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社論 據彭博行業(yè)研究與路透社日前的數據分析,今年3月份人民幣在中國所有跨境交易 (涵蓋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中的使用率約為48%,而美元份額由一個月前的48.6%降至46.7%。
官方數據也可印證。國務院新聞辦4月21日舉行的發(fā)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曾透露,人民幣在跨境使用中占比不斷上升,2022年接近50%,今年一季度占比進一步提升。
要知道,人民幣2010年此項占比幾乎為零,當時美元占比高達83%。13年后,跨境支付中人民幣反超美元。如果考慮到3月下旬的金磚國家和其他新興市場相繼宣布推動以本幣或人民幣結算,起步于2009年7月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2023年帶給人們更多的想象空間。一些市場人士視之為 “去美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上臺階的一步。
毋庸置疑,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卓有成效。此前外匯局局長潘功勝曾表示,經歷十多年的時間,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開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幣的跨境支付、投融資、儲備和計價等國際貨幣的功能全面增強,人民幣國際地位也有較大提升。
對人民幣國際化來說,跨境支付是不錯的推動入口,因為它恰好是美元作為硬通貨的一個相對短板(支付工具),是夠得著的抓手。近年來,從亞洲到中東再到拉美,多國都試圖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加強本幣結算。這些國家要么創(chuàng)新跨境支付結算機制,要么簽署雙邊貨幣協(xié)議,要么推動外匯儲備多元化等,目的都在于減少使用美元。中國也正在發(fā)力增強人民幣在貿易和資本市場中的地位。截至目前,人民銀行先后與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xié)議。
盡管如此,我們認為,人民幣在跨境交易中使用率超過美元,并不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躍上了一個新臺階。或者說,這還算不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
一方面,應該承認,即使僅僅從國際支付角度看,美元仍是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環(huán)球同業(yè)銀行金融電訊協(xié)會數據顯示,2022年,美元在國際支付中12個月平均份額為41.3%,歐元、英鎊、日元和人民幣則分別為35.7%、6.5%、2.8%和2.3%。
另一方面,經常賬戶之外,跨境交易還包括資本賬戶。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近年來我國跨境人民幣結算占比上升主要來自于跨境資本流動,資本項下又主要來自跨境組合投資,后者主要反映了我國雙向金融開放安排的結果。特別是根據有關規(guī)定,互聯(lián)互通機制下的跨境資金往來均要求以人民幣進出。他認為,不宜因跨境人民幣結算低估匯率波動風險。
數據也在提示這點。在美元指數弱化,一季度經濟數據亮眼,出口超預期等情況下,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依然貶至6.9左右。理論上,匯率的強與弱取決于經濟基本面,但現階段看并非如此。這意味著當下人民幣可能正承受國際資本頻繁流動的考驗。
人民幣國際化是確保統(tǒng)籌好發(fā)展與安全的頂層設計和市場驅動的復雜系統(tǒng)工程。若干年后,如果在“支付、計價、儲備”等考量維度上,人民幣超過英鎊與日元,成長為僅次于美元與歐元的全球第三大國際貨幣,則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達到了新的里程碑。
這有賴于政策推動,更取決于市場選擇。當下而論,在穩(wěn)步擴大金融開放和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仍需要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盡早實現人民幣從一般結算貨幣向戰(zhàn)略性商品計價貨幣的跨越,使之早日成為具有內在穩(wěn)定性的避險貨幣。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