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我此次的自駕線路計劃是,由北京出發(fā),走北線,由呼和浩特市經鄂爾多斯到銀川,然后向南到慶陽,之后轉而向北,經陜北、晉北,由忻州回京。故此,呼和浩特是此行的第一站。
實際上,我在40年前就到過呼和浩特,但那時還是個剛出大學校門的窮學生,不懂何謂旅行,又趕上是冬天,所以幾乎是一無所見。這次前度劉郎重來,自然不同往昔。
青城何來:呼市小史
由北京出發(fā),經張家口一路向西,過興和、烏蘭察布、卓資,就是美麗的“青城”呼和浩特了。呼和浩特位于大青山南側,南臨黃河。城市名稱源自蒙古語,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呼市的歷史開始得很早。戰(zhàn)國時代,趙武靈王向北擴張,公元前300年“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置云中、雁門、代郡”,云中郡就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面的托克托縣。秦漢時期,云中是北方重鎮(zhèn),但東漢以后漸衰,曹魏之時廢棄。北魏時期將敕勒族安置在陰山前的平原放牧,故此地得名敕勒川。隋唐之時,此地屬于豐州,其郡治在五原縣的東土城。920年,遼國占領豐州,東遷其吏民至陰山南、今呼和浩特機場一帶,建立新的豐州,此后金、元沿用,逐漸繁盛。
呼市北面大青山上的漢代烽燧遺址(白點處)
元朝滅亡后,又經過200余年,阿勒坦汗(即俺答汗)成為漠南蒙古各部最大的勢力,在與明朝爭斗多年后,與明朝和解,被明廷封為“順義王”。在明朝的援助下,他用時4年,于1575年在大青山南、黃河岸邊,建起一座城市。因其城墻是用青磚筑成,因此得名“庫庫合屯”。“庫庫合屯”的蒙古語發(fā)音,其實同今天的呼和浩特是一樣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此城建成后,明朝的萬歷皇帝賜名“歸化”。
滿清定都北京后,以歸化城是“京畿之鎖鑰”,在此駐軍。但因其“城小濠狹”,乾隆帝于1737年在歸化城東北2.5公里處另建軍屯城。1739年建成,清“綏遠將軍”移駐此城,城市被命名為綏遠城。民國時期,綏遠先后是綏遠特別區(qū)和綏遠省的省會。1949年后,城市名稱恢復為呼和浩特市,成為內蒙古自治區(qū)的首府。
世事滄桑,歸化城早已不存,當年的寺廟都經過了幾次改建,已不復當時模樣。綏遠城亦因為近幾十年的大規(guī)模城市改建而面貌全非。當年的城墻僅保留下670米長的一段。
綏遠城城墻
盡管明清時期的遺跡所留存已經不多,但機緣巧合,我此行得以踏訪幾處與呼市早期歷史相關的古跡,很值得與大家分享。
訪問“青冢”話昭君
到了呼和浩特,當然要到昭君墓一觀。昭君墓又名“青冢”,位于呼市南郊9公里、大黑河南岸,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和親宮女王昭君的墓地。
眼前的青冢,狀如覆斗,高達33米,底面積13000平方米,墓頂有六角攢尖蘭亭。墓冢周圍有規(guī)模宏大的陵園,墓前是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并馬而行的大型銅鑄塑像,塑像前為相對的兩排石像生,石像生前有王昭君的塑像。當然這些都是當代的作品。
王昭君墓
關于昭君和親,《漢書?匈奴轉》記載:“單于自言婿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后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這個單于就是叛出匈奴、投奔漢朝的呼韓邪單于。王昭君到匈奴后,被封為“寧胡閼氏”,死后被葬埋在匈奴地域。昭君出塞的故事后來被人做了太多的渲染和加工,歷代文人據此創(chuàng)作出無數詩歌,比如大詩人杜甫就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的詩作。
其實,稱作昭君墓的,不僅在內蒙古地區(qū)還有十幾處,在山西、河南都有據稱是王昭君的墓葬或衣冠冢。這座昭君墓也未經考古發(fā)掘證實,有人甚至認為這個墓冢其實是漢代的烽火臺。
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的塑像
青冢之名最早見于李白、杜甫等人的詩中,后來唐代杜佑記入《通典》。似乎可以這樣想象:這里的地理位置最接近當時和親時匈奴的居處,靠近唐朝的豐州,又有名人的詩句為證,所以就被認定是王昭君的墓,并陸續(xù)建起成規(guī)模的墓園。據記載,到明清時,墓園已經有琉璃瓦建筑,墓前有石虎、石馬等,墓頂已經有了小亭,而今天的昭君墓,則是近幾十年建設的成果。
盡管如此,這樣一個歷史遺跡,作為歷史上漢匈友好時期的象征,來此觀光一次也是值得的。
踏訪北魏皇家祭天遺址
說起北京的天壇,幾乎是世人皆知了,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呼和浩特,近年又發(fā)現(xiàn)了一處我國最北的祭天遺址,這就是距今約1500年的北魏時期的皇家祭天遺址。
北魏皇家祭天遺跡全景圖(內蒙古考古研究院丹達爾供圖)
遺址位于呼市北面的大青山蜈蚣壩壩頂,行政歸屬武川縣大青山鄉(xiāng)壩頂村。經過持續(xù)三年的考古發(fā)掘,揭露面積2000余平方米,確定遺址自內而外由壇、內壕、內壝、外壝、外壕五部分組成,總體直徑近百米。中部的圓壇為平臺式圓形壇體壇體外圍環(huán)繞登壇臺階,壇的底部直徑34.5米、頂部直徑23.5米,殘高2.9~4.4米。內壝和外壝在內外壕之間,是皇帝祭天時陪祭文武官員站立的平臺。內壕底部出土有馬和羊的骨骼。
發(fā)掘者認為,這一遺址融合了漢魏以來的明堂、辟雍、靈臺等禮制建筑的特征,具有明顯的祭祀功能,結合歷史記載,斷定其為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每年七八月“行幸陰山,觀云川”,舉行祭天活動的場所。
這個遺址的發(fā)現(xiàn)也很有意思。參加發(fā)掘的內蒙古考古研究院的丹達爾告訴我說,這個遺址沒被發(fā)現(xiàn)前,就是山頂上的一個圓形的大土包,因為靠近漢長城,起初懷疑是烽火臺遺址,后來在調查中采集到北魏時期的瓦片,發(fā)現(xiàn)北魏皇帝行宮的基址,所以懷疑其是北魏的烽燧遺址;對其進行詳細調查后,又推斷可能是北魏的禮制建筑遺址,這一推斷被后來的正式發(fā)掘所證實。
遺址現(xiàn)狀
中國的皇家祭天遺存,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有位于陜西鳳翔的秦漢時期的雍山血池遺址、陜西西安的隋唐圜丘,后來則有北京的明清天壇。此地的北魏皇家祭天遺址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南北朝時期祭天遺存的空白,意義十分重大。從這個遺址可以看出,北魏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拓跋鮮卑作為來自大興安嶺的游牧民族,在南遷過程中不斷學習中原文化,統(tǒng)一北方后,更是傳承了中原王朝的傳統(tǒng)的祭天禮儀。
北魏的漢化——胡人伎樂傭
萬部華嚴經塔:呼市白塔
遼代在呼市地方置豐州,并在豐州城的西北部建大明寺,寺中存放著大量經卷。為保存這些經卷,修筑了一座塔,這就是“萬部華嚴經塔”。后來遼國被金人所滅,豐州城漸被夷為平地,但這座塔卻被保存下來。到呼市訪古,這座塔是必須瞻仰的。
萬部華嚴經塔
萬部華嚴經塔位于呼和浩特市東郊8公里的白塔村,蒙古語稱“查干?索布爾嘎”,因外表呈白色,俗稱“白塔”。塔高55.5米,基座周長56米,為磚木混合結構的八角七級樓閣式塔,其南面第一級塔門的門楣上,篆刻有“萬部華嚴經塔”方額。塔體分為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塔基三層,為須彌座、蓮花臺,三層逐層外延的仰蓮瓣別有特色。
塔身七級,內為空心,內有梯道上下;塔身門窗,凡單數層的正南北開券磚拱門、正東西砌出磨磚直欞假門,雙數層則相反,上下錯落,頗具匠心。塔檐為疊澀出檐式,逐層回收;每層均在八面檐下嵌有銅鏡,每層轉角的第七層檐下系掛風鈴,極富風韻。塔身第一二層門窗兩側外壁嵌磚浮雕,題材為菩薩、天王、力士、花鳥、蟠龍等,雕刻技藝精湛。塔剎自下而上用剎桿將覆缽、相輪、寶珠、寶蓋、寶瓶串起,是現(xiàn)代修復而成的。
第二層塔基的雕刻
白塔建成后,不僅是善男信女的崇拜對象,也是各族人士登臨觀景的場所,塔上有大量的題詩、題記,文種包括漢文、蒙古文、藏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八思巴文等,甚至還有敘利亞和波斯文。元代時,馬可波羅、丘處機、耶律楚材和劉秉忠都曾來到此地,并留下詩文。
前述的幾處古跡,都與歷史上的北方民族有關,這并非巧合。戰(zhàn)國時期以后,呼市的周邊地區(qū)活動的主體都是北方民族,先是匈奴,之后是鮮卑,再是契丹、女真,然后是蒙古,最后是滿族。這些民族由北方南下,一方面攻城略地,同時又向中原漢族學習,實現(xiàn)民族融合。這一特色在前述的幾處古跡中也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
圖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子彤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