了創(chuàng)紀錄的30年報稅單。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巴馬在2008年民主黨內初選的時候,公布了2000—2006年的報稅單(稅收截止日期是4月15日。他是在3月底公布的,因此缺了2007年的報稅單),而當年大選中他的共和黨競爭對手約翰·麥凱恩只公布了兩年的報稅單。
今年奧巴馬競選連任,他率先公布了過去12年(2000—2011)的報稅單,給人的感覺是光明磊落,沒有任何遮遮掩掩的地方。與奧巴馬的“大義凜然”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羅姆尼的“千呼萬喚始出來”。今年1月底,也就是共和黨黨內初選開始不久,這位億萬富翁迫于各方壓力公布了2010年的納稅記錄,但是2011年的納稅記錄卻是一拖再拖。羅姆尼越是不愿意公布,媒體越是覺得這位老兄“做賊心虛”,奧巴馬陣營越是窮追不舍。于是,9月21日,羅姆尼終于被自愿公布了2011年的報稅單。
根據羅姆尼公布的報稅單,他2011年收入約1370萬美元,納稅約194萬美元,實際稅率為14.1%。奧巴馬2011年的收入約為79萬美元,報稅16.2萬美元,實際稅率為20.5%。一眼就可以看出,羅姆尼的收入幾乎是奧巴馬的20倍,但是他的稅率卻比奧巴馬的還要低5個百分點。這就是奧巴馬陣營窮追不舍的原因:他們想讓選民知道現(xiàn)行稅法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按照美國現(xiàn)行稅法,資本收益的稅率為15%,而工資所得的稅率則高達35%。因此盡管富人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可能比工薪階層高,但是由于投資所得和慈善捐款享受優(yōu)惠稅率,因此前者的實際稅率往往比后者要低得多。
圍繞羅姆尼報稅單的鬧劇基本上結束了。當然了,羅姆尼還可以公布2010年之前的報稅單,但是這樣做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這場鬧劇最大的輸家是羅姆尼,最大的贏家是奧巴馬。就憑在這場鬧劇中的表現(xiàn),羅姆尼當選的前景顯得更加渺茫了。早知今日,何必一再拖延、給很多選民留下不好的印象呢?看來這位前州長還沒有領悟“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最難以讓人理解的是,他居然沒有從自己的父親身上學會如何適應美國政治的“潛規(guī)則”。
其實,拋開這場鬧劇背后的政治因素,一張報稅單可以把我們帶入美國政治的萬花筒,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美國的民主。
稅收、國家和民主
沒有稅收,就沒有國家。這個道理大家都能理解,因為無論是民主還是專制,每個國家都有各種各樣的運營成本,包括政府雇員的薪酬、軍費、社會福利、公共設施等等。稅收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強制性:如果靠個人自覺的話,幾乎不會有人納稅。這就是為什么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施行自愿納稅,否則“國將不國”了。
沒有稅收,就沒有民主。這個論斷則有些費解了,因為世界上這么多國家每個都在收稅,有的是民主,有的是專制。然而,美國的建國歷史恰恰為這個論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佐證。
北美13個殖民地反抗英國統(tǒng)治的獨立戰(zhàn)爭始于18世紀后期,其導火索就是英國議會于1765年通過的《印花稅法案》。該法案要求所有印刷品(包括公文、合同、報紙等)必須貼上印花稅票才可以流通。可以想象,該法案讓殖民地人民群情激昂,一年后被迫廢除。之后,英國議會又通過了1767年《唐森德法案》和1773年《茶稅法》,而后者直接導致了名垂美國歷史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在反對英國制定的各種苛捐雜稅的過程中,殖民地人士提出了“無代表不征稅”這一響亮口號。簡而言之,在他們看來,英國議會通過的一系列稅法都是無效的,因為北美殖民地在英國議會沒有自己的立法代表,沒有代表就表示沒有獲得被征稅者的同意。就這樣,一場由抗稅而引發(fā)的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了,并最終導致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
有人肯定會問,既然有美國這個“無代表不征稅”的活生生先例,為什么那些生活在專制政權下的人民不仿效美國,為自由和民主而奮起抗爭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涉及兩個方面。第一,既然是專制,國家機器多半強大有力(或者表面上看起來如此),讓那些想抗爭的人不得不忍辱負重,待時而動。第二,并不是每個專制國家都施行苛捐雜稅。如果一個專制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并不依賴強制性稅收的話,其統(tǒng)治下的人民也就沒有多少動力和底氣去高喊“無代表不征稅”。相反,統(tǒng)治者還可以理直氣壯地反駁:“不征稅無代表。”事實上,當今世界很多專制國家的人民還沒有奮起抗爭,正是因為強制性稅收在這些國家的財政收入中所占比例比較小。
中東產油國常常被認為是“不征稅無代表”的典型代表。由于國家壟斷了巨額的石油收入,因此沒有必要強迫人民繳納繁重的賦稅。不僅如此,這些國家還極為大方地為自己的國民提供各種讓人羨慕(甚至是咂舌)的福利。生活在“富貴溫柔鄉(xiāng)下,煙柳繁華地”的人民又怎么會揭竿而起呢?然而,世界上的產油國就這么多,因此沒有石油的國家就只好通過其他手段來減少對稅收的依賴,如扶持國有壟斷企業(yè)、出讓國有土地、制造房產泡沫,以及名目繁多的隱性稅收等等。雖然最后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對國民來說,這些政策具有很大的欺騙性,讓他們覺得政府并沒有搜刮民脂。
還是薩繆爾·亨廷頓一語道破天機。他老人家在《民主的第三波》一書中寫了這么一句話:“無代表不征稅是一個政治口號,而不征稅無代表是一個政治現(xiàn)實。”
再說美國的稅收制度
大道理說完了,再來看看美國的稅收制度。
說起美國的稅收制度,我首先想起了很久以前與一位美國法學院教授的談話。在談話中我無意提到,每年4月份報稅的時候,我們這些外國學生都特別頭疼,因為報稅單上總有一些條款弄不明白。他說了一句后來我經常引用的話:“美國稅法是對人類智商的侮辱。”(The U.S. tax code is a disgrace to human intelli-gence)他解釋說,美國稅法有3000多頁,不說一個普通人,就算一個稅法律師,也不可能通曉所有規(guī)定。
美國稅法如此復雜,需要高度的勇氣和無比的智慧才能看懂,因此,很多美國人不得不把報稅的工作外包給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是稅法律師。這樣做的一個重要好處就是,這些專業(yè)人員知道如何合法避稅(不是偷稅漏稅)。當然了,外包就得付錢,因此復雜的稅法也為美國創(chuàng)造了不少就業(yè)機會,從而為GDP增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有人會問了:一部稅法能這么復雜?這中間有很多原因。以聯(lián)邦稅法為例,它是國會制定的,而國會議員是選民定期選出來的,因此選民可以通過選舉來表達對現(xiàn)行稅法的訴求。此外,各種利益集團也會通過游說等方式試圖影響稅法。如此一來,聯(lián)邦稅法幾乎每年都會修改或新增很多條款,并且有些條款就是為某些利益集團量身定做的。這樣的稅法當然有弊病,如富人交的稅反而比窮人交得少,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人民當家做主,并且是在稅收這個最重要的問題上做主。
在此需要強調一點,根據美國憲法,在聯(lián)邦政府三大機構中,只有國會才有權征稅,并且任何涉及稅收的法律必須由眾議院首先提出。為什么是國會呢?建國先驅們認為,國會議員來自各個選區(qū),最了解民情,因此最能代表選民。至于眾議院,因為各州的眾議員數目是按照人口多少來確定的,并且眾議員兩年選舉一次,而參議員每個州兩名,不分人口多少,并且六年選舉一次。相比之下,眾議員比參議員更能代表選民的利益。由此可見建國先驅的良苦用心:讓人民的代表能夠真正地代表人民。
國會有這么大的權力,行政部門干什么呢?行政部門的職能就是執(zhí)行國會通過的稅法,監(jiān)督個人和企業(yè)繳納各項稅款。在美國財政部下面設有國內稅務總局,這是一個讓幾乎所有美國人都“肅然起敬”的機構,因為它的職責就是收取和審核聯(lián)邦報稅單,防止偷稅漏稅。當然了,每年1億多份報稅單,不可能每份都仔細審核,于是國內稅務總局采取了隨機抽查的辦法。這樣一來,誰也不知道哪一天會被“中大獎”,因此絕大多數人都認真填寫報稅單。對政客來說,這尤其重要,因為一旦被曝偷稅漏稅,你的政治前途基本上就被毀了。道理很簡單:連“納稅光榮”都做不到,怎么可能做一個好的人民代表?
我們也常常說“納稅光榮”,但往往沒有光榮的感覺,反而是義憤填膺。這是因為納稅人沒有從政府得到應有的權利和尊重,沒有享受到稅收應該帶來的各種社會福利,沒有參與稅收政策的制定。面對納稅人,政府官員本應該“俯首甘為孺子牛”,但是現(xiàn)實中的納稅人卻成了被政府官員頤指氣使的“公仆”。這樣的納稅人,能有光榮感嗎?
不要小看稅收,它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本質。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