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社論 可以肯定,這是房地產調控的一個新拐點。
和過去兩年間,各城市、各級主管部門陸續(xù)出臺點狀政策不同,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fā)生重大變化;隨后,國家稅務總局匯總了房屋交易稅費優(yōu)惠;住建部強調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尤其是個人住房“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加之稍早時候,《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wěn)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一系列政策帶動著房地產已成卡頓之勢的齒輪開始重新轉動。
過往房地產政策大多只能帶來一日行情,地產股在7月25日大漲后仍緩慢小幅回血了三天。這說明房地產市場急需一場預期的重塑,而對當前供求關系的定調,無疑是最重要的契機。
當前的供求格局確實有別于以往。在供給端,過去兩年房企紛紛爆雷,保交樓壓力下,房價止?jié)q下跌;在需求端,收入預期降低,買房換房需求大范圍擱置。
在這樣一種新的供需動態(tài)平衡下,因為成交基本處于歷史低位,城市間的“體感溫差”并不大,這也有別于大家既有的常識:三四線城市經歷了2015-2017年一輪棚改貨幣化安置后,基本處于供需平衡狀態(tài),而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在高濃度的資源聚集及人口流入趨勢下,仍然存在供需的不平衡。
這是供給和需求雙向收縮下的新形勢。雖然基本消除了“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發(fā)展模式隱患,但大病初愈后的脆弱仍不容忽視。供給萎縮背后,是開發(fā)商急劇降杠桿后元氣大傷,以及大量民企爆雷后退出賽場,保交樓任務仍然艱巨,且部分土地沉淀于城投集團轉化緩慢。而在青年失業(yè)率高企及對未來預期仍需提振的當下,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改善型需求必然成為主力。
在當前的供求關系下,既有房地產調控政策迫切需要調整。很多人寄希望于城中村改造,也有很多人寄希望于取消認房又認貸,其實指向是一致的,都是針對尚未被滿足的剛性和改善性需求,解掉不恰當的枷鎖。
首先,限購、限售、限貸、限價這“四限”政策,主要是在供不應求階段緩釋需求,與當前供求關系發(fā)生新變化的形勢不匹配。推而論之,全面取消各種限制政策時機已經成熟。
其次,國稅總局7月25日發(fā)布的稅費政策舊章被廣泛誤讀為新政,或多或少代表了廣大購房群體的殷切盼望,適當的稅費減免有利于減輕購房者當下的經濟負擔。
第三,除了需求端的提振,供給端的保障也不能掉以輕心,保交樓仍是重要前提,正常的金融支持理應成為常態(tài)。但當前,即便是最優(yōu)質的民營房企都不得不面對最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在躺平還是不躺間做艱難的掙扎,這顯然不是行業(yè)健康的指標。
第四,在促進交易恢復的同時,還應注意的是,對租房群體的保障依然需要加強,就此而言,租購同權,優(yōu)化租賃住房質量任重道遠。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